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能否助力乡村振兴?——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金融发展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ub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相关数据,本文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和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中国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但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效果显著,而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渠道和使用深度渠道均能显著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且覆盖广度渠道作用效果远大于使用深度。最后,建议我国扩大西部地区“三农”领域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提高使用深度渠道的作用效果,并且形成以覆盖广度渠道为主、使用深度渠道为辅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清浊土茯苓蜜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为临床治疗此菌提供新思路,也为进一步研究清浊土茯苓蜜膏提供一定的初步临床资料。方法:把符合临床入选相关标准的83例患者分成两个小组,也就是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4例。针对对照组主要采取的是标准三联疗法,即:每天午饭以及晚饭前口服1000mg阿莫西林、每天午饭以及晚饭前口服500mg克拉霉素、每日早饭之前口服20mg奥美拉唑,以2周为一个
“晓庄是从爱里走出来的”,晓庄师范的创办、复建与发展,都是爱的传承和爱的表达。95年来,晓庄师范培养出一大批热爱乡村教育、具有扎根乡村的理想信念和扎实学识的乡村教师。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背景下,晓庄以爱为核心,以“教育情怀”为主线,设计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标识性很强的晓庄模式。乡村定向师范生教育情怀培养的晓庄模式,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大爱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能
对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是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在电力系统配电网运行中,多种因素制约着供电可靠性的提高,通过定量分析各因素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可以为电网规划和改造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建议,为供电企业决策提供积极有效的帮助。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研究现状。然后以元件故障模型、可靠性求取机理和可靠性指标分析结果为基础,综合最小路法、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
为了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高实效性,通过研究背景,剖析新时代下影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和现状,提出筑牢思政课主阵地、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构筑思政教育精神家园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供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仁参考和借鉴。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心理发展和教育经历方面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高职学生在年龄上有差距,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经受的学习挫折较多,所以,加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但目前有关中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发挥育人主体作用,切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参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
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在这个新时代新阶段,实现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金融支持举足轻重。目前我国金融在服务“三农”方面存在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产品和服务亟须改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困局和难点,本文就此提出对策建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当今高校应该珍惜的课程文化资源。面对思政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高校需要通过加强教师文化素养、拓展实践活动方式、加强校园文化熏陶等手段来扭转当前的状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不断探索多样化、社会化的养老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唐山市CCRC养老模式的首佳康养中心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解首佳从初创到成长的心路历程,探寻突破首佳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的路径,以期为完善CCRC模式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破解养老行业发展困境,缓解老龄化
在我国,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具,也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因此,提高我国社会保险参与度和覆盖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而传统金融模式难以在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发挥出“又普又惠”的作用,所以催生了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相结合,向数字普惠金融转型。数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