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131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鼓励与扶持下,我国农民合作社迅速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193.3万家农民合作社,1亿多户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现已经成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中流砥柱。随着农民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加入合作社已经成为农民渴望合作与组织起来的“内在动力”。但是,合作社的理事长与社员自身的文化水平、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通过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已迫在眉睫。
  一、农民培训对于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
  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点和基础,农户的经济收入高低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经营农业的投入决策。农民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各种服务,包括统一销售、统一加工等服务。农户只有加入农民合作社,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更大化。民合作社是农户实现收入增长的必由途径。
  许多农民虽然加入了农民合作社,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合作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低、缺乏市场交易意识。所以,对合作社的社员培训很有必要,通过培训,提高合作社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运营理念,加快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农民培训针对农民讲授合作意识、合作社相关知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理念等知识。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养,增强市场交易意识,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二、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国际经验
  国外早就重视对合作社农民的教育培训等工作,本文选取英国、新西兰、德国和美国四个国家,总结其发展经验。
  (一)英国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發展的经验
  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个合作社,名称是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消费合作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合作社的规模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合作社非常注重农民职业培训。同时,英国的政府也高度重视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民教育培训制度。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参加不同类型的农民职业培训活动,并且对于在职业培训中取得资格证书的农民提供优惠政策。政府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制定详细的职业技术培训制度,并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合作社农民培训提升了农民自身的职业素养,并使农民合作社能够高效运作、快速发展。
  (二)新西兰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19世纪中期,新西兰的农民合作社雏形出现,并且成为新西兰农业经营与发展最基础的方式。因为新西兰的人口少, 劳动力供应不足,所以新西兰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新西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与培训制度,还有与农业劳动力方面相关的政策。与此同时,政府与农民合作社联手,鼓励更多的农民进行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通过农民培训,更多的农民开始了解和支持合作社,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合作社的发展。
  (三)德国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德国农民合作社中的农民培训,最初来源于大不列颠岛。德国组织农民培训的最初目的是给农民普及知识,以提高一般农民的总体教育水平,后来逐步发展为针对性的培训农业有关的知识。德国农民合作社的培训体系不是单一层次的,而是由多个层次组成的,培训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说来, 在地方性合作社的培训中,教育是其主题内容,培训的目标是对合作社中的农民进行生产与经济相关知识的培训普及。然而,从地方性合作社上升到一个区域性的合作社中,培训的重点便发生了转化,即从普及培训转变为继续教育,培训人员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农民转变为全职会计人员、董事会成员等。德国合作社研究所提出,合作社培训有三个核心目标:一是能够正确定位各专家的专业活动,科学界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范围;二是对专家进行再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三是提升合作社理事长的个人职业素养以及领导能力等。
  (四)美国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经验
  美国的《史密斯·利弗法》于20世纪初颁布,该法律是美国开始进行农业合作推广培训的根本依据,该法律规定,农民合作社进行推广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帮扶美国的成年人能够获取有关农业及家政服务方面的实用知识,并且鼓励这些成年人将这些实用知识科学地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美国农业合作推广培训的工作将培训、科研和推广这三方面有机结合了起来,并在这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工作由联邦农业部推广进行,通过各州的农业学院进行技术推广, 并通过区域的农技推广站在组织网络上逐步普及到所有家庭,全面实现了培训、科研与推广于一体化。除此之外,推广系统还有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功能。从农民收集到的有关农业生产问题,由专家带回农业学院进行研讨,并给出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培训、研究和推广这三项活动被双向推广系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三、几点启示
  通过梳理国际经验,得出几点关于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开展农民合作社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一直高度重视,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促进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在合作社的下一步发展规划中,除了要关注合作社的数量增长,还要关注合作社内部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合作社农民素质的提升。因此,合作社农民培训应作为扶持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关于合作社农民培训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对合作社培训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提升农民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保证农民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二)明晰合作社培训实施的对象
  目前,如何提高农民合作的效率和加快农民合作的速度是中国合作经济领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此问题关乎整个农民组织化提升的进程。合作社培训的关键所在是把合作社的信仰灌输到每位社员的心中,贯穿社员在合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次,是对合作指导人才和事业人才的培训。作为农村的新型主体,合作社培训要紧抓这两种人才的培训,让其把合作理论与经营知识传播到社员当中,通过一一相传,合作社整体的素质才能逐渐提高,合作社才能良好发展。再次,在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化的农民合作社人才培训,也就是对未入社但对合作社发展有兴趣、并有加入意愿的农民进行培训,以此为合作社提供更多更好的储备人才。
  (三)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推进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可以用来进行农民合作社农民教育培训的资源有很多,对于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建议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重点推进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市场主体和多方资源共同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构建生产、培训、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培训推广机制,这项工作可由农业部推广进行,通过各省市的农广校进行技术培训推广,再由农广校学员学习,带到田间实验,将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促进农民的技能教育培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全面实现培训、科研与推广一体化。
  推广系统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推广功能,还有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功能,从农民收集到的各种有关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农广校,再由农广校传递给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并给出对应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样两种模式,即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与自下而上的反馈模式,对于我国农业合作社中的农民教育培训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种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科目,阅读不可或缺.因此,加强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但当前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却令人担忧.由于应试教
从事结防护理工作已将近二十年,这期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肺结核患者,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一疾病,而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完善,并且有了
在举国关注幼儿成长的时期,研究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并对游戏指导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讨
普外科顾名思义就是普送外科,是所有外科的统称,一般是以手术为主,主要是针对于肝脏、胰腺、肠胃、血管疾病、肿瘤的临床治疗.对于普外科来说,由于性质特殊,造成大多手术病人
期刊
科学课旨在让学生多思考、多探索、多实践,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发展才能的机会.实验教学亟待深化和扩展,以便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科学实验的
七氟醚属于新型吸入类麻醉药物,相比于其他吸入类麻醉药物,溶解度低,诱导快,对呼吸道的刺激小,且术后苏醒快,循环抑制作用较轻,麻醉深度容易调节,且具有一定肌松作用,广泛应
期刊
在新课程实验全面实施的重要时期,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入手,结合音乐教育中美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的运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效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也应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进,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
语文教学若是能根据文章的特点选准教学的突破口,来设计教学方案,往往能冲破藩篱,另辟蹊径.避免程式化所带来的呆板与枯燥,而达到与课文特点相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艺术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