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生的悲哀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dia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鲁迅先生的作品分析国民性弱点,解读阿Q的悲剧与社会根源。
  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里,阿Q可谓大名鼎鼎。自从1921年12月4日阿Q在晨报副刊亮相以来,长期受众人目光之聚焦,经久不衰,跨越时空的为世人所关注。《阿Q正传》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至今仍然振聋发聩;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以其巨大的思想价值荡涤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给世人刻画出处于边缘人生的“一类人”的生存现状!
  【关键词】边缘人生 阿Q正传 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3-02
  一、主体意识迷失的悲哀
  阿Q乃一个赤贫的雇农,无房无地,以帮人打短工为生,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就是其赖以自慰甚至是赖以生存的精神胜利法:他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他从不正视现实,而是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欺凌弱者、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妙法来自我安慰,自我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
  1.想做奴隶而不得
  阿Q恰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一类人。本来在天下姓氏大全中“赵钱孙李……”,赵乃排在第一的打姓氏,姓赵不足为奇。
  2.暂时做稳了奴隶
  在未庄,“阿Q很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在大家需要阿 Q的出苦力的时候,阿Q满心欢喜,文中说“阿Q很喜欢”,他觉得自己赢得了大家的认同,心理极满意,然而细细想来,这不过就是暂时做稳了奴隶。但是他却因此而盲目自尊起来,甚而至于有了“讳”:癞啊、赖啊、光啊、亮啊、灯啊、烛啊统统“讳”了。
  3.在凶兽面前显羊相,在羊面前显凶兽相”
  阿Q妄想站在赵太爷行列里,结果被清理了出来,他又不愿站在小D王胡行列,于是演发了捉虱子事件。“倘使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在这王胡边,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在狠绝如赵太爷之流跟前不敢言辩的阿Q在这“又癞又胡”的王胡面前顿现“高傲”之姿。于是变得“非常勇武了”。然而依旧被扭住黄辫子,照例去碰头,甚而跌出六七尺远…….“阿Q无可适从的站着”。
  二、人格分裂,感情无序的悲哀
  1.在未庄,没有人把他当人看待
  人们所能记起的阿Q,是在要人帮忙干活时,或拿他开心取乐供人消遣时。阿Q 始终生活在一个无爱的冷漠的人间,不知道什么是亲情,不明白什么是温暖。未莊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穿透阿 Q 的皮肉,噬咬他的灵魂。为了释放这些被压抑的东西,阿Q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人格分裂。
  2.阿Q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他自觉的认同或遵从封建文化及封建礼教。他认为:“男女之大防”、“女人不是好东西”、“女人是祸水”。虽然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的无序性,它不容于社会理性,被压抑在意识之下,是无序的存在,但它并未被消灭。正在“飘飘然”,晕晕乎乎满脑子是女人啊,这委实是“太妈妈的”事。正在此时吴妈出现在他面前,他猛的反应过来:大好机会就在眼前。于是上演了一出“我和你困觉”的悲哀。他的思想始终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正如作者说的他的革命目标一样:要什么就是什么,喜欢谁就是谁。事实上他想要什么他自己并不清楚,喜欢谁他也不清楚。曾今阿Q也以围观杀革命党而荣:“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而后不久却又神往革命了。典型的感情无序表现!处于人格分裂状态的阿Q,丧失了本我,没有既定的目标,思想的无序,恰好为他的人生的悲哀做了很好的阐释。
  三、封建的国民性的悲哀
  旧中国病态的国民性并非只有阿Q才会有。几千年来,中国的群众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长期被封建专制政治所愚弄,为传统封建伦理秩序所欺凌,扭曲了他们的心理,残缺了他们的意识和人格,变成了病态的群体。封建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他们的意识里,灵魂里,使他们逐渐变态麻木,冷漠无情。深陷迷途而不知返。
  1.欺贫心理
  马克思《资本论》里说的:经济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经济基础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自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经济在社会关系中有基础性决定左右。上层建筑是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几千年封建文化熏陶,教化人们的竟是如何残酷迫害穷人。
  2.欺弱心理
  作为雇佣工的阿Q,深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毒害,灾难深重,而他自己也在自觉不自觉的维护着封建制度规定和要求的一切行为。在未庄这个范围内,赵太爷无疑是最高“统治者”,他的话就是“圣旨”,他不准阿Q姓赵,阿Q便不敢姓赵。当发现自己在这所有跟前都占不了便宜时,他就把目光投向走过来的小尼姑,这该是未庄最最弱势的一类人了。弱者本应相互同情相互关爱才对,而这里弱者相互欺辱,相互轻贱,相互倾轧。封建的思想制度深深地毒害着人们的灵魂,使之日渐冷漠无情,使之随之麻木不仁!封建的等级制度教化人们的就是强者欺辱弱者,弱者欺辱更弱者!
  鲁迅先生在文中显现出深度严肃与无奈的悲哀,阿Q以及和像阿Q一样的一类人,在这个满眼是吃人的社会是怎样苟活于这悲凉的世界,无奈的生,无奈的死。在长期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他们主体意识迷失,养成一种国民普遍的欺贫欺弱欺生的劣根性,给世人刻画出处于边缘人生的“一类人”的生存现状!阿Q的悲哀实则是国民的悲哀!是长期处在被扭曲人格,精神压抑状态下一类边缘人生的悲哀!
  参考文献:
  [1] 名作欣赏 2009第8期059~060
  [2] 资本论 马克思关于经济与政治学说
其他文献
【摘要】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该模块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会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阅读名著到爱上名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初中生学习特点,简要分析了提高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名著导读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 导读 有效途径 阅读兴趣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促使语文学科基本知识平台迅速构建和完善,这一切深化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内涵。本文就语文基本知识教学平台的理解,创新型教室的建设,学科目标、计划、内容、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等,一一表述,论证了现代职业教育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及应发挥的时代效应。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基本知识 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评价体系,它更侧重从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出发,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尤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接下来,笔者从遵循具体评价原则、创新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构建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形成性 评价体系 原则 方法  【中图
期刊
【摘要】学习古诗词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应降低目的性,多从鉴赏的角度出发,摆脱生硬翻译、单一背诵等学习方式,真正提升自己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本文围绕古诗词从多角度出发,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并将其当作一件美好的事去了解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鉴赏教学 诗词之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
期刊
【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物“植物在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为例,通過具体的美育活动,让学生全方位享受美、接受美,提高认识美、鉴赏美,进而达到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高中生物 美育 群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89-02  一、引言  美学教育就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教师如何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呢?基本策略是:以问题探讨为引领,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可是,在语文课堂上如何通过问题的展开来引导阅读教学
期刊
【摘要】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指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该领域,强调小学数学的“实践与应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接下来笔者就围绕三方面论述了如何突出数学的“实践与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 应用 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一个教师的最高要求,更是评价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准则。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才能影响学生,于无形中塑造学生的人格。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班主任老师,应特别重视教师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亦不容忽视,通过情感交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发自内心对他们的爱。班主任也要
期刊
【摘要】福建省南平农业学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系统测查,本文根据测查结果,了解并分析我校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期提高我校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对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中职生 心理健康 SCL-9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2-02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
期刊
【摘要】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注意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注意展示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1],淡化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演变”等一些较难的唯物史观概念,对于一些较专业的概念,则在《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做了释读。这是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但是,对于几处较复杂概念,《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释却并没有完成该任务,反而造成了理解的偏差。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