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课堂调控,就教学语言而言,要根据学生听课的心理和启发讲解的需要来调控,做到快慢交替,急缓相间,断续得当,强弱有度,使学生思维时刻保持竞技状态,以取得听课的高效益。注意课堂“调控”,教学节奏分明,学生思维活跃,兴味盎然,则注意集中;反之,则思维呆滞,兴味道索然,注意分散,令人昏昏欲睡。课堂调控,就教学内容而言,一堂课有难有易,有深有浅。如何调控,就得讲究难易相同,深浅适度,快慢得当。课堂调控,就教学情感而言,一堂课有浓有淡,有起有伏。讲课时要调控情感节奏,或热烈,或冷静,或愉悦,或悲愤,或悠闲,或紧张。在感情倾注上要起伏交替,浓淡相间。教学的高潮部分,感情倾注宜浓一点,其它部分,感情倾注则可谈一点。课堂调控,就课堂结构而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双边活动调控时间有长有短,程序有先有后,节奏有松有紧。整堂课得讲究动静交替,讲练结合,手脑并用。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进入艺术的境界,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刻苦的追求。音高得当,音强适中,具有语声美。语音过高,声嘶力竭,不断强刺激,会产生疲劳感;语音过低,有气无力,不易听清,就会令人昏昏欲睡。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炼、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情趣美。幽默是人生的一大智慧。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但须注意分寸、火候。幽默,不同于滑稽,不等于讽刺,更不是油腔滑调,低级趣味。
  二、“导”课堂的艺术
  有人说,语文课犹如一支动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教师授课就要精心设计,审时度势,在开篇引导、课堂指导、收尾诱导上很下一番苦功夫。
  开篇引导,即导入新课。导语设计既要新颖,又要简练,生动,有文采,有感情,还要富于变化。有时介绍背景,有时创设情境,有时提出问题,巧设悬念,有时直接审题,开门见山。虽有定法,但无定式,不断变化,以求激发学生浓郁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课堂指导,即导读、导思、导路的点拨功夫。导读,是指导学生去读书。初步感知课文时要认认真真地读,把课文读懂;总结课文时要有表情地去读,把课文读会、读深。导思,是指善于抓住时机疏导学生思维。导路,就是把握学生的学路,去探索作者的思路,即文章内存的逻辑联系。要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能力, 是万万离不开教师的点拨指导的。
  三、课堂教学的风格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的风格艺术,是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仪态风度等诸种因素不断表现出来的特具特征的审美风貌,是语文教师人格、品性、素养的再现,是不断创新、走向成熟,走向臻美的标志。语文教师人格、品格、师德的高尚,是影响和制约语文教学风格的决定因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感的浓重与丰富,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基本因素,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情感,也就没有风格,这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内隐的要素。教学语言的精炼、精确、精妙,言之简约、言之有序、动情生趣;教学方法的新颖,巧妙、独创,或善读,或善导,或善点,或善评,或善启,或善讲;教学的表情美、体态美、风度美。这是构成语文教学风格的外显的的要素。有的热情奔放、绘声绘色,或谐趣,或潇洒,可明畅,或雄健,多以生动活泼和明丽清新赢得学生,这一美可以归属为“表演”的风格。也有的融合了单一性“质朴”和“表演”两种风格,经过重组改造,成为中间型、浑融型的教学风格。既庄雅又谐趣,既严谨又潇洒,既雄健又委婉,既蕴味又明畅,既善表演又善导演,这恰恰是语文教学风格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艺术并不深奥莫测和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此岸”,通过实践的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语文教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其他文献
【摘 要】科学分析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提出了操作这种考试的合理化建议:论述了 当今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但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定了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体育的两种片面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考试 性质    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在这种新形势下,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探讨,也表现出了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较典型的有
摘要:从分析高校贫困生的来源出发,了解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剖析其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寻求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对策。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心理危机 干预措施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费用的不断增加,高校贫困生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据统计,目前高校贫困生人数已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特困生也超过了5%。面对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党和政府、学校以及社会为了让每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法指导和教学反馈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又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
【摘 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课“结束语”的六种形式,归纳总结语,设立悬念语,拓展延伸语,开明探究语,对比概括语,学科渗透语等,教学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几种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结束语 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上挖空心思找切入点,希望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是一节课良好的结束语设计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结束语,
【摘要】随着高效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本文对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从规章制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行政管理;探讨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其中教学思想管理是前提,教学质量管理是核心,教务管理工作的效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研究和探讨我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对于高校课程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等问题,并提出了借鉴依据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 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评估    一、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掌握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学问中心课程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體系,其理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物理课程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呢?  1.高中新课改物理教材分类更加合理  改革后的教材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和必修又分模块,每一模块设计者都有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要求,适合于不同授课对象。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按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去编排教材,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能够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追求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倾向和问题,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教材研读与处理能力不够,教学有效信息把握不准  对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缺少透彻的研究。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学科基本思想、学科基本方法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明、教材处理过全、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错位等。
人们常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规范和基本素质,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懵懂的花季中健康成长。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与体质,把抓好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唯一任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視不够、研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