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l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写作指导课究竞是学生单纯写作还是教师指导写作?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唤起学生写作的青春呢?培养学生收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信息的能力就成为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必须要训练的内容。
  [关键词]写作教学;学生写作;能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4—0041—02
  语文写作指导课是语文课中的重头戏,可是很多语文教师在上写作指导课时只需一句话:“今天的作文题目是XXX,两节课内完成上交。”究竟是学生单纯写作还是教师指导写作?作文写作指导课已经严重贫血,作文教学成为一块死角,学生碰到写作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语文教师渴望着培养出“千枝红杏出墙来”,但是路漫漫无处求索。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探出一条路唤起学生写作的青春呢?笔者摸索出一些自己的做法,现献出请教于同行。
  一、为学生开扇窗户
  学生写作笔下的天蓝草碧、云淡风清、喜怒哀乐、阴晴圆缺都是学生对大干世界的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收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信息的能力是教师写作指导中必须要训练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许多初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写作过程中要么千言万语全是真,真得过于平常;要么为赋新词强说愁,愁得过分夸张;要么零星点缀装简洁,简得令人乏味;要么东拉西扯耍繁冗,繁得像懒婆娘的袜子。这就更迫切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开扇窗户,把学生的目光拉长,看看窗外的无限风光。
  我曾让学生写诗歌,要求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有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蓝天的白云/舞吧/你要变黑谁也没办法/我只能等待着你哭泣的眼泪。”这位学生就睁大了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捕捉住了想象。窗外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为学生开扇窗户,学生才能看到西天云彩里的夕阳;捕捉到更多清新的风;欣赏到“杨柳岸晓风残月”;幻想到“铁马冰河”……
  二、让学生有成就感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或者说,在人性的最深处,都存在着一种被人肯定的渴望。对于学生来说,被周围同学老师肯定是一件相当美好自豪的事情,他们都渴望在同学面前树立起自己的优越感,吸引同学们的眼光。因此,写作指导过程中,适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甚至说是虚荣心)是相当诱人的一碟菜,这碟菜中当然又需要相应的佐料:
  (一)教师对作文的评改
  很多语文教师评改之时总要挑学生作文毛病,在其作文上圈圈点点,最后学生辛辛苦苦千把字的作文就让教师洋洋洒洒数十字评语批得体无完肤,分到学生手上,作文纸在滴血,学生的心也在淌血。
  难道学生的作文没有可取的精华所在吗?不是的。我认为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应发扬“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把学生的闪光点找出来,不管是某些优美的语句,还是某些准确的用词,我们都应该肯定。有些平常写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给我几首他们写的诗,说实在的,诗的总体质量并不好,但是其中却有一些语句写的很有哲理味道,如“你看不见身上的长剑短刀/只触摸到沟壑一般的伤口”、“我知道绿叶为什么变枯黄/因为它不堪忍受喧嚣/它急切地想回到大地的怀抱/获得重生”、“我愿是浪花/抚慰伤痕累累的礁石/让它那伤痛的心熨平、“我知道/季节总要往前走/人也总要往前走”等。当这些语句被我们肯定后,学生将会用更多的优美文字来回报。
  (二)学生作品的成集印刷
  让学生有成就感的另一种良剂是让他们的作品出现在校报刊、杂志等一些印刷品上,进而出现在全体同学面前,得到他们的欣赏。退而求其次,平常作文水平相对较好的同学作品可以收集起来编成一本文集,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
  我所教的两个班有许多学生写了诗歌、散文,因此我把这些优秀作品编成诗集、散文集,第一期《晓荷才露》,意味着对他们文才初露和作品的肯定;第二期《重燃》是鼓励他们继续写作;第三期《我想对你说》以征文形式出现,内容逐渐规范化主题化,缩小范围地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发挥无尽的想象;散文集《心崖》是许多学生内心的感受语,文笔流畅,富有真实感。另一方面,作文水平较低的,在其作品中我努力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不管是一段话、一小句还是一个词,例如:“青春是滔滔不绝的江水,而我们是江面上船里的水手,掌握着方向盘驶往我们梦想的波斯湾。”“是鱼,就要最先迎接水;是花,也要献出短暂的炫耀。”“雨淅淅沥沥,洗尽了我心头的尘埃;风呼呼而过,揭开了我沉睡许久的心纱。“我在纸飞机上画上我的一切,不知天空在白云中画些什么?”等,我都尽量收集起来编成《美言粹语》。这些诗集、散文集每期汇集三十来篇印刷数十份送给学校语文教师、其余年级学生欣赏,之后在写作课上对他们的文章进行中恳的评阅,这种做法效果立竿见影。学生写作兴趣大幅度提高,每周作文课后作品堆积如山,笔下流出的文泉也越来越满溢清澈。
  
  由上表看出,对写作有兴趣,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有进步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写作反感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两次调查的对比直接、有力地证明:把学生优秀作品编成印刷品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接受,而且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
  好的作品可以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或悲或喜、或沉静或躁动、或沉郁或豪放、或感性或理性的情感。以前学生自己写作时,很大部分限制在自己周围狭窄的空间中,“闲敲棋子落灯花”甚至灯下无棋、笔下缺水。这种情况表面原因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但本质原因却是学生没有较强的欣赏作品的能力。有些学生纵观古今史例,阅读名家大作,不可谓“多乎哉”,但是付诸笔端却屡屡碰壁。因此,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也是作文写作教学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线。
  (一)大量阅读文学作品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课外阅读越广泛,写作的背景越丰富。就比如撒上的种子越多发芽率就越高。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家长有一定的藏书量,他们在写作上已经尝到课外知识的甜头,有位学生对我说:“我书看得越多,接触点也就越多,自然就多了写作的抛锚处,我现在写下一篇文章可以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二)对优秀作品的回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文章,各读者的立场、角度不同,感想也不尽相同。但每位读者应该静心回思,找到与作者在某一点上的共鸣,感受各种莫可名状的情感。有位作家说得好:“当你怀着一种诚挚的情感,以倾听的姿势去捧读,你的感受就不会是焦躁和煎熬,而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沿途有许多智慧的花朵,有许多迷人的风景。一路走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语言感觉由迟钝变得灵敏起来,你的表达意念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三)走出作品
  人是一株思想的芦苇,你在作品中可以远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发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可以明阅蓬莱文章、古今佳作;可以尽览巍巍泰山,绵绵长城;可以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可以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可以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可以吼唱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浪人物”,豪放洒脱,势不可挡;可以默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似水柔情,委婉细腻;可以歌唱上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浪漫飘逸,天马行空;可以哀叹杜甫“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人间疾苦,笔底波澜……然而流连其中却不能迷失其中,走进去还要走出来。出来的就是你自己的思想。你必须以自己的视角来审视世界,解读生活,从而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心灵天空”。
  总之,我们让学生在写作天地里坦荡地微笑,就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月朗星稀、一马平川的环境,最终掀起写作的盖头来,让学生在写作道路上能够感受到:
  风在水上唱歌.
  云在天空唱歌.
  花在枝头唱歌.
  伴随着洁白的帆儿.
  笔也在纸上唱歌。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热电厂母管制给水系统汽包水位自动投入的几个难点,对现场及DCS逻辑进行优化,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关键词] 汽包水位 自动 优化    1、概述  某热电厂#4、#5炉共用一套母管制给水系统,2台锅炉共用一个高压除氧器,三台带液偶调节变速给水泵,采用两用一备,一台给水泵即可满足一台220T锅炉满负荷给水需求。主给水管道有两路,一路装有30%盘路调节阀,另一路装有
目的 探讨分析皓齿美白技术对氟斑牙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由我院收治的氟斑牙患者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皓齿B
目的 探析急性胸痛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胸痛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
目的 探析青少年近视的因素、防治措施与防控的基本原则.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已屈光筛查的11213名青少年患者,在其中抽取30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辅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