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在教学中占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方式就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前置性作业的概念,阐述了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探究了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表现。
  关键词: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实践表现
  一、前言
  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为构建高效的化学教学课堂奠定了基础,下文从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出发,着重分析了前置性作业设计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体现。
  二、前置性作业的概念
  在初中进行化学教学主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紧密的联系,教学内容主要为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就会增加初中化学教学的生动性。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都运用前置性作业的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提供先导,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和水平。前置性作业就是进行前置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进行教师教学之前,自主尝试性地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内容就会有一个大致上的了解,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因此,前置性學习这种方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的原则
  在进行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为主。遵循着“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念,制约着前置性作业在设计上必须符合实际生活。初中化学教师在制定前置性作业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被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亲身体会化学教学对实际生活产生的作用。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够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氧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氧气燃烧的特点,结合自身看到的特点学习氧气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
  (二)设计开放性的原则
  初中化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新颖的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给教师和学生均带来了压力。但是,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就会解决这一问题。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外,在通过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还会感受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里接受化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了开放性的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而加强化学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科学研究的设计原则
  通常情况下,化学的研究实验比较多。学生在前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化学实验创新,以此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和学习能力。在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关注化学实验的科学研究,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角度出发,把提升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化学独特思维的原则
  初中化学的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知识。把学生引入化学研究的新世界。化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化学符号,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就会接触到很多元素符号,“氦(He)、氖(Ne)、铁(Fe)、铜(Cu)”等元素符号,这些化学元素符号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思维,进而进入化学的独特世界。
  四、初中化学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实践表现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化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但是进行了前置性作业设计之后就取得了很明显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化学知识也变得更加牢固。在之前的化学教学中,学生由于不会学习化学知识就降低了对化学知识学习的信心,进而降低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前置性作业为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提供了保障。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的时候,教师把学习的基本任务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找出实际生活中的盐,合理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方式,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转变学生学习状况
  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很多学生在通过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树立了学习化学知识的信心,同时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能力和思维,学生得到了根本性的锻炼。还有很多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提升了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为提升和巩固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能够改变之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三)学科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在进行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以进入课堂中听课,同时也能够为化学教学提出相应的课堂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前置性作业设计进行精细化的前提下,提升了学生参与化学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弥补了之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同时,在在解决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时,应该从学生学习的兴趣角度入手。使其他学科的教师能够进行客观性的评价。
  五、结论
  综上所述,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具有能积极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化学前置性作业设计联系生活实际原则、开放性原则和科学研究等原则。保证化学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前置性作业设计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化学教学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润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110-111.
  [2]刘娟.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误区与改进对策[J].才智,2016,(26):162.
  [3]郭向男.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误区与改进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08):275-27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语文课程是高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是已有课程中最具诗情画意和人文情怀的,而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本文对基于诗意兴趣的高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诗意兴趣;高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诗意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最高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提升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不断的走进百姓家中,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新科技的便利,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电子商务在城市中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迅猛,大街小巷都能感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电子商务在城市中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到农村地区,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新农村在不断
摘 要: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概括出提高教学效益的一般方法,探索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从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出发,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几大特点。为探索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
摘 要: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很大的阻碍,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陈旧、单一,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提点,并阐述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关键
摘 要:教育部发布的针对基础教育的新大纲和新课程也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这生命得以延续,更好的完成基础教育,是摆在每个基层教师面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由于在客观条件上与城市中的小学存在差距,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愈发显得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符合基础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有效性;学习主动权;创新教
摘 要:伴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职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当中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其逐渐成为社会教育中重要的补充措施之一。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因素影响,当前许多中职体育教育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学方法的滞后,无法满足当代教育现状。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中职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在传统教育领域当中,体育教学一直都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学生
摘 要: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策略对提高写字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提高学生写字能力都有明显作用。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②精心指导发现写字规律;③保证练字时间;④开展写字实践活动;⑤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写字能力提高。  关键词:写字教学;有效策略  我校于三年前开展了“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组老师着眼于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着眼于一线识字写字的课堂,初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