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更鸟”:近代中国的“时代意识”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F66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意识”指时人对其自身所处时代的感知和定义.传统中国以盛世、浊世、衰世、乱世等概念标记时代.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面临“大变局”的国人对时代的感知成为一大历史难题,民国的“大时代”概念即印证国人时代意识的多歧性.这是因为时代定义由单维的“史鉴”演变为“历史”和“世界”双轨并行的认知机制之后,造成了认知层面的混乱.从“时代”概念的演变和使用来看,近代中国的时代意识空前强烈.但章士钊对梁启超的“知更鸟”之喻也说明,近代转型期启蒙者的时代意识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周期短、学时少、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必须要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搭建信息化的教学平台系统,构建符合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需求的平台,让学生更好地在不同情况下满足自己对于体育学习的需求.通过设计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完善高校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迈进,从而推动高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苏联在对华政策上实施“双轨”外交,以达到推进世界革命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双重目标.由外交人民委员部承担的对华公开外交事务主要解决与北京政府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由共产国际系统承担的非正式外交活动主要支持中国的革命政党、推进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帝民族运动.20年代中国政局的混乱和南北政府的分立给“双轨”外交提供了特殊条件.从当时的实践效果看,这种“双轨”外交使苏俄-苏联在对华外交中掌握了主动权,实现了其国家利益.但从长远的目标看,共产国际将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以
南非公共档案馆保藏的华侨华人档案,内容丰富,开放程度高,是南非华侨华人史研究的重要史料来源.南非的国家自动化档案信息检索系统,便利了档案文件的检索和利用.本文在查阅部分档案的基础上,利用档案信息检索系统,以“中国”或者“中国人/华人”等为关键词,检索和分析了南非公共档案馆的馆藏华侨华人档案.结合国内外对20世纪初南非华工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对南非公共档案馆的档案资源利用仍嫌不足.20世纪初的华工在南非的经历、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华人和华侨社会生活、种族隔离政府对华关系等课题研究,都可以在利用南非公共档案馆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