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中的日语词汇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进入汉语的外来语只有一万个左右,而其中大约一千个是日语汉字词汇。一千个并不是很多,但一万个中的其他词汇大多是来自于佛教用语,现几乎变为废词。而来自日语的词汇大多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概念,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造词功能非常强。从这方面说,日语来源的汉语中的外来语对现代汉语有非常大的影响。
  【关键词】汉语;日语;词汇
  
  我们都知道在日语中来自古代汉语的词汇非常多(近60%)。而另一方面,现代汉语词汇中来也引入了大量日语词汇并几乎与汉语融为一体。这些日语词汇大多在19世纪被引进。
  那么这些词汇是怎样的引进的,他们本身构造,特点有哪些,对汉语有哪些影响呢?
  
  一、日本留学高潮和日语翻译高潮
  
  19世界60年代,面对衰败的中国,一些有识之士,为救亡图存,纷纷出国留学寻求救国之道,其中到日本留学最多。
   大量的中国留学生来到日本,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学习日本先进东西,并通过日本把西方文明介绍到中国。这些人在日本学习日语后。马上在日本翻译日语书然后送到中国国内出版,同时,在中国国内日语书的翻译浪潮也随之到来。当时翻译的书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法律,历史,地理,产业,医学,军事,文学,艺术等,甚至最早传到中国的《共产党宣言》,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根据1945年日本国际文化振兴会出版的《中译日文数目》,当时翻译的数目达2600本之多。
  
  二、日语大量涌进汉语中
  
  大量的日本的书被翻译成汉语出版的同时,留学生们因受看日语书的影响自觉不自觉的在自己的文章中大量的引用日语。还有,当时日本在中国,特别是上海发行了很多报纸、杂志。这样,大量的日语就一下子进入到汉语中。当然,所谓的日语大多是日语词汇,日语表现方法也有少量的进入。
   对大量的日语进入汉语这一现象,在中国人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其中,梁启超是赞成派,他在自己的文章里也大量使用到日语。当时,还有一个翻译家严复主张直接音译西方词语或者从中国古汉语找相对应、近似相近的词来译会更好些。而也有人明确反对从日本输入词语。彭文祖就是其中一人。他也是日本留学生,1945年他出版了一本叫《盲减法的新语》的书,书中他把从日本引入新词看作是“系民族存亡的大事”,大肆批判日本语大量输入,说这是“不知廉耻的行为”,“想一刀把这些人的脑袋砍下”。
  这样,在引进西方词语上,刚开始的时候出现了日语的翻译语和中国的严复等人的翻译语共存局面。这里就举几个例子:日语翻译语-严复等人的翻译语
  物理学-格致学地质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社会-人群伦理学-名学原料-天产之物功利主义-乐利主义
  但是,由严复等人的翻译语大部分没有日语翻译语好。换句话说,他们的翻译语大多来源于古汉语因而非常难理解,所以没有流传开来。严复的翻译方法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词语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应。进入汉语中的西方的新词本来在中国的社会中没有,而从古汉语中找出的与这些新词对应的词不管怎么说也是很难行得通的。所以日语翻译语与严复的翻译语虽一时共存,但最终是日语翻译语获胜,严复的翻译语消失。后来就连梁启超也不得不使用“经济学”“社会学”这样的日语翻译词。
  当时,借助日语翻译语引进西方的新词汇成为不可倒转的趋势。现在像“经济,社会,哲学”这样的日语翻译语已经完全融入汉语,实现本土化了。而现在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些词汇是从日本来的外来语。也不知道“计学,资生学,群学”曾与“经济学,社会学”共存的事实。
  在日语大量快速进入汉语背景中,除了有中国当时积极引进西方新词汇这个原因,也有当时在日语翻译语的翻译造词方法的原因。翻译造词方法上大致有以下几种:
  (1)当时的日本,在翻译西方的新词语时,少量采用汉字音译,例如:
  gas 瓦斯concrete 混泥土romantic 浪漫 club 俱乐部 lymph 淋巴
  (2)大部分是采用意译的,而且绝大部分是利用汉字重新组合造出一个新词,例如:
  手续 取缔 打消 直接 间接 广义 狭义 社交 社团 批判 上水道
  (3)之外,也有少数是是利用古汉语来翻译的,但与古汉本来语意思有改变,例如:
  组织,劳动,杂志,社会,经济,人道,革命。
  总之,日本人在把西方词语翻译成日语的时候,可以说是使用汉语,遵循汉语造词法规则,精心选择翻译语。特别有趣的是“动词+宾语”的造词法不但原本在日语中没有,而且正是与日语语法相违背。这样造出来的日本翻译语即使大量的进入汉语中,中国人可能不认识它们,但一定没有不协调感。就像是生长在日本的华侨回归中国一样。假设当时像战后的日本那样外来语全部用片假名来处理的话,那我想日语大量进入汉语是不可能的。
  
  三、日本来源词汇的研究
  
  1,不同的学者其统计数据稍有不同,但日语词汇进入汉语的数量大概为1000个左右。
  2,近代进入汉语的新词汇大多数是从日语来的。虽说也有少数是直接从西方来的,但大多只是名词,而且现在几乎不用。而进入从日语来的词汇,不仅有名词,也有动词,例如“服从,复习,支持,分配,客服,支配,配给”。此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大多是从日语来的。例如:“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物理学,土木工学,建筑学,冶金”等。
  3,日语来源的词汇,在现在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在1996年在一本叫《文字改革》的杂志中登载了《二音节基本词汇出现频率统计表》,这个是以中国读者最多的《红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高中语文教科书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根据这个结果,2285个二音节基本词汇中,出现频率在500以上的词有88个,而来源于日语的有25个,占31%。日语来源的词汇,不仅有作为常用语的的名词,动词,具有造词能力的结尾词也有23个之多,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活跃,其中几个例子:
  (1) 化-一元化 多元化 一般化 公式化(2) 式-速成式 问答式 流动式 简易式 (3) 炎-肺炎胃炎 肠炎 关节炎 脑炎(4) 力-生产力 消费力 原动力 想像力
  5,少数日语词语进入汉语后词义发生了变化,例如
  (1)劳动者-(日)工人→(中)劳动的人(2)辩护士-(日)律师→(中)辩护的人(3)组合-(日)工会→(中)组合
  6,少数词语是翻译日语的时候在中国新造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也成为了常用语,例如:
  基于,关于,对于,由于,成为,视为
  7,有一些词虽进入了汉语,但在后来被淘汰了,例如
  万年笔,日伞,残念,夕方,支那,手形,切手
  8,引进的汉语与日语的同意异音。例如,“哲学”来源于西方词汇“Philosophia”汉语中读作“ZHE XUE”而日语读作“TETUGAKU”。读音不一样,但意思基本一致,所以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不会把它看成是外来语。这种现象,恐怕只有在中日两国中才可以看到吧。
  
  四、日语对汉语的影响
  
  关于日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高名凯先生在他的《现在汉语中外来语研究》有这样的论述:日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非常大。在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大部分来源于日语。西方词汇引进到汉语中大部分是通过日语的引进来实现的。具体的影响归为以下三点:
  1、加速了汉语复音化进程
  在中国的古汉语中(日语叫“汉文”)由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的词汇非常少,大部分是一个文字即一个词。词的复音化,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字造出一个词,虽说复音化在中国古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过程中是一种趋势,但日语来源的外来语词汇进入汉语加速了这样的复音化进程。
  2,汉语的复音化使语义变得细腻,表现更加缜密,正确。
  例如,“行”在古汉语中,有“ 行走,跑,行为,行动,行进“等意思。而通过现代汉语的复音化就可以造出多个词语,表现变的更加准确。
  3,大大丰富汉语词汇和汉语表达。
  大量日语词语的引进,特别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概念词语的引进,填补了汉语在这些领域的表达空白。丰富了汉语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达。
  4.日语词语的输入也是西方文化输入过程。
  进入汉语的日语词汇,大多是日语的西方词语的翻译语。引进这些词汇的同时,实际上
  也就引进了西方的文明、文化。
  
  结尾
  
  1896年第一批留日学生到日本后,从学习日语,翻译日语,到在汉语中使用日语词词语,引进日语,最后到1000多个日语词完全融入汉语,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了。像“共产党、干部、社会主义、经济、手续”这样的词语,中国人谁都会用到,但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意识,也不知道这些词其实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语。
  而日语也是相同的情况,日语的词汇到现在有一半左右是汉语词汇,这些词汇大部分是来源中国古汉语,只有一小部分是在日本用汉语造字规则造出来的。但是,日本人完全不会把来源于中国的汉语看作是外来语。也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他们的文字是来自中国的汉语。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高明凯?刘正 王炎《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研究》(1958年2月 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
  [2]周祖谟 《汉语词汇》 (1958年8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实藤惠秀 《近代日中交涉史话》 (1973年 初秋社)
  [4]高明凯?刘正 王炎,麦永干,史有为 《汉语外来语词典》(1984年 上海辞书出版社)
  [5]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 (1985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6]王凌 《中国近代文学翻译》 (《辽宁大学学报》 1981年第3号)
其他文献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了2007年12月分离自四川省5个市的牛源、猪源、鸡源800株大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率除阿米卡星仅5.9%外,其余药物均超
【摘要】荆善南苑住宅楼采用了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XPS)外墙外保温等节能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保温节能效果。本文对包括基层处理、保温板安装及固定、粘贴玻纤网、涂抹面胶浆等工艺的聚苯板外墙外保温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交待了安全措施以及施工难题。指出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  【关键词】建筑节能;XPS挤塑板;玻纤网;铝钉;外墙外保温    1系统简介    荆善南苑住宅楼在开发建设中采用外墙外
【摘要】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会计多媒体教学是众向所趋。本文就会计多媒体教学与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比较,及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优势作用,谈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会计;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    会计是财经类职业学校必修的专业课,这门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技能。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直是
【摘要】近年来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和救济途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领域都有丰富的论证和实践。然而,少有学者关心如何将这些实体性权利或者利益分配真正落实到弱势群体身上。本文试图以法律程序理论为支撑,从决策主体的资格赋予(选举和被选举)到权利的设定(立法/政策制定)到权利的实现(行政执行/公众参与)再到权利的救济(司法)为弱势群体架设一座通向实体性权利的桥梁,在法律程序上给予充分的权利保障。 
为什么我的心中常含怀念?因为我对这老屋爱得深沉……  ——题记  你才三十几岁吧?可为何已微露了沧桑?你坚守在这块土地上,辛苦养育了三代人,却终究没能留住他们远去的脚步。请不要悲伤,那远去的脚步纵使走出你的狭小,也依然会将心永远地留下,因为——怀念。黑色的大门推开你的怀抱:黛色的滴水瓦,镌着古老的花纹;木格子的窗户,葱绿的纱窗映着闪闪的玻璃;窗台的花草,尚有几滴晨露未落,亭里的万年青。不倦地吐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