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思考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ml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解决问题作为新课程目标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得到了极大关注。怎样让学生随着问题的解决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内化强化策略,提升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体验
  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这些单元注重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在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感受策略是价值,深化对策略的体验。因此,怎样让学生随着问题的解决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体验策略的价值,内化强化策略,提升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重要目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只不过这些知识和方法不能建立起完整的数学模型。这些都是形成策略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因此,在具体教学某一策略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如:教学六年级《替换的策略》时,学生已经对曹冲称象的故事耳熟能详,粗浅的有一些“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情境中我创设了曹冲称象这一情境,通过故事引出“替换”这一关键词,再借助多媒体直观呈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接着在天平称物是直观演示下,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不同物体之间的倍数关系,运用替换的策略把两种物体统一成同一种物体,使替换策略呼之欲出,学生也从心理上做好了后续学习的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练习使用这种策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问题情境还应贯穿“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全过程。
  二、领悟价值,提取策略
  一种策略,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其价值时,才会自觉的去运用。因此,让学生真切地领悟某一种策略的价值是提取策略是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典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再充分讨论交流,在多种方法的相互比较碰撞中,具体提炼出某一方法的优越性。
  如,教学五年级《枚举的策略》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展示不同的解法。例题:在一片辽阔的草地上,有一个畜牧场,放牧着成群的牛羊,牧场主人王大叔想围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在列举时大部分会出现遗漏、重复现象,即使正确列举也有有序和无序之分。在展示学生的众多列举方法后,学生不由自主的提取出了有序列举的方法,在发现有序列举是优越性后便开始分析,按照长或宽从小到大的顺序一一列举出来。接着又增加了问题,王大叔想要在其中选一个面积最大的羊圈,应该选哪个呢?学生不由自主的想到要算出这四种不同形状长方形的面积,使之感悟: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的规律,进一步显示了有序列举的价值。
  三、科学训练,内化策略
  解题策略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内化过程。教师要科学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策略,熟练运用策略,增强策略意识。科学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形成解题策略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初步感悟“替换”的策略意识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第一:相似性练习。相似性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如:(1)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2块橡皮,一共用了27元,一本笔记本比一块橡皮贵6.5元。一本笔记本和一块橡皮各多少元?(2)一辆大卡车运输水果,晴天每天可运16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1次,卡车一共运了17天,共运222次。那么,这些天中有几天下雨?
  第二:对比性练习。对比性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变相思考角度,寻求相应的解题策略,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如:(1)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2块橡皮,一共用了25元,一本笔记本比一块橡皮贵5元。一本笔记本和一块橡皮各多少元?(2)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和2块橡皮,一共用了32元,一本笔记本的价格是一块橡皮的2倍。一本笔记本和一块橡皮各多少元?(3)1元硬币和5角硬币共40枚,共值30元,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这里的三道对比题,实质都是替换,都要把两种不同的量替换成同一种量,不同的是1、3两题量之间是相差关系,第2题量之间是倍数关系。在解题时,要引导学生弄清问题本质,恰当运用策略。
  第三:拓展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丰富解题方法和解题经验。如:六(1)班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一共付了57.6元。已知3支圆珠笔的价格和2支钢笔的价格一样多,每支圆珠笔和钢笔各多少元?钢笔和圆珠笔的关系不知道,要根据“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3支圆珠笔的价格和2支钢笔的价格一样多”这两个条件整理出替换的依据。拓展性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的认识。
  四、反思体验,强化策略
  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对策略运用过程的认识,不断体验策略的价值,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力求使学生领悟到: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我所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始终有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指导学生多想一想“怎样知道做的对不对”,学会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策略?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在教学其它内容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策略的教学,在教学全过程中不断提及强化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427-433.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41-343.
  [3]辛自强.解决问题与知识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熊川武.学习策略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2006年中考山东省临沂市的古诗文默写题中的一道题采用了新颖的主题式默写的题型,为传统的古诗文默写考查探索出一条新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类题型将会被更多的命题者接纳。请看试题:  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砺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