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与启示

来源 :黑龙江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zhe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北海道大学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了日本具有先驱意义的全校共建式通识教育模式——“北大方式”,由独立于各院系的“高等教育推进机构”统筹运营;课程设计遵循跨学科原则,重视国际化发展以及大学组织间的资源优势共享;坚持“由最好的教师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的宗旨,选拔各院系及相关机构的优秀学者任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以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业支持体系.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外延式战略规划的价值目标、行为规则、自身定位、评价结果的外在性,导致其在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基于此,从外延式战略规划转向内涵式,其旨在回归大学自身,促使大学的组织属性、价值追求、发展状态和变革内容的转变.文章从规划目标、规划逻辑、规划主体、规划内容、规划过程等五个方面,对重建战略规划范式即内涵式战略规划提出了设想.内涵式战略规划目标为实现大学功能最大化,规划逻辑为学术与行政共同主导,规划主体为学校及二级院系师生,规划内容为大学本体的核心事务,规划过程为上下交叉的理性决策.
评审权下放标志着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进入自主阶段.外部宏观制度的变化,使得不同行动主体在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权力位序和作用逐步改变.与此同时,受制于编制管理、基层学术组织话语权不足以及学术评价指标异化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自主开展教师评聘面临着诸多的制度悖论.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高校之间的错位竞争将成为常态.地方高校如何以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为前提,成为提升办学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为提高职称制度改革的有效度,地方高校亟须强化学术治理要素,创新评价手段,引入第三方学术评价,完善配套机制,加强评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