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我国农业发展信息技术的完善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技术,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技术。80年代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建立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进人意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完善的策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网络 信息服务体系
  一、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是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使之应用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及其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其实质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全面渗透。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二十世纪50~60年代的科学计算,70~80年代的数据和知识处理,9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时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讯网络技术、3S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智能专家系统等已成为90年代以来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1]。这些技术的介入使农业生产的每一步都有可能实现智能化管理,使农业生产过程和管理具有科学性、规范化和高效率,为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资讯信息业的迅速崛起,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二、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现状
  80 年代以来, 我国的信息业开始从科技领域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其他领域扩展, 出现了科技情报系统以外的各类信息系统,并已建成或正在建造一批主要的事实型和数值型数据库[2]。近年来,我国在农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完善。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农业信息中诸如科技信息、政策信息和就业信息等应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因而他们需要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农业部曾经提出“金农工程”,但一直未予以立项,2000年国家虽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信息体系建设,但额度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政府管理体制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3]。我国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涉农部门众多且各自为政,农业信息资源被分割管理,这种体制上的弊端严重制约了信息流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及最佳配置,既不利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也增加了政府协调工作的难度。
  2.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信息素质较低,农民是信息消费的终端,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民网络信息应用能力的高低,而我国农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其信息的认知及获取能力。
  3.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过程中,人才的因素无论是对信息产品的结构、内容还是对信息服务的效果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展程度。当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村土地辽阔分散,自然条件差异巨大,造成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成本居高不下,有限的农业信息在落地入户方面困难重重的问题成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素[4]。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技术已成为关乎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完善的策略
  在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提高农民信息意识,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培养专门的农业信息人才。
  1.强化政府信息化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建设中的作用
  强化政府的信息化意识,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探索多途径建设形式,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2.增强农民信息化应用观念,树立农民的信息意识
  农民是农业信息的主要利用者,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使用信息能力的关键,应充分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农民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3.重视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加速农业信息技术的完善
  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要实现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关键因素。农业信息化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又善于经营现代信息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要在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在大专院校设立农业信息化专业,加强该类人才的教育;依托农业系统已建立多年、覆盖全国的农业广播学校的农村广播、电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扩大农业信息的传播和交流;通过宣传媒体、农技夜校等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要尽可能培养大量本土化的信息专业人才,建立一套可行的培养和造就农业信息化人才的机制。
  纵观当前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从政府、农民、农业信息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技术,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献
  [1]李虹,论信息技术与我国农业的发展[J].农业经济,2006,2:65-66.
  [2]纪丽珍,邹红 我国信息数据库事业发展前景及其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36(3):78-80.
  [3]汪柱旺,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J].江苏农村经济,2005,1:46-47.
  [4]王育菁,中国农业信息化进程中的障碍与对策,2006,213(5):40-41.
  [5]路剑,提高对农户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2004,23:112-113.
  作者简介:周智男 (1980-),男,实验师,河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维护。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意识障碍的原因、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肺心病并意识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心病并意识障碍以肺性脑病最常见,其次为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脑病和感染中毒性脑病,脑梗死等.结论肺心病并意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要结合临床,及时作有关检查,避免误诊。
本文分析了工作流管理系统柔性方面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个柔性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工作流柔性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模型定义中加入过程元素,通过将活动分为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较好的满足了工作流系统的柔性要求。
分析了轴流压缩机工况的控制要求和控制方案 .采用了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仪表——可编程型单回路调节器作为控制调节装置 ,与传统的模拟 /数字调节器和继电器开关组合的方
本文重点阐述了政府机关在发展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政府机关在实施网络安全性问题过程中应该采用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以单位预防性换刀周期(tp)内单位零件上的平均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两个关于自动化车床管理的检查间隔及刀具更换策略的随机优化模型.对题给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刀具寿命服
目的 探讨不同本底ROI勾画法对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的影响.方法对41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按不同本底ROI勾画法计算GFR, 与标准Gates法比较, 观察结果偏离程度及导致结果偏离因素.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ROI与肾脏ROI间的距离均是影响GFR的因素(左肾χ2=307.2,56.5,44.7,右肾χ2=288.6,48.1,21.2,P=0.0
在24节气中,冬季自立冬起,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个节气。一般而言,在四季养兰中,冬季是最省心的季节。由于气温降低导致气候变化,兰花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的缓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