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甚至可危及生命.随着生物学技术的提高,RB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破.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阐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临床预防、检测和治疗.基因治疗RB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方法,为RB的治疗及预后的改善带来了契机,有望成为继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之后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就RB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Rb基因突变的检测、RB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及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等进行系统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民族因素对胶质瘤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
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针对含硫污水汽提装置汽提效果差的情况,采取“分储分炼”、增加注碱量和延长含硫污水沉降时间等措施,优化了含硫污水处理的生产工艺,提高了含硫污水汽提
以“和谐”号大豆为材料,研究了腐植酸钠与根瘤菌剂和不同肥料处理对大豆共生固氮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腐植酸钠、钼酸铵、根瘤菌剂(KS11+ MM117)进行拌种和生育期
目的研究穿琥宁经PEG修饰的新化合物CHP1002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不同剂量(220,440,880 mg/kg)CHP1002的抗炎
为建立ICR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本研究用米非司酮和吲哚美辛对妊娠ICR雌鼠进行抗着床处理,观察其对胚泡着床及子宫内膜的影响.实验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吲哚美辛组,每组设对照组
来自我国12个省84个县(市)的棉花黄萎病菌,在PDA培养基上存在5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产生微菌核较多的B型菌株为优势类群,占72.9%。长江流域的菌株培养性状变异最大,新疆棉
基于不同夏玉米品种在2个年份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田间试验,研究夏玉米叶片碳氮比随生育期的变化模式及其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建立玉米叶片碳氮比的定量监测模型。结果表
主要分析了堆肥体中物料的固、液、气三相及其界面的反应和传质过程,从微观动力学角度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堆体内的反应、传质和传热过程,由此揭示污泥堆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通过计算分析堆肥过程动力学的控制因素,提出污泥堆肥工程优化的原则。
为初步了解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降解过程的物质和能量转化,对渗滤液实际处理工程提供借鉴,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分别用处于中温(35±1)℃和常温状态的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