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设防水准对典型框架土建成本的影响

来源 :震灾防御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s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按不同地震设防烈度设计的6层典型框架结构,计算了在不同地震设防烈度下的土建成本。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设防烈度8度以下,如果将地震设防水准提高一个等级,相应的土建成本增加比例小于5.9%,而所增加的成本占房屋售价的比例小于0.3%。由此,在框架结构土建成本有较小增加的情况下,可获得地震设防水准1个等级的提高。换一个角度讲,在减少建筑面积很小的情况下,可获得房屋抗震设防水准1个等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水压致裂技术现已发展成为确定地下洞室三维原地应力状态、高压洞室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以及岩体高压透水性的可靠实用方法,并已经在核废料处置、长大深埋交通隧道以及水电站高压力洞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表明,综合测定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充分利用围岩承载力优化工程设计,对确保工程安全和提高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地震核查就是核查地震的宏观震中,而宏观震中应是地震能量的辐射中心。由于过去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历史地震的确定中,往往把破坏最大的地区定为震中,这样就有可能把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定为震中。1558年,在广东省的西部与广西省交界处发生了一次中强地震,在199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强震目录"中,将其震中定位于封川。本文通过查阅有关的县志和府志,阐述了地震发生时的人文环境,包括行政建制、政治局势、经济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