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健康产业被戏称为“万寿无疆的行业”,被国际经济学界认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在中国,由于经济的高速成长、医疗体制改革的积极政策导向以及医疗健康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等因素,医疗健康行业成为投资机构追捧的重点投资领域。据统计,2007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案例数量为32个,比2006年大幅增长68.4%:总投资金额为3.03亿美元,较2006年猛增309.5%。仅2008年一季度,投资案例就不下7个,投资金额8399万美元,居行业投资金额首位,同比增长55.6%。
目前,投资机构对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三个细分领域最为热衷。其中医药领域。这些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07年,医药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501.39亿元,同比增长了近1/4。有人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医药产业有望保持15%的高速增长。
在创投市场,也表现惊人: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一直居创业投资金额首位。如赛富亚洲基金和深圳创投共同入注翰宇1500万美元,康臣药业获弘毅投资1.8亿元等等。
但合众资本主管合伙人陈立辉在接受《快公司》专访时表示:“投资者虽然对这一领域抱着巨大的热情,但还要谨慎前行。”
《快公司》:对于医药行业,投资者最看好哪些更细分的领域?
陈立辉:目前,投资机构比较看好生物医药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
《快公司》:药明康德在去年成功登陆纽交所,可谓是CRO的里程碑。对此,投资者如何评估医药企业的价值?
陈立辉: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销售体系。例如,在新药研发方面,中国市场相对国外市场,有研发周期比较短、做临床试验的周期短以及药的价格比较低的相对优势。这也是国内药品研发外包市场获得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原因。
《快公司》:目前,国内一些医药研发企业,业务更多集中在非处方和专利过期的药,整个产业结构的完善有待时日。这有投资价值吗?
陈立辉:如今,有很多的医药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获得投资机构青睐,实际上是过去很多年积累的释放,这意味着这个行业还有更多的机会。投资机构在寻找这样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核心,并将随着认知度和市场的接受度提高,有机会达到释放。投资机构很多通过在美国的团队以技术指标来评判新药将来的销售市场与周期,并结合中国国情,来最终恒定潜在市场的大小与获利的时间,并由此确定他们的投资意向。
《快公司》:投资者如何评估医药企业的销售体系?
陈立辉:中国的国情造就了销售体系在企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新药研发成功了,甚至于拿到了国家药监局的批文,可以上市了,它也不一定能在销售额上有很大的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这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不仅是在研发方面有卓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良好的销售体系的能力。
医药行业具备周期长、风险比较高、产业链不完善、体制局限的特点,投资机构虽然抱着巨大的热情,并已经相当青睐,但未来对于这个领域还是谨慎前行。
在中国,由于经济的高速成长、医疗体制改革的积极政策导向以及医疗健康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潜力等因素,医疗健康行业成为投资机构追捧的重点投资领域。据统计,2007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案例数量为32个,比2006年大幅增长68.4%:总投资金额为3.03亿美元,较2006年猛增309.5%。仅2008年一季度,投资案例就不下7个,投资金额8399万美元,居行业投资金额首位,同比增长55.6%。
目前,投资机构对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三个细分领域最为热衷。其中医药领域。这些年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07年,医药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501.39亿元,同比增长了近1/4。有人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医药产业有望保持15%的高速增长。
在创投市场,也表现惊人: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医药行业一直居创业投资金额首位。如赛富亚洲基金和深圳创投共同入注翰宇1500万美元,康臣药业获弘毅投资1.8亿元等等。
但合众资本主管合伙人陈立辉在接受《快公司》专访时表示:“投资者虽然对这一领域抱着巨大的热情,但还要谨慎前行。”
《快公司》:对于医药行业,投资者最看好哪些更细分的领域?
陈立辉:目前,投资机构比较看好生物医药和化学原料药子行业。
《快公司》:药明康德在去年成功登陆纽交所,可谓是CRO的里程碑。对此,投资者如何评估医药企业的价值?
陈立辉: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销售体系。例如,在新药研发方面,中国市场相对国外市场,有研发周期比较短、做临床试验的周期短以及药的价格比较低的相对优势。这也是国内药品研发外包市场获得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原因。
《快公司》:目前,国内一些医药研发企业,业务更多集中在非处方和专利过期的药,整个产业结构的完善有待时日。这有投资价值吗?
陈立辉:如今,有很多的医药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获得投资机构青睐,实际上是过去很多年积累的释放,这意味着这个行业还有更多的机会。投资机构在寻找这样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核心,并将随着认知度和市场的接受度提高,有机会达到释放。投资机构很多通过在美国的团队以技术指标来评判新药将来的销售市场与周期,并结合中国国情,来最终恒定潜在市场的大小与获利的时间,并由此确定他们的投资意向。
《快公司》:投资者如何评估医药企业的销售体系?
陈立辉:中国的国情造就了销售体系在企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企业,新药研发成功了,甚至于拿到了国家药监局的批文,可以上市了,它也不一定能在销售额上有很大的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这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层,不仅是在研发方面有卓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打造良好的销售体系的能力。
医药行业具备周期长、风险比较高、产业链不完善、体制局限的特点,投资机构虽然抱着巨大的热情,并已经相当青睐,但未来对于这个领域还是谨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