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足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为高校足球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以利于足球教学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高校足球 改革 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简单的课堂理论加运动实践。此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独立而不相贯通,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足球技战术及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此外,大多数教师多采取“一刀切”的大众教学,并未认识到学生的个体素质及差异性,因此,学生的自身优势及潜能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课堂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2、教学设施不完备。足球教学并不仅是简简单单的说教,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很多学校足球场地少而质量差,器材设备也破旧简陋,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的运动损伤。
3、教育指导思想不明确。发展到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有了自己的足球专业运动队,这就使得学校将足球训练的目光更多的转移到运动队训练当中,而忽视了足球运动在普通学生群中的普及。这不仅在校园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对足球在社会大众中的发展也是不利,同时这也是中国足球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4、足球运动教材的乏味。相当一部分足球教材已经过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足球教学发展的需要,并且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内容简单枯燥,学生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加之教学方法的不够灵活和趣味性的欠缺,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及学生自身素质的逐步提高,那种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清教学的发展方向,立足每位同学的实际,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对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这条主线外,还应改革足球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2、课堂理论教学的多变性和灵活性。课堂理论教学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足球运动知识,更应该注意到终身体育及课外锻炼精神的宣扬。体育是人身心合一的活动的统一,它包涵人的需要、目的、动机、技巧等等,而大学时期正是学生生长发育,形成身体良好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足球教学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原则,充分强调“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足球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足球的趣味性,抓住学生在此阶段好玩、好动的心理,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终身体育意识。
3、足球教材制定的创新。召集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足球教师、专家等,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形势下的具体实际,适时的改变足球教学大纲,制定出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足球教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编写教材也可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利于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
4、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从全面的眼光来看,足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竞技,其中也有着更多的娱乐成分,这也是“世界杯”能成为世界四大盛会之一的原因。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而不是一味的传授技战术知识,这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更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5、教学设施的改善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足球场地、器材是提高足球课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对那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及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器材要适时的淘汰更新,这样才能有利于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体育教学。在现今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同时,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改革创新,结合同学的自身实际,制定出可供每位同学更好的发展策略,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从而提高足球教学质量。
6、重视个性发展及能力培养。传统的足球教学重视技战术技能的讲解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形式化和统一化,教师不能与每位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忽略了同学自身潜能的发挥。新形势下,足球教师应该淡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运用启发式的讲解,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培养的不仅仅是同学的技战术能力,还有应对突发状况,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足球基本技术时,可采取老师讲解后,学生单独练习然后讲解其感受和见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比赛或练习时,可指定任一一名同学在旁观战,充当类似主教练的角色,在其比赛中制定战术。这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现今社会发展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结语
一方面,高校足球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体育运动达到身心合一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足球改革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应该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把足球教学看作是综合的素质教育,通过足球教学传授给学生足球知识及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体育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献亮.普通高校体育课——足球教学改革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7(42)
[2]李海军.普通高校足球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3]张忠.对普通高校足球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高校足球 改革 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化。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简单的课堂理论加运动实践。此教学方法的运用往往独立而不相贯通,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足球技战术及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此外,大多数教师多采取“一刀切”的大众教学,并未认识到学生的个体素质及差异性,因此,学生的自身优势及潜能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课堂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
2、教学设施不完备。足球教学并不仅是简简单单的说教,这需要大量的实践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很多学校足球场地少而质量差,器材设备也破旧简陋,这不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时的运动损伤。
3、教育指导思想不明确。发展到现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有了自己的足球专业运动队,这就使得学校将足球训练的目光更多的转移到运动队训练当中,而忽视了足球运动在普通学生群中的普及。这不仅在校园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对足球在社会大众中的发展也是不利,同时这也是中国足球比较落后的原因之一。
4、足球运动教材的乏味。相当一部分足球教材已经过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足球教学发展的需要,并且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内容简单枯燥,学生提不起任何兴趣,因此,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加之教学方法的不够灵活和趣味性的欠缺,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改革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改革及学生自身素质的逐步提高,那种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清教学的发展方向,立足每位同学的实际,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对学生进行技战术教学这条主线外,还应改革足球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2、课堂理论教学的多变性和灵活性。课堂理论教学不仅要教授基本的足球运动知识,更应该注意到终身体育及课外锻炼精神的宣扬。体育是人身心合一的活动的统一,它包涵人的需要、目的、动机、技巧等等,而大学时期正是学生生长发育,形成身体良好素质的重要时期。因此,足球教学就要紧紧抓住这个原则,充分强调“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足球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足球的趣味性,抓住学生在此阶段好玩、好动的心理,不断革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终身体育意识。
3、足球教材制定的创新。召集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足球教师、专家等,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形势下的具体实际,适时的改变足球教学大纲,制定出理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足球教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编写教材也可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利于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
4、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从全面的眼光来看,足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竞技,其中也有着更多的娱乐成分,这也是“世界杯”能成为世界四大盛会之一的原因。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而不是一味的传授技战术知识,这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更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5、教学设施的改善及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足球场地、器材是提高足球课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对那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及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器材要适时的淘汰更新,这样才能有利于足球教学的顺利开展。师资队伍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没有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体育教学。在现今形势下,高校足球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同时,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的改革创新,结合同学的自身实际,制定出可供每位同学更好的发展策略,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兴趣,从而提高足球教学质量。
6、重视个性发展及能力培养。传统的足球教学重视技战术技能的讲解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形式化和统一化,教师不能与每位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忽略了同学自身潜能的发挥。新形势下,足球教师应该淡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运用启发式的讲解,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能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学过程培养的不仅仅是同学的技战术能力,还有应对突发状况,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足球基本技术时,可采取老师讲解后,学生单独练习然后讲解其感受和见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比赛或练习时,可指定任一一名同学在旁观战,充当类似主教练的角色,在其比赛中制定战术。这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也是现今社会发展综合素质的需要。
三、结语
一方面,高校足球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发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体育运动达到身心合一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足球改革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更应该重视全面素质的培养,把足球教学看作是综合的素质教育,通过足球教学传授给学生足球知识及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新世纪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体育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献亮.普通高校体育课——足球教学改革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7(42)
[2]李海军.普通高校足球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3]张忠.对普通高校足球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