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本身具有趣味性和传承性,而且能够对身体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同时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比较容易掌握,技术含量较低,适合在幼儿园小班开展。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挖掘和利用,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游戏和锻炼机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小班开展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性;教育性
民间体育活动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民间体育活动中的游戏又是幼儿园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民间体育活动体现出的生活化、教育化以及游戏化的特点能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应用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加入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清除传统体育活动中程序化和机械化的弊端。接下来本文将对民间体育活动游戏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中具体开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分析。
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分析
1.形式简单、方便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形式比较简单,而且实施的方式比较方便、灵活。只需要一块空地和简单的活动器材就能够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比如游戏“炒黄豆”“推小车”等,只需要一块宽敞的场地,孩子们便可以与同伴一起游戏,而且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可以由参与者自行决定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形式,符合幼儿园小班教育的特点,也是其优势的体现。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需要大型的活动场地以及专业的体育器材或者指导方式,只要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无论是否有基础都能够获得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人文气息浓郁,兼具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承载着一段历史或者故事。如游戏“切西瓜”“舞龙”等,这些体育游戏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加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体育游戏中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所以幼儿在参与这些体育游戏的同时还能够领悟到民族文化,从而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3.娱乐性和趣味性比较强
对于幼儿来说,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活动融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而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沙包游戏中,可以设置游戏情节,比如“蚂蚁搬豆”“运石头”等,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游戏的多样化。
二、民间体育游戏应用和改编的原则
1.遵循适用性原则
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很大,其对游戏的情节、角色的把握以及接受新游戏的能力、对游戏规则的认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接受能力、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教师所选择的民间体育游戏也要具有基础性。比如在沙包游戏中,先让幼儿自由游戏,观察幼儿游戏的方式,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介入引导,对于玩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遵循教育性原则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幼儿园要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开展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稳定发展。而民间体育游戏主要是针对幼儿体育素质和技能的教育,但是由于教育间本身存在渗透性和影响性,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还能够达到德育和智育的效果。这也要求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时需要结合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遵循园本性原则
受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以及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进行开展和改编。比如小班中的“投球”游戏,幼儿园的皮球是幼儿所熟悉的器械,而我们通过用废旧报纸和幼兒一起制作纸球,然后一起玩投球、打怪兽的游戏,幼儿对于这种自制的器械和不同的游戏方式是感兴趣的。这样的游戏方式既提倡了废物利用,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4.遵循传承性原则
相关的教育专家认为民间的体育游戏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民间以及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上。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符合上述理论,其中不仅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民间游戏自身的文化价值,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比如游戏“舞龙”,对于幼儿来说舞龙的概念是陌生的,通过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舞龙”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也初步了解舞龙的历史文化。
5.遵循趣味性原則
幼儿园小班幼儿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一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教师必须要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着手,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规则、材料以及玩法的改编,尽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使其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很多民间体育游戏中增加了情节,比如原本的投球游戏,设置成“喂小动物吃东西”或者“打怪兽”等,让幼儿融入情景中,使游戏变得更加的有趣。
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和改编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小班幼儿提倡以自主游戏为主,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不同的玩法。然而,由于小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弱,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在游戏前要提前说,在游戏中要多提醒。其次,注重幼儿的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锻炼,所以体育游戏的开展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保证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在开展民间游戏的时候,我们有“投纸球”的游戏,最开始的设计是用纸箱做成小动物的脑袋,大大的嘴巴,让幼儿往“大嘴巴”里投纸球,来练习投掷的动作。时间长了,有些幼儿会对这样单一的练习动作失去兴趣,会不想玩。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改编,我们把游戏改成了“打怪兽”。将一些“怪兽”图片挂在刻好的KT版上,让幼儿对准“怪兽”进行投掷。游戏的目的都是让幼儿练习投掷动作,但是很明显“打怪兽”的游戏更受幼儿喜欢,使幼儿进入情景中,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奥特曼”,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超人”,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角色的扮演中。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让其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节中,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主动、愉快地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同时也能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锻炼动作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
在具体操作方面,对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改编和创新主要包含对游戏器械、规则、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的调整,甚至可以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需求将民间体育游戏改编成民间器械早操、亲子类民间游戏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针对抬花轿这一民间游戏,就可以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其中,并对活动方式加以调整,在保持原有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将其与篮球搬运活动相结合,父母可以抬花轿的方式将孩子抬起来,然后孩子对篮球进行搬运,并且适当地投篮,让幼儿在参与活动和与其他幼儿的竞争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小班教育中对小班幼儿创新意识、行为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養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在各类民间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幼儿民间游戏的伙伴和引导者,努力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有力的支持,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同时我们要结合时代元素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更加完美的幸福童年,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带来的遗憾。
参考文献:
[1]董连娥.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J].东方教育,2015(6):229-230.
[2]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艺术幼儿园课题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5):96.
[3]刘梦玲.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岭南民间游戏资源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3):47-50.
[4]周颖.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谈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139-140.
[5]吳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青年时代,2015(7):146.
[6]王柏平.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J].教师,2012(34):119.
[7]李燕慧.藏族民间游戏应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4):96.
[8]卢颖.浅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2(5):136-137.
[9]臧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59):187.
[10]李琴.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5(17):136-137.
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性;教育性
民间体育活动也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而这些民间体育活动中的游戏又是幼儿园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民间体育活动体现出的生活化、教育化以及游戏化的特点能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对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应用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加入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清除传统体育活动中程序化和机械化的弊端。接下来本文将对民间体育活动游戏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中具体开展的方式和程序进行分析。
一、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分析
1.形式简单、方便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的形式比较简单,而且实施的方式比较方便、灵活。只需要一块空地和简单的活动器材就能够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比如游戏“炒黄豆”“推小车”等,只需要一块宽敞的场地,孩子们便可以与同伴一起游戏,而且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可以由参与者自行决定游戏的难易程度和形式,符合幼儿园小班教育的特点,也是其优势的体现。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需要大型的活动场地以及专业的体育器材或者指导方式,只要愿意参与到游戏中无论是否有基础都能够获得游戏带来的快乐。
2.人文气息浓郁,兼具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承载着一段历史或者故事。如游戏“切西瓜”“舞龙”等,这些体育游戏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加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体育游戏中蕴含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所以幼儿在参与这些体育游戏的同时还能够领悟到民族文化,从而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
3.娱乐性和趣味性比较强
对于幼儿来说,娱乐性和趣味性对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活动融入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而民间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的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沙包游戏中,可以设置游戏情节,比如“蚂蚁搬豆”“运石头”等,让游戏变得更加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游戏的多样化。
二、民间体育游戏应用和改编的原则
1.遵循适用性原则
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很大,其对游戏的情节、角色的把握以及接受新游戏的能力、对游戏规则的认知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幼儿园在开展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接受能力、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教师所选择的民间体育游戏也要具有基础性。比如在沙包游戏中,先让幼儿自由游戏,观察幼儿游戏的方式,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介入引导,对于玩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遵循教育性原则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要求幼儿园要从幼儿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开展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稳定发展。而民间体育游戏主要是针对幼儿体育素质和技能的教育,但是由于教育间本身存在渗透性和影响性,所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引入民间体育游戏还能够达到德育和智育的效果。这也要求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体育游戏时需要结合幼儿园小班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幼儿能够在体育游戏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遵循园本性原则
受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园的办园水平以及资金运行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民间体育游戏的选择中需要充分考虑本园的条件和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进行开展和改编。比如小班中的“投球”游戏,幼儿园的皮球是幼儿所熟悉的器械,而我们通过用废旧报纸和幼兒一起制作纸球,然后一起玩投球、打怪兽的游戏,幼儿对于这种自制的器械和不同的游戏方式是感兴趣的。这样的游戏方式既提倡了废物利用,又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4.遵循传承性原则
相关的教育专家认为民间的体育游戏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民间以及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上。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样符合上述理论,其中不仅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应用和改编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还需要尊重民间游戏自身的文化价值,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比如游戏“舞龙”,对于幼儿来说舞龙的概念是陌生的,通过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感受到“舞龙”游戏的乐趣的同时,也初步了解舞龙的历史文化。
5.遵循趣味性原則
幼儿园小班幼儿本身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一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因此为了使幼儿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教师必须要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着手,通过对民间体育游戏规则、材料以及玩法的改编,尽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使其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在很多民间体育游戏中增加了情节,比如原本的投球游戏,设置成“喂小动物吃东西”或者“打怪兽”等,让幼儿融入情景中,使游戏变得更加的有趣。
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和改编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性。小班幼儿提倡以自主游戏为主,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不同的玩法。然而,由于小班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较弱,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在游戏前要提前说,在游戏中要多提醒。其次,注重幼儿的参与。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好的锻炼,所以体育游戏的开展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保证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 例如,在开展民间游戏的时候,我们有“投纸球”的游戏,最开始的设计是用纸箱做成小动物的脑袋,大大的嘴巴,让幼儿往“大嘴巴”里投纸球,来练习投掷的动作。时间长了,有些幼儿会对这样单一的练习动作失去兴趣,会不想玩。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改编,我们把游戏改成了“打怪兽”。将一些“怪兽”图片挂在刻好的KT版上,让幼儿对准“怪兽”进行投掷。游戏的目的都是让幼儿练习投掷动作,但是很明显“打怪兽”的游戏更受幼儿喜欢,使幼儿进入情景中,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奥特曼”,有的幼儿把自己当成“超人”,在游戏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角色的扮演中。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的扮演,让其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情节中,依赖游戏材料的支持,主动、愉快地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同时也能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在锻炼动作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
在具体操作方面,对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改编和创新主要包含对游戏器械、规则、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的调整,甚至可以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需求将民间体育游戏改编成民间器械早操、亲子类民间游戏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针对抬花轿这一民间游戏,就可以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其中,并对活动方式加以调整,在保持原有活动方式的基础上,将其与篮球搬运活动相结合,父母可以抬花轿的方式将孩子抬起来,然后孩子对篮球进行搬运,并且适当地投篮,让幼儿在参与活动和与其他幼儿的竞争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将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应用于小班教育中对小班幼儿创新意识、行为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養具有相应的积极影响,在各类民间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做好幼儿民间游戏的伙伴和引导者,努力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有力的支持,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同时我们要结合时代元素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为幼儿的全面成长创造条件,让幼儿拥有更加完美的幸福童年,弥补传统文化的缺失带来的遗憾。
参考文献:
[1]董连娥.浅谈如何在幼儿园开展民间体育活动[J].东方教育,2015(6):229-230.
[2]浙江省金华市江南艺术幼儿园课题组.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5):96.
[3]刘梦玲.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岭南民间游戏资源的运用[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3):47-50.
[4]周颖.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谈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4):139-140.
[5]吳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青年时代,2015(7):146.
[6]王柏平.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教育价值[J].教师,2012(34):119.
[7]李燕慧.藏族民间游戏应用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4):96.
[8]卢颖.浅谈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开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2(5):136-137.
[9]臧黎.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59):187.
[10]李琴.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有效运用[J].亚太教育,2015(17):136-137.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