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教学的教学反思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1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将它引入到思想政治课课堂的学习中,并成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的确使我们过去枯燥、沉闷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际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时,有些教师往往偏重于形式,而没有深刻理解其内涵,更没有反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下面本人就结合自己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粗浅的看法。
  一、合作的结构应合理
  为提高合作的成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是4个人一组。二是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把学生按高、中、低、差分为四个层次,使每个小组四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防止讨论起来,有的小组是讨论热烈,而有的小组却是完全成了看客、旁观者。
  二、合作时应明确个体责任
  为确保讨论时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应确定小组中每个学生的分工。每个小组一个小组长,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往往与他有很大关系。同时又不提倡小组长“终身制”。为了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我们实行小组长每个同学轮流担任组长,让组长随着时间和学习内容或任务的变换而变换;组内的其他成员找出书记员,记录、总结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意见,以及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进行发言。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合作的时间须充沛
  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更有效;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力都得到发挥。
  四、合作须准确定位老师的角色
  1.教师应是合作环境的营造者和合作情境的创设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在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的学习氛围;2.教师是合作方式的构建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构建小组合作的适当方式,根据学校内容、学习时间等恰当安排小组规模以及小组的结构。3.教师是合作学生的合作者和观察者,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及时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合作的进度以及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五中
其他文献
摘 要:自2001年9月新课改实验以来,广大体育教师在课改实验中边教边学,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体育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八年的体育改革实践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一些公开的教育研讨课、展示课、评比课中,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刻意追求一种多变的形式、花哨的结构、时髦的语言,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和教学器材的选择上别出心裁,置教材内容、体育特征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