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82例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椎管狭窄症25例,腰椎退行性不稳症4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2例;单节段病例69例,双节段病变13例。术后进行围手术期评估、影像学评估和临床疗效评估,并对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

单节段病例切口长度(2.6±0.4)cm,双节段(4.4±0.5)cm。手术时间(98.3±19.6)min,术中出血量(232.2±25.8)ml。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椎间隙高度恢复良好并获得较好维持,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Cage移位。腰椎冠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矢状面Cobb角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MRI上多裂肌面积和等级改变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72例获12~18个月随访,平均16.8个月,67例椎间融合,融合率93.1%(67/72)。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末次随访(25.8±1.7)分,较术前(10.6±1.3)分提高,优良率为88.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由术前(50.9±21.6)分降至随访时的(9.6±4.8)分(P<0.05)。手术切口I期愈合78例,术后出现切口表皮部分坏死3例,术中硬脊膜撕裂1例,神经根损伤1例。术中、术后无心脑血管意外。

结论

通道下经肌间隙入路联合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疾病近期疗效较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但中长期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栓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组:双联抗血小板抗栓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简称DT组)和华法林加单一抗血小板抗栓组(华法林+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氯吡格雷,简称WS组)。随访1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出血风险)和有
期刊
目的观察化疗对临床中经基因检测无法进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60岁及以上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岁及以上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根据主要化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化疗后GP方案化疗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
目的观察泽泻提取物预处理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泽泻水提物组(S1组)、泽泻醇提物(S2组)及泽泻多糖组(S3组)。灌胃14 d后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1)、续灌末(T2)记录左室舒张末期内压(LVEDP)、左室收缩内压(LVS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超声(TCD)研究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其对各认知领域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CD评估176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情况。根据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研究对象分成单支组、多支组、无侧支组,为了研究各单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又把单支组分为前交通组、后交通组和眼动脉组,同时设对照组。对各组间进行中文版蒙特利尔(MoCA)评分,比较各组的MoCA总评分及子项目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5期患者70例,依据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依据GFR分期将1~3期纳为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组42例,4~5期为重度肾功能不全组28例,所有患者行CEUS检查评估分肾血流灌注情况和核素分肾动态功能显像评估GFR。应用QLAB分析软件获取分肾的血流灌注时间-强度
目的探讨气温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1年2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神经内科、干部保健科入院的新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例5 730例及同期的气温资料,并分析气温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间的关系。结果5 730例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者居多,伴高血压病史者4 428例(77.28%)。在有高血压病史的男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性,(153.9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和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半乳糖凝集素-3(Gal-3)、分形趋化因子(FKN)、白细胞介素-6(IL-6)的不同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心内科住院的DCM患者76例为DCM组,另选取ICM患者78例患者ICM组,并分别进行心功能分级,同时选取同一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正常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