“不再V”与“再不V”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不再V”和“再不V”这一格式中,“不”和“再”次序能否互换。
  关键词:不再;再不
  作者简介:王慧敏(1990.7-),山西省汾阳市人,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语言学界,不少学者认为,“不再”与“再不”基本相似,并且“不”和“再”的位置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都可以放在谓语前对后边成分进行修饰限制,用来否定继续或重复,“不再V”和“再不V”这一格式中(“V”表示“不再”或“再不”后出现的谓词性成分)。实际上,“不”和“再”次序一般情况下不能互换,有时即使能够互换,句意也会发生变化。文章在一定语料的基础上,对这两种格式分别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语义分析
  (一)再、不
  再:①用于否定词之前表永远。②若,如果,“你再不来我就走了。”③一点。加强否定句语气。④一定、绝对。(此处只列举“再”与“不”共现时可能出现的义项,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不:《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當“再”和否定词“不”連用,“不再”,用来表示动作不重复或者仍继续下去,“否定词在后,中间有时加‘也’。同上,但语气更强,有‘永远不’的意思。”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
  (二)层次划分
  第一种划分:不//再/V;第二种划分:再//不/V;第三种划分:再不/V通过层次分析得出,第一的“不”是否定“再V”第二的“不”是直接否定“V”的,“再”是表示“不V”的重复或继续的。第三种,“再不”不能继续划分,是一个连词,“不”也应该读作轻声。本文仅基于第一和第二这两种格式进行比较。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不”字没有“不再”这一词条,另外,在“再”字中,虽然有“再不”这一词条,但释义为“要不然”,所以,“不”和“再”不在同一个句法层。但是在一些期刊论文,如《“不再”与“再不”》(张倩,陈月明)、《“不再”和“再不”》(潘慕婕)、《“不再”和“再不”的语义考察》(郑军)都是把“再不”、“不再”看做一个词进行讨论,只有《不再D 再不D 再也不D》是从短语整体来探讨。笔者认为应该看作是否定副词“不”和表示重复或者持续的频率副词“再”共现的“不再V”或“再不V”格式,不应该从“不再”和“再不”入手。
  二、语用比较
  (一)不再V
  1.可以用來表示主、客观上对谓词成分重复或持续的否定。如:很多树木已经枯死或不再结果。2.多是对事情的一般性陈述。前面可加“永远”、“绝对”等词。如:他想离开村子,永远不再回来。3.还可以跟表已然的“早已”、“已经”或者表现在的时间词共现,着重否定过去,通常意味着说话时是这一行为或情状的终止,主要表现的变化是过去开始到现在,从有到无,有对比意味。比如:(1)我早已不再把《青藏高原》哼个不停了。(2)现在我不再拥有快乐了。4.“不再这/那么 形容词”表示减轻程度或否定持续状态。如:已经春天了,天气不再那么冷了。
  (二)再不V
  “再不V”通常可以扩展成“再也不V”,但扩展后表达的意思更坚决。
  一般用来指主观上否定行为、情状的持续或重复。如:以后我再不听你说的话了。2.语气坚定,有“绝对永远不再”的意思。前边不能加“永远”、“绝对”等词,因为“再”用于否定词之前表永远的意思。如:*他想离开村子,永远再不回来。3.只能和“以后”等表示将来的时间词共同出现。用于强调将来,侧重否定未来行为或情状的继续或重复。如:(1)*我早已再不把《青藏高原》哼个不停了。(2)*现在我再不快乐了。(3)你看着,从此再不坐他的车了。(4)从明天起,我再不去小明家了。4.“再不这/那么 形容词”不能用来表示减轻程度或否定持续状态。如:*已经春天了,天气再不那么冷了。
  三、英汉对比
  不同的语言尽管有许多差别,但是语法跟人类逻辑思维密切相关,有许多共通之处。英语中中的“no longer”、“no more”与汉语中的“不再V”、“再不V”用法大致相当。
  “no longer”中的“longer”是副词“long”的比较级,long有“after a certain of time”,意为“在某一时刻以后”,表示某状态在某一时刻后不再继续下去了,着重表示时间的不再延续,“如今不再”,把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对比,所以,当从学校毕业了,说“I am no longer a student.”(毕业以前他是学生,毕业以后就不是了。)
  “no more”中的“more”是“many/much”的比较级,着重表示数量或程度减少,意为“再不能有更多(大)的数量(程度)”,例如,“You can drink no more.”(喝酒的量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能继续喝下去了。)“no more”也有“never again”的意思,指今后如何,侧重表将来的情况,“I will go there no more.”
  通过英汉对比看出,“no longer”和“不再”,“no more”和“再不”,意思、用法大致对应相同。“no longer”和“不再”侧重现在跟以前的对比,“no more”和“再不”,侧重将来的情况,也可用来表示程度减轻或否定所持续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其他文献
摘 要:商务英语以普通英语为依托,是对普通英语的一种变体改变,用于商务交流中,其文体特征具有独特性。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因而商务英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其文体特征有所不同,因而要求相关人员能够规范利用商务英语进行交流。本文主要从词汇、句法、篇章视角出发,探讨商务英语的文体特征,并对其翻译原则进行阐述。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体特征;翻译  作者简介:艾雪冰(1990.1-),女,
摘 要: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尤其是语言文字方面,联系更是无法隔离。自李朝时期创制韩字以来,韩字逐渐摆脱汉字的束缚,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文字体系。然而朝鲜百姓使用的话语与汉字又存在语序不同、语义不一的特点,这更加显示出朝鲜半岛语言的独特性。  关键词:古朝鲜文;汉字;音韵学;韩字;文字形成  作者简介:李潇睿(1989-),男,汉族,山东滨州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4级硕士,研
[目的]比较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脑脊液中两种新型隐球菌感染的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和C组大鼠实验d1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50 mg
摘 要:本文以易中天的《书生傻气》中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作品中的论证风格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文章中论述型语句,对于作品所使用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去揭示作品逻辑性强、论证严密的主要原因和现象。  关键词:论证;逻辑;单一;结合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书生傻气》是易中天2010年发行的一本文集,分为人物、事件、看
摘 要:俄罗斯媒体语言是随时代变化的,从语法角度来看,其句法的使用上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研究媒体语言的句法,既可以了解媒体语言的发展,又可以区分媒体语言句法和书面语句法的不同,进而掌握媒体语言的特殊性。  关键词:句法;媒体语言;结构关系  作者简介:王茨(1993.1-),女,满族,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人,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俄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物流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积极地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建设高效、
摘 要:汉语学界一直以来都存在对带有“儿”的词语进行研究,看法不一。“听话儿”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本文依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结合词缀与词尾以及语用等理论对“听话”与“听话儿”的归属进行探讨。  关键词:听话(儿);儿化;词缀性;语用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1.引言  一谈到带“儿”的字,必
摘 要:刘军平在《西方翻译理论通史》一书中对西方翻译历史和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且将其与中国翻译史相结合,可谓本书一大亮点。在本文中,笔者分别从主要内容,整体特点和不足之处三方面对《西方翻译理论通史》一书进行评述。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通史》;西方翻译史;述评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