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气溶胶分布及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来源 :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气溶胶分布以及场区员工的职业暴露风险,在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的6个功能区测定和分析了细菌气溶胶浓度、粒径分布和细菌活性,并运用风险商法评估场区员工的职业暴露风险.结果表明,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气溶胶浓度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渗滤液收集区((5381±3875)CFU·m-3)和生活办公区((1227±204)CFU·m-3),不同季节细菌气溶胶浓度变化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各采样点位于0.65~1.1μm的细菌气溶胶浓度最低,小粒径细菌气溶胶比重由春季到冬季逐渐增大,各采样点细菌气溶胶的平均中值粒径均小于5.0 μm.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冬季不同采样点细菌气溶胶中活菌占比为74%~83%.细菌气溶胶职业暴露风险商均小于1,不同季节的暴露风险大小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成年男性的职业暴露风险大于成年女性.
其他文献
2013年我国正式开展了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细颗粒物等项目监测,目前已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为了较好地将空气质量国控环境监测点(简称国控点)监测结果提升到区域和全球水平,须了解当前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网络的空间代表性.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国控点空间分布信息,结合区域第二产业比重(POSI)、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口(POP)、风速(WDSP)、降水量(
为研究南京地区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排放特征,于2020年8月对南京富贵山隧道内和隧道外进行PM2.5采集,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总碳同位素(δ13C)与主成分分析(PCA)探究隧道内PM2.5来源,并使用质量平衡模型计算了污染物的平均排放因子.结果显示,隧道入口、出口及隧道外早晚高峰期内PM2.5平均值分别为(69.25±24.19)、(116.67±28.70)和(60.87±16.08)μg.m-3,隧道内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隧道外.隧道内外二次无机气溶胶(SNA)分布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