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歌唱祖国》、《国歌》、《让世界充满爱》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东方之珠》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国歌》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六十九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寓德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初步探讨了海南岛坝王岭自然保护区热带山地雨林的代表群落类型即陆均松-线枝蒲桃群系的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点.此群落含有61科、137属、326种,热带分布特别是热
企业大量的生产经营实践证明,决策失误是最大的浪费.决策失误,轻者会使企业丧失大好的发展机遇,重者则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从此一蹶不振.对于
摘要: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工具性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是教学的第一目标。  关键词:任务 任务驱动 计算机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了研究马氏体410不锈钢在不同流速的高温液态铅铋共晶合金中的腐蚀行为,本工作对410不锈钢在相对流速为0 m/s、1.70 m/s、2.31 m/s、2.98 m/s的550℃液态铅铋共晶合金中进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综合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长春市两个社区,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
以2008-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治理和外部环境的视角,研究企业委托理财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银行背景高管的存在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委托理财意愿,具体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本文就从音乐教学生活化和音乐教学过程和谐化两个方面探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教学,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動音乐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音乐教学;学生;主体;途径    一、音乐教学内容生活化    1.融会多种艺术形式与学科内容  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姊妹艺术相互渗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高文化的特征,是全世界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我国舞蹈学专业教育的基础课和必修课.长期以来一直在舞蹈专业课程中占用非常大的比重。如何建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