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中的班级人数普遍较少,具有小班化的特点,每个班的人数不太多,大多为20人左右或者更少一些,在学科教学中也应该结合小班化的特点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数学文化对于学生数学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数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材料、讲授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动手操作、开展数学活动等,有效渗透数学文化,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班化课堂教学;小学数学;数学文化;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和观点等,以及相关的形成与发展,还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数学之美等,数学文化对于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学科、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不够重视数学文化的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学[1]。由于城市化与出生人口减少的影响,农村小学中普遍出现了小班化现象,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更好兼顾所有学生,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习氛围不佳等,因此教师应该发挥小班化课堂教学的优势,弥补其中的不足,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一、阅读数学材料,了解数学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阅读或者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数学材料,通过阅读有关数学文化的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可以更为高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很多与数学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也可以引入其他的简单数学材料,以此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文化。例如在“时、分、秒”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中国古代用日晷计时的材料,以此让学生了解计时的发展史,认识数学相关的发展史,感受数学对于生活的作用,提升数学素养。
  二、講授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文化
  数学相关思想属于数学文化,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数学知识,渗透相关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习与数学思想相关的数学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可以讲授与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渗透一些数学思想,这样可以更加贴近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小学数学的加法与乘法定律的教学中,会涉及到符号化的思想,比如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都是运用字母表示数,表示相关的数量关系,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题目,通过讲授这些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学习数学文化。
  三、解决数学问题,认识数学文化
  数学相关方法同样属于文化,而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是运用数学文化,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文化,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以类比的思想方法为例,在学习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推理出正方形、三角形等的面积公式,同时可以出示形式多样的图形计算题,让学生利用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后,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认识数学文化的巨大作用。
  四、引导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应该结合相关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之美,通过引入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文化,更好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比如在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法国、瑞士等国家的国旗图片,展示蝴蝶等昆虫的图片,展示交通标志等社会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对称图形的妙用,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之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动手操作,设计一个美丽的对称图形,促进学生更好理解数学文化。
  五、开展数学活动,熟悉数学文化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数学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文化,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概率的知识,教师可以开展摸球与抛硬币的数学活动,借助多媒体与实物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指导学生提高摸球的次数与投掷的次数,算出摸到不同颜色小球、硬币正面的概率,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严谨求实的数学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班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情况,探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策略,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根据数学文化的内涵,引入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材料、讲授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引导动手操作、开展数学活动等,更好地渗透数学文化,从而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晓红. 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J]. 广西教育, 2015(45):5-5.
  [2]郑华. 渗透数学文化 提高数学素养[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 000(009):55-56.
其他文献
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依法治理、标本兼治,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效缓解家长焦虑
摘要:为了实现幼儿的更好发展,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形式,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学前教育过程中。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的展现形式之一,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的民间文化瑰宝。本文站在宏观角度,着眼于幼儿教育教学阶段的现实条件,分析民间游戏在该阶段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及应用路径,为推进幼儿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过去,传统民间游戏
摘要:网络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教学主体的无障碍互动。信息技术作为技术类课程,其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交互;优点;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基于媒体的课堂互动是将教与学有效整合,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互
摘要:玲珑画板作为一种动态的数学教学软件,可以动态表现几何、函数等数学图形。纵观整个小学数学课程,在中、高年级,图形方面如多边形面积,柱状圆锥的学习等都能够使用玲珑画板去表现。而在低年级,即一、二年级,玲珑画板是否也能够应用其中?使用了玲珑画板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数学教师,这值得去研究。本文主要对玲珑画板进行概述,探究其在钟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玲珑画板;低年级数学;钟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界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越来越重视。为有效促进和优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各地纷纷设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对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论文就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教师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心里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当前,我国小学心理
摘要:阅读是为学生开启另一种人生体验的有利途径,在当下科技时代里,学生们可以借助实体书和电子书进行广泛的阅读,借助阅读行为体会作者想要向大众传达的思想感情和自我认知,从文本中增加知识。小学语文教师总是反馈小学生的写作过于流水化、直白化,这与他们缺乏日常的阅读积累也有关,大多围绕着自己亲历事情进行描写,在阅读量不够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充足的想象力展开有效写作,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一定要重视起阅
摘要:传统手工艺、民间游戏都是非常典型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有助于幼儿变得更加的积极和主动。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性格塑造要求以及智力开发轨迹,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确保幼儿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自主感知不同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非常关
摘要:仿寫是常用的写作方式之一。仿写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语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仿写也是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的有效手段。读写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理解文本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论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课本基础上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教材;仿写;结构;表达;练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从来不会写到会写,从写得不好到写得好,这一定要
摘要:每个孩子,来到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在这张白纸上面画什么,第一任老师最重要。那么,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谁呢?其实,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我们的父母。  关键词:培养 孩子 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孩子还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在这张白纸上画东西了,这些东西,只是潜意识的、模糊的、懵懂的、这是先天的。因此,在这个时期,胎教很重要,这个时期母亲多看积极向上的书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师通过合理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构建轻松愉悦、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转递自己的情感,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時,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从而具备判断事情对与错的能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推动语文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