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案的过程中,其实并非都是冰冷的尸体和阴森的骸骨。法医艺术家就是通过他们手中的画笔,将目击者脑中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拼起来,还原嫌犯的“真面目”。
我们常在通缉令上或者罪案新闻里看到一张犯罪分子的照片,不过,这些照片通常不是罪犯的原貌,而是根据受害者或目击者的描述重构出来的面部素描。然而,这种面部素描可不是那么容易画出来的,会这个本事的人也不多,他们通常被称为法医艺术家。
还记得在美剧《CSI》里,那个根据头骨重构死者面容的女科学家特雷·米勒吗?她的原型就是现实中的一位法医艺术家,凯伦·泰勒。
法医素描
要成为一个法医素描画家,扎实的画功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由于法医领域并未专门开设这一专业,许多从事法医素描的人都是画班出身。
当然,仅会画画还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素描中,模特会端坐在画师面前,几小时一动不动。对法医素描画家来说,嫌犯可不会端坐,你的对照物只是目擊者的寥寥数词,而且还不一定准确……
此时,想象力和经验就非常重要。许多时候,法医素描和一般素描差别挺大。如下图,a组是对着真实的参照物画出来的一般素描,和照片上的脸相差无几;b组是质量比较好的法医素描,主要特征还是吻合得八九不离十;c组的法医素描则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打开记忆的盒子
c组的法医素描和真实照片相差十万八千里,不是因为画画的法医是二把刀,而是他们没能从目击者或受害者那里拿到足够的有效信息——这也正是从事法医素描的挑战之一。
他们面对的都是紧张的、恐慌的受害者或目击者,这些人要么被吓“傻”了,说话语无伦次或者干脆闭口不言,甚至态度恶劣拒不合作。这就要求法医素描画家除了有高超的画技外,还要有出色的交流能力和心理技巧。
亲历犯罪情景会给证人留下严重的创伤,自我保护机制会将这一段记忆“封存”起来(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忘掉,影视和小说中常会见到这样的桥段),法医素描画家要做的,就是将这一段记忆解冻,使证人回忆起罪犯的样子。他们会和证人闲聊,使他们尽量放松,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选择题,比如,罪犯是男是女?他的眼睛是蓝色的还是褐色的?他的发际线高还是低?
许多时候,证人会不记得眼耳鼻这些细节,可让他们想想,那个罪犯和其他人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凯伦·泰勒在一次科学节目中就谈到,许多时候,证人会说,那个罪犯让我想起某某人,这人可能是他们的熟人,也可能是公众人物。如果能拿到这样的信息,对于素描大有裨益。
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比如让证人坐在素描画家旁边,回忆的效果比坐在对面时更好。此外,有时一些探员会认定一个嫌疑犯,将该嫌犯的形象强加到证人脑海里,这点也是要尽量避免的。
数据库比对
聊完了天,作完了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搜索疑犯照片库,期望找到素描上的那张脸。有许多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做这件事,不过效果不怎么理想。
目前效果最好的要数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系开发的一套算法。
不过这个系统仍然不是“一键式”的,不能够进行“傻瓜操作”,而且,得分最高的那张照片正是素描上那个人,这种情况的比例是18.37%……是不是觉得这也是个浪费钱的玩意儿?别急,得分前50的照片中一定会包括素描上那个人。尽管此时需要人工鉴别才能确定哪张照片对应素描,但相比人工搜索已经大大减少了看瞎眼的可能。
我们常在通缉令上或者罪案新闻里看到一张犯罪分子的照片,不过,这些照片通常不是罪犯的原貌,而是根据受害者或目击者的描述重构出来的面部素描。然而,这种面部素描可不是那么容易画出来的,会这个本事的人也不多,他们通常被称为法医艺术家。
还记得在美剧《CSI》里,那个根据头骨重构死者面容的女科学家特雷·米勒吗?她的原型就是现实中的一位法医艺术家,凯伦·泰勒。
法医素描
要成为一个法医素描画家,扎实的画功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由于法医领域并未专门开设这一专业,许多从事法医素描的人都是画班出身。
当然,仅会画画还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素描中,模特会端坐在画师面前,几小时一动不动。对法医素描画家来说,嫌犯可不会端坐,你的对照物只是目擊者的寥寥数词,而且还不一定准确……
此时,想象力和经验就非常重要。许多时候,法医素描和一般素描差别挺大。如下图,a组是对着真实的参照物画出来的一般素描,和照片上的脸相差无几;b组是质量比较好的法医素描,主要特征还是吻合得八九不离十;c组的法医素描则是驴唇不对马嘴了。
打开记忆的盒子
c组的法医素描和真实照片相差十万八千里,不是因为画画的法医是二把刀,而是他们没能从目击者或受害者那里拿到足够的有效信息——这也正是从事法医素描的挑战之一。
他们面对的都是紧张的、恐慌的受害者或目击者,这些人要么被吓“傻”了,说话语无伦次或者干脆闭口不言,甚至态度恶劣拒不合作。这就要求法医素描画家除了有高超的画技外,还要有出色的交流能力和心理技巧。
亲历犯罪情景会给证人留下严重的创伤,自我保护机制会将这一段记忆“封存”起来(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忘掉,影视和小说中常会见到这样的桥段),法医素描画家要做的,就是将这一段记忆解冻,使证人回忆起罪犯的样子。他们会和证人闲聊,使他们尽量放松,然后问一些简单的选择题,比如,罪犯是男是女?他的眼睛是蓝色的还是褐色的?他的发际线高还是低?
许多时候,证人会不记得眼耳鼻这些细节,可让他们想想,那个罪犯和其他人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凯伦·泰勒在一次科学节目中就谈到,许多时候,证人会说,那个罪犯让我想起某某人,这人可能是他们的熟人,也可能是公众人物。如果能拿到这样的信息,对于素描大有裨益。
还有一些技巧需要注意,比如让证人坐在素描画家旁边,回忆的效果比坐在对面时更好。此外,有时一些探员会认定一个嫌疑犯,将该嫌犯的形象强加到证人脑海里,这点也是要尽量避免的。
数据库比对
聊完了天,作完了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搜索疑犯照片库,期望找到素描上的那张脸。有许多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做这件事,不过效果不怎么理想。
目前效果最好的要数密歇根州立大学工程系开发的一套算法。
不过这个系统仍然不是“一键式”的,不能够进行“傻瓜操作”,而且,得分最高的那张照片正是素描上那个人,这种情况的比例是18.37%……是不是觉得这也是个浪费钱的玩意儿?别急,得分前50的照片中一定会包括素描上那个人。尽管此时需要人工鉴别才能确定哪张照片对应素描,但相比人工搜索已经大大减少了看瞎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