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以学为主”,促自然生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07
  一、课例类型
  高三写作课之润色训练
  二、课例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改轰轰烈烈地开展,我校掀起了一场“以学为主”的教学热潮。这节课即是本人参加学校“以学为主”赛课的一节课。这节课从备课磨课到开课历时一个多月,让本人真切体会和实践了“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受益颇丰。故以此课例与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课例设计
  1. 教学目标简述
  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在2016年温州市二模书面表达(30分)得分的情况,全班40人,有36人得分集中在11-20分之间,班级均分15分。学生普遍渴望提高一个分数档次。
  教学目标:在这节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写,互相讨论并修改、润色的学习过程,体验并学习如何使用高级词汇和丰富句型。
  教学难点:预测学生在现场作文中可能会用到什么的词汇句型,同时还得注意把握好时间的控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使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型
  高级词汇: have a gift for; call for; significant; contribute to
  高级句型: As we know,... It is known that... What is known is that... Difficult as/though cars are,...
  The more..., the more
  (注:因为这节课的发挥程度建立在学生的输出情况基础上,故教学的重难点还有一部分是学生现场生成性的。以上重难点是本人在备课时,根据学情和教材预设的。)
  2. 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步: 导入 (阿Sa的两张对比照片)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指出漂亮的卷面是作文的高分的亮点)
  第二步:回顾二模书面表达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发他们的困惑,为本节课的展开铺垫)
  第三步:现场作文(一封本班学生来信)——情境设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觉得亲切,因为是本班同学的信;内容也是与本节课相切;信中涉及到许多的词汇和句型, 可作为语言输入,同时又是学生的输出活动,体现了“以学为主”的主题。)
  第四步:小组讨论(协作学习)
  随意挑选2份学生的作品, 幻灯显示
  (1)找错误,并修正
  (2)润色,使之更优美
  (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板书呈现学生的成果,并做适当的引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认知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培养互助分享的意识)
  第五步:江西高考作文润色
  (1)分配任务,润色划线句子
  (2)代表逐个上台展示成果,合作形成一篇作文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高考书面表达题最后让学生输出, 知识得到了应用而得以巩固。同时让学生自己呈现成果,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并体现了集体合作。)
  第六步:家庭作业:改写整篇作文
  (设计意图: 学生根据课上每个小组的分享内容, 合并自己小组的内容, 弥补课堂上由于时间原因,不可能完整写一篇作文的缺陷。 这不仅是在大家修改润色基础上延伸写作, 更是巩固本课堂内容的切实有效的手段。)
  3. 板书设计
  高三英语写作高分策略
  ——润色训练
  高级句型: 高级词汇:
  As we know, have a gift for
  It is known that... call for
  What is known is that... significant
  Difficult as/though cars are,... contribute to
  The more...,the more... ...
  四、课堂实录片段
  授课时间:2016年5月20日上午第5节
  授课地点:本校多功能厅
  授课对象:本校高三(2)班
  实录片断:以下是本节课中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对同伴同学现场作文进行润色的精彩片段。
  屏幕上显示学生现场修改过无误的六个句子:
  (1)As we all know,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but I am not good at it.
  (2)Although English is difficult, I don’t give it up.
  (3)I believe if I study harder, my English will be better.
  (4)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improve English writing.
  (5)Success needs hard work.
  (6)I can make progress only by more practice.
  以下是師生对话:
  T: Now we have found all the mistakes of the 6 sentences. Now it’s time for you to polish the six sentences, making them more beautiful, more fluent and more elegant. You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partners for one minute. And then every group shows your opinion. Here you go! (one minute later) Now, Group One, show me your group’s opinion!   S1: In sentence one, “ as we all know” can be replaced by”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or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 (板书以上两句) Good! Perfect job! Sit down please! (turn to Group Two) Group Two, how about your opinion?
  S2: In sentence one, “ I am good at” can be replaced with “ I do well in...”
  T: (板书do well in 和be good at) Do you remember we have learned another phrase which has the same meaning, “对……有天赋”?
  S2: Have a gift for
  T: (板书have a gift for) That’s it! You are so smart! (turn to Group Three) Group Three, it’s time for me to hear your voice.
  S3: In Sentence Three, the word “ important” can be replaced with “ significant”.
  T: (板书significant) Yeah, I agree with you! (turn to Group Four)Group Four, do you have a better opinion about this sentence?
  S4: We can use “I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ing English”, or “I canno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English too much.”
  T: (板书以上两句) Fantastic! Wonderful! (turn to Group Five) What other sentences can be improved? Your group, please!
  S5: Sentence Six, only放句首, 倒装句!Only by more practice can I make progress.
  T: Wonderful answer! Thank you! (Face the whole class) What else?
  S6: Sentence Four! We can say “Success calls for hard work”.
  T: (板书call for)Wow, gorgeous! Ok, everyone,please look at the last sentence, who can polish this sentence?
  S7: If I take pains to study harder,...; 或者If I spare no efforts to study harder, ...
  T: (板书take pains和spare no efforts) Aha, terrific! You used advanced vocabulary! Who can use an advanced sentence pattern to improve it?
  S8: The harder I study, the better my English will be.
  T: (板书 The more...,the more...) Pretty nice! Now, translate my sentence “你吃的越多,你就越肥”into English.
  S9: The more I eat, the fatter I will be.
  五、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尽可能预测学生在现场作文中可能会用到什么的词汇句型,同时还得注意把握好時间的控制。但是虽然“法网恢恢”,但是现实中总难免还是有“疏漏”!在6次磨课中,每次上课效果都不尽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教学本身就是随机生成的东西,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此,我们要在备课上花足工夫,才能具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力,才能把遗憾尽可能减少到最小。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325000)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撤点并校是政府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内容。近些年,这一推行多年的改革,伴随着一系列诸如偏远地区上学难、校车安全与校舍食宿等“尴尬”问题的暴露,再度走进公众视野。通过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历程的把握,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问诊把脉,思考这一政策在未来的调整趋势,不仅对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进程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农村教育未来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
摘要:融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打通知识壁垒,融合贯通不同知识门类的综合教育,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包括诗歌教学在内的语文教学,其魅力就在于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融通教育方面可以开展有效尝试。在重视古典诗歌教育的背景下,笔者主要依据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古典诗词,尝试从融通教育视角出发探究古典诗歌与科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诗歌融通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融
摘要:新高考实施以来,对学生、教师来说都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如何开展第二阶段的复习,如何进一步提高第二阶段的教学效果,即如何有效地准备第二次选考,需根据实际情况思考下阶段的复习策略。  关键词:诊断;关联;整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06  第一部分:思考的出发点  一、浙江选考卷的特点  近四次浙江选考卷都
摘要:本次研修主题就是新高考制度改革视野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深知这次外出培训学习机会非常宝贵。出发前,广泛征求了高中部班主任和各位科任教师自笔者所在学校实行选课走班制以来所遇到的困惑或面臨的难题等。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对照本校遇到的各种情况和浙江省几间学校在实施选课走班制过程中的做法,逐条理清,带着疑问和困惑,虚心向对方求学取经。  关键词:新高考;分层选课走班;浙江、上海;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
摘要:高中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高中政治课程由于内容理论性过强,让学生倍感枯燥,使高中政治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还能改善高中政治教材原有的滞后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政治不仅可丰富课程内容,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具有其自身的人文交际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学会依托教材更要学会走出教材,同时还要学会走近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当中领悟其独有的人文魅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材;授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19  课堂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主要媒介。如何能在课堂上优质而高效地完
摘要:本文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师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笔者期望达到了解初中教师史料教学现状、有的放矢的目的。但问卷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不少欠缺,得出的结论就难免粗浅偏颇,这也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它做得更深入、更细致。  关键词:史料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97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调查意义
摘要: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强调音乐的实践活动,指出音乐的审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这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所在。但在现实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有不少教师对其内涵有片面的理解,导致有悖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行为出现。本文将揭示存在于不少音乐教师中,对于“新体系实践活动”教学观认识上的误区,并对音乐课程人本化教学理念的思考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音乐新体系;实践活动;以人为本  
摘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本文以《陋室铭》一文的课堂教学实录为例总结如何对学生的思维力度进行  拓展,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问题。  关键词:课堂教学;拓展思维;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2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是让学生在
摘要:让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动起来,必须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任务设置:用适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立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网站;任务驱动;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