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故事》系列报道:记者“四力”提升的典型教材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小村故事》系列报道中,报道组立足基层,践行“四力”。增强脚力,调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增强眼力,挖掘基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闻点;增强脑力,在全面小康的议题设置中融入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主线;增强笔力,讲述当地全面奔小康的感人故事。以此,扩大了媒体影响力、增强了媒体公信力、提高了媒体引导力、展现了媒体传播力。
  【关键词】“四力”  小村故事  全面小康  鄂尔多斯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媒体在新闻舆论工作中要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对新闻工作者的“四力”要求与对新闻媒体的“四力”要求,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新闻工作者深入践行“四力”,新闻媒体才能真正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走基层全媒体行动是一次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实践,也是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优秀案例。他们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立足牧野乡村,推出17集大型系列组合报道《小村故事》,多维度、全方位、多视角聚焦鄂尔多斯市各族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人民网和新华社对该组报道进行了全部转载,在新华社客户端上《小村故事》的点击量已超过100万+。
  一、增强脚力,扩大媒体影响力
  立足基层,增强脚力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基础。好的新闻作品一定是“跑”出来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定有好的“脚力”,而有影响力的媒体一定是由大量有“好脚力”的新闻工作者构成的。立足脚力就是要求记者,一方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①,另一方面要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倾听百姓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脉动,掌握鲜活的经验和新鲜的观点。
  增强脚力才能发现新的新闻点,才能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来自于人民群众,记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一篇既关注了新变化,又贴近人民群众的作品一定是有影响力的作品。而大量创作这样新闻作品的媒体,一定会是真正有影响力的媒体。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原则,立足脚力就是确保新闻真实的基础。要掌握事实,靠记者在电脑前苦思冥想和在网络上搜索二手资料是无法获得的。社交媒体中充斥大量未经核实的假新闻,一旦编辑记者缺乏脚力,转载了未经核实的虚假内容,新闻媒体就会为社会诟病,公信力将大打折扣,媒体的影响力随之减弱。因此,新闻工作者的“脚力”是主流媒体能否成为有影响力媒体的基础。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报道百姓真实的生活才会获得更广泛的群众支持,媒体才能真正扩大影响力。
  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启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走基层全媒体活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将报道重点放在任务最艰巨、短板最大的农村牧区,这正是一次立足脚力,扩大媒体影响力的典型实践。
  17集组合报道中展现了生活在鄂尔多斯农牧区的群众为实现全面小康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康巴什区通过城镇化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海勒素村依靠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走上小康路,王爱召村与企业合作发展新农业,哈沙图村因地制宜开发田园旅游,等等。除了各种各样的实践之外,报道组采访对象选择也足够多样:既有汉族群众,也有蒙古族牧民;既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也有体验乡村旅游的城市居民;既有心怀故乡的作家,也有奋斗在基层的村干部。节目组立足脚力,通过讲述发生在百姓身上的真实故事,既报道了当地农村牧区实现全面小康的多样实践,同时扩大了媒体影响力。
  二、增强眼力,提升媒体公信力
  增强眼力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关键。媒体记者增强眼力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善于发现好新闻的敏感,二是要有明辨是非得失的能力。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在众声喧哗中抓住关键问题,而明辨是非的能力则能让媒体的声音在舆论中占领制高点,从而增强媒体公信力。
  公信力从传播者的角度来说就是传播者要有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受众的角度讲就是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这意味着媒体的公信力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新闻媒体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在:是否有好眼力能发现人民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是否能透过这些热点难点看到人民群众希望解决的真问题。当前舆论环境下,新闻报道趋于碎片化和娱乐化,如果主流媒体也跟随这样一种娱乐化的表达,而不去探究社会现象背后的真问题,必然会失去公众的信任,降低或丧失公信力。关注社会现象,发现背后的真问题,才能让媒体发出最强音。
  “公信力是建立在公众共同关心和关注基础上的”②,媒体要增强公信力要依靠好眼力寻找社会的共同点,找到不同群体的最大公约数。不同的阶层,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一定会面临相同的困惑;不同的民族,生活在同一片地域,一定会面对相同的困境;不同的个体,体验过同一时代的变迁,也一定会保留相同的记忆。媒体在寻找变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不变的事物。这些不变的事物可能是好的精神或物质遗产,也可能是存在已久的社会痼疾,这些都是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共鸣点。共鸣点越多,越能满足公众对媒体的使用需求,越能使公众依赖和信任媒体,增强媒体的公信力。
  眼力所要求的新闻敏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是能否创作出一篇有公信力报道的关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能否真正实现全面小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农村牧区能否实现真小康是人们关注的真问题。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从历史的纵向维度和横向的多民族维度,寻找共同点,创作新闻作品。
  报道采用今昔对比的方式,从当地人回忆家乡贫穷落后的共同记忆开始讲述,再回到如今大家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反差,真实还原了当地扎实實现小康的历程。另外,报道组立足当地多民族的现实,报道了蒙古族群众在实现小康、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详情,以真实鲜活的案例证明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真实的小康,全民的小康。   三、增强脑力,提高媒体引导力
  增强脑力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核心。脑力是指新闻工作者既要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要擅长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脑力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有扎实的新闻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媒体要提高引导力,必须要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议题设置,帮助公众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由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舆论引导观念和新闻规律观念构成”③,其中舆论引导观念和新闻规律观念都要依靠新闻工作者的脑力来实现。掌握新闻传播规律是媒体开展新闻活动的基础,它体现在新闻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新闻本位的原则,要遵守新闻专业伦理,还要结合不同的传播介质,开展不同形式的报道。要提高新闻媒体的引导力,首先要展现出媒体自身的专业性。新闻媒体的专业性表现在媒体对新闻规律的掌握和实践上,专业的媒体应坚持以报道新闻事实为第一原则来建立自身的公信力。此外,媒体的专业性还表现在用新闻伦理约束自身,做到有所报,有所不报。媒体只有先正自身,才有能力引导公众。
  新闻规律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媒体可以充分认识新闻规律、把握新闻规律并利用新闻规律为提高自身引导力服务,而善用新闻规律就体现在新闻工作者的每一次新闻议程设置中。相对于影响力、公信力和传播力,引导力是最难提升的部分。根据议程设置相关理论,大众传播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但很难决定人们怎么想。引导力就是要在人们怎么想上下功夫,要以正确的导向引领社会舆论,纠正舆论偏差。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发挥脑力,在设置议题中既要主动进入到各种社会舆论的场域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在表达观点的同时要时刻保持一种广度和深度。
  《小村故事》系列报道中,报道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议题设置中创新性的融入多条主线。首先将报道主体定位在乡村,在报道全面建成小康成就的同时融入包括农业现代化、精准脱贫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等乡村振兴战略举措;其次在马什亥嘎查、黄陶勒盖嘎查和哈沙图村等村庄通过改善环境实现小康的报道中融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最后通过兴胜店村和呼和陶勒盖嘎查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点出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的享受。
  四、增强笔力,展现媒体传播力
  笔力是创作优秀新闻作品的重点。优秀的策划和创新点要通过好笔力展现在媒介之上,否则也不会有传播力。笔力既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表达和呈现能力,也考验他们在全媒体时代对新的传播技术的应用和掌握。在全媒体时代,新闻作品要做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媒体的传播力需要有好故事做基础,需要有新技术来支撑。媒体要展现传播力,就要尽可能实现媒介融合,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分发内容,扩大传播力。
  媒体要展现传播力,就要坚持内容为本、渠道优先的原则。仅有渠道的扩大并不能真正展现传播力,重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内容,要有好的故事,以及内容形式的创新。优秀的内容既要结合时代,又要关照个人;既要有具体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又要有能打动人、感染人的好文风、好文采;既要守住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又要熟悉新兴媒介的内容创作和呈现方式。在涉及到宏大主题报道中,我们要创作贴近普通大众的报道,要让新闻报道接地气、沾泥土、冒热气。
  媒体要提高传播力就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能一味以生硬的语言和说教式的口吻表达观点。新闻媒体要适应新的媒介,用平等的、互动的语言与大众交流,这样媒体的報道才会有人看,媒体的传播才有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走基层全媒体行动在人物选择、故事讲述和画面的搭配上展现了他们深厚的笔力基础。在马什亥嘎查的报道中,报道组以“蒙古马精神”为切入点,以倒叙的方式,先报道阿米腾参加赛马比赛,展现当地的发展现状。再一步步引回到二十多年前以斯庆巴特尔为代表的植树造林带头人如何通过艰苦奋斗,一步步把沙地还原回草原,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程。在系列报道中,主要通过当地居民朴素真挚的话语来表达真情实感,画面选取包括深入村民的家庭的细节特写、村民忙碌的影像和展现村庄全貌的全景航拍。同时他们还把通俗易懂的比喻和当地的方言熟语融入报道中,让新闻报道更加好看、好懂,促进报道的有效传播。
  五、结语
  优秀的新闻报道一定是在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报道到底好不好,是不是精品,一定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个检验的标准就是媒体是否通过新闻作品扩大了影响力、增强了公信力、提高了引导力、展现了传播力。作为民族地区的新闻媒体一定要立足脚力,了解熟悉当地的实际情况;锻炼眼力,挖掘当地的新闻点,关注百姓的真问题;强化脑力,在服务当地农牧区群众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把握正确的价值方向;回归笔力,创作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由此才能打造出民族地区的新闻精品。
  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的《小村故事》系列报道是当地新闻工作者在深入践行“四力”的基础上打造的精品内容。新闻工作者的“四力”要求直接影响到媒体的“四力”效果,但也要意识到两种“四力”内部也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理解,更不能偏废。
  注释:
  ①肖永根.记者“四力”与新闻舆论“四力”的内在逻辑与提升策略[J].传媒,2019(17):86-89.
  ②高菲,陆地.媒体找准“点”,内容才有“力”[J].新闻战线,2020(02):45-46.
  ③杨保军.新闻规律观念:“马新观”的基础观念[J].国际新闻界,2020,42(02):130-143.
  作者简介:张学智,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艳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辑:徐   峰
其他文献
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PSH)是一种继发于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大汗、高热,伴有心动过速、
【内容提要】2019年中国进入5G元年,5G技术正式商用,对未来传媒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5G大带宽、低功耗、低時延的特性为新闻传播带来新的契机,将持续加速传媒深度融合,开启媒体智能化、数字化、视频化时代。此外,5G技术热潮涌来之时,传媒业需要对技术进行多元思考和理解,在享受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更要深思其所带来的多重挑战。  【关键词】5G 传媒 展望  纵观世界文明史,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
【内容提要】2021年初的系列视频晚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示了融媒体建设和长视频发展的可喜变化:一是出圈成为新常态,二是互联网+综艺已经形成,三是正向融合成为主导,四是预示着长视频的春天来了。这些变化也在助推融媒体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视频晚会 出圈 创新 长视频 融媒体  电视晚会作为一种具有仪式传播的大型综艺节目,在过去数十年里曾创下万人空巷的观看效果,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自从互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状况,探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将40例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
【内容提要】区域品牌作为地区特色产品在推动地区经济与文化推广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县级融媒体要利用自身的传播力、公信力与影响力助力区域品牌建设,创新形式与手段,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地区品牌产品与区域特色文化。本文以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为例研究融媒体在助力区域品牌建设中的优势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区域品牌 融合媒体 发展优势 创新途径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
检验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从事检验科工作的医师毕业后教育的一部分,对培训医学检验专业高层次医师,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水平极为重要,更是高层次医学检验专家形成过程的
目的研究在为急性胃肠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随机抽取在医院接受急性胃肠炎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范围为2018年12月—2019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无疑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选取城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脑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ICU治疗的60例ACI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关联度日益提高,同事群、亲友群、同学群、老乡群等开始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些群体的互动交流基本上是在相对固定的网络社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