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对线损进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线损给人们生活、生产以及电力企业的带来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线损进行详细的介绍,讨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电阻的作用、磁场的影响等,使得电能以热能形式散发出去,給电能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不仅使得电能质量下降,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线损进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线损的统计和分析,准确的、及时的找到发生线损的位置和线损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线损统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达到当前线损管理的标准,因此为了加快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就要将电子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到其中,进而对线损进行系统化的自动统计管理。目前,人们已经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广泛的应用在线损管理当中,实现了对电子设施计量数据的采集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线损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加科学化、定量化、清晰化,减少了线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为了对各个电气设施的用电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实现数据采集和线损管理一体化的应用,进而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时、有效的解决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的能量损耗问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各种功能模块组成的,以便于对电气设施进行系统化的计量管理,为电力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对变电站、公变集抄等电气设施综合性的数据进行采集。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还对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体制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线损的概述
1、线损的概念
所谓的线损就是指电能在运输的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耗。也就是说,电能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电气设施自身的电阻、电导消耗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有功功率,使得部分电能转换成为热能散发在空气中,进而造成的能量损耗。
2、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线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电阻的作用。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所经过的电气设施,主要是以铜、铝材料为主要的导体。这两种导体材料虽然都有着良好的导电性,但是其中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电阻值,在电流通过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一定的阻力,产生有功功率,使得部分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
第二、磁场的应用;在电气设施正常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气设备中的铁心就会产生磁滞和涡流等现象,使得铁心发热,从而造成电能损耗。
第三、管理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在电气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制度和技术方法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因此导致电气元件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电的情况,给电能造成了一定损耗。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线损主要对局管辖电网线损采取包括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等四个模式在内的综合管理。四分线损定义如下:
分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管理单位进行线损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分区管理对整个管理单位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线损率为综合线损率,在宏观上考察管辖区域内线损率情况。
分压管埋: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不同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力式。分压线损也是在宏观上考察整个管理单位在不同电压等级下损耗情况。
分线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电压等级主设备(线路、变压器)的单个元件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分线管理考核刘象包括送电线路、主变变损、10kV馈线3种设备。
分台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个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区域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完成计量点的电量采集及计算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分析对象的拓扑关系自动计算线损,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线损的自动统计,并生成线损报表,为线损异常提供分析处理功能。
①自动创建线损模型
通过分析已有的变电站、馈线、大客户、计量点等资料分析对象的拓扑关系创建线损模型。并且可以通过监控资料的变更来自动更新线损模型。
②线损计算
分为自动线损计算和手工触发线损计算。线损计算主要由线损模型解析、计量点电量抽取、线损率计算几个部分组成。实现统计对象的日、月等固定周期的线损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选择曲线、表格、棒图等选择方式,可以指定时间段对线损进行汇总计算,线损分析更加直观。同时线损计算考虑旁路代供、换表、过满码归零、更换CT、修正带来的影响。
③分压线损
将全网和区域电网的220kV电压等级线损(220kV变损、220kV线路损耗)、110kV电压等级线损(110kV变损、110kV线路损耗)、35kV电压等级线损<35kV变损、35kV线路损耗)、10kV及以下损耗进行接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分析,
④分区线损
分区线损指预先设置区域划分为全局、下属供电分局,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并能够根据层次关系逐层分析。
⑤分线线损
对各变电站10kV馈线统计线损,包括10kV馈线、配变分时段损耗,能够计算月电损耗。如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安装终端可统计分馈线段损耗。支持几条配网合并为一个计算区域的线损计算。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
⑥分台区线损
能够将各个公用变低压部分的损耗统计出米,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
⑦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统计表及变压器损耗统计表根据各变电站母线电压等级分别统计母线的不平衡率,并根据线路类别及所属主变关系统计变压器损耗。
⑧线损查询
提供不同方式查询线损情况包括时间段线损查询、多线损对象线损查询。时问段线损查询:查询单个线损对象在一个时问段内的口线损和月线损,并且可以逐级查看供入和供出的电量组成明细,可以逐步追踪最底层的表码行度资料。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线损现象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管理,对相关的线损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收集计量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线损计算管理系统。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线损计算的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线损的实际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降损处理,降低线损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应用
引言
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电阻的作用、磁场的影响等,使得电能以热能形式散发出去,給电能带来一定的损失,这不仅使得电能质量下降,还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线损进行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线损的统计和分析,准确的、及时的找到发生线损的位置和线损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线损统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达到当前线损管理的标准,因此为了加快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我们就要将电子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到其中,进而对线损进行系统化的自动统计管理。目前,人们已经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广泛的应用在线损管理当中,实现了对电子设施计量数据的采集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线损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加科学化、定量化、清晰化,减少了线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在线损管理工作中,采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是为了对各个电气设施的用电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实现数据采集和线损管理一体化的应用,进而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时、有效的解决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存在的能量损耗问题。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由各种功能模块组成的,以便于对电气设施进行系统化的计量管理,为电力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对变电站、公变集抄等电气设施综合性的数据进行采集。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还对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体制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二、线损的概述
1、线损的概念
所谓的线损就是指电能在运输的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耗。也就是说,电能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电气设施自身的电阻、电导消耗等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有功功率,使得部分电能转换成为热能散发在空气中,进而造成的能量损耗。
2、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线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电阻的作用。在电能运输的过程中所经过的电气设施,主要是以铜、铝材料为主要的导体。这两种导体材料虽然都有着良好的导电性,但是其中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电阻值,在电流通过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一定的阻力,产生有功功率,使得部分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出来,造成一定的电能损耗。
第二、磁场的应用;在电气设施正常运输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变磁场,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电气设备中的铁心就会产生磁滞和涡流等现象,使得铁心发热,从而造成电能损耗。
第三、管理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对在电气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制度和技术方法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因此导致电气元件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电的情况,给电能造成了一定损耗。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线损主要对局管辖电网线损采取包括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等四个模式在内的综合管理。四分线损定义如下:
分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供电区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管理单位进行线损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分区管理对整个管理单位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线损率为综合线损率,在宏观上考察管辖区域内线损率情况。
分压管埋: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不同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力式。分压线损也是在宏观上考察整个管理单位在不同电压等级下损耗情况。
分线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电压等级主设备(线路、变压器)的单个元件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分线管理考核刘象包括送电线路、主变变损、10kV馈线3种设备。
分台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个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区域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完成计量点的电量采集及计算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分析对象的拓扑关系自动计算线损,实现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线损的自动统计,并生成线损报表,为线损异常提供分析处理功能。
①自动创建线损模型
通过分析已有的变电站、馈线、大客户、计量点等资料分析对象的拓扑关系创建线损模型。并且可以通过监控资料的变更来自动更新线损模型。
②线损计算
分为自动线损计算和手工触发线损计算。线损计算主要由线损模型解析、计量点电量抽取、线损率计算几个部分组成。实现统计对象的日、月等固定周期的线损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选择曲线、表格、棒图等选择方式,可以指定时间段对线损进行汇总计算,线损分析更加直观。同时线损计算考虑旁路代供、换表、过满码归零、更换CT、修正带来的影响。
③分压线损
将全网和区域电网的220kV电压等级线损(220kV变损、220kV线路损耗)、110kV电压等级线损(110kV变损、110kV线路损耗)、35kV电压等级线损<35kV变损、35kV线路损耗)、10kV及以下损耗进行接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分析,
④分区线损
分区线损指预先设置区域划分为全局、下属供电分局,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并能够根据层次关系逐层分析。
⑤分线线损
对各变电站10kV馈线统计线损,包括10kV馈线、配变分时段损耗,能够计算月电损耗。如联络开关和分段开关安装终端可统计分馈线段损耗。支持几条配网合并为一个计算区域的线损计算。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
⑥分台区线损
能够将各个公用变低压部分的损耗统计出米,可按日、月固定周期或指定时间段统计线损。
⑦变电站母线不平衡统计表及变压器损耗统计表根据各变电站母线电压等级分别统计母线的不平衡率,并根据线路类别及所属主变关系统计变压器损耗。
⑧线损查询
提供不同方式查询线损情况包括时间段线损查询、多线损对象线损查询。时问段线损查询:查询单个线损对象在一个时问段内的口线损和月线损,并且可以逐级查看供入和供出的电量组成明细,可以逐步追踪最底层的表码行度资料。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对线损现象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的管理,对相关的线损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收集计量管理,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的线损计算管理系统。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线损计算的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线损的实际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降损处理,降低线损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