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行动的动力和人格生成的过程都是道德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孟子将恻隐之心这种无中介的直接情感因素作为道德行动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人格生成的发端;经由知言养气的工夫论,孟子阐发了人格生成的过程:知言是辨别善恶和对错,从而形成确定的信念,而以"集义"为中介的养气则为人格的生成提供内在支撑,并以孔子的圣人气象显示了道德工夫论的终级目标——人格的圆成。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从不忍人之心这种内在情感出发,通过"由仁义行"的天性之自发性,最终将内在德性充分展现于外在形体之中,使作为躯体之自然的形色完全内化为人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