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无根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疗效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但影响其早期减黄效果的危险因素目前暂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21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无根治手术机会并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的MOJ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4~7d及术后1个月的减黄效果,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减黄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71例成功实施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171例患者中,110例术后4~7 d的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术前下降>30%(疗效显著),61例TBIL下降未达以上水平(疗效欠佳),总有效率为64.3%(110/171).术后1个月随访资料完整的63例患者中,31例术后1个月TBIL水平恢复正常,32例未恢复正常,总正常率49.2%.高位梗阻(OR=9.223,P<0.01)、术前Child-Pugh分级C级(OR=2.864,P<0.01)是影响术后4~7d减黄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高位梗阻(OR=13.813,P<0.05)、置入塑料支架(OR=76.981,P<0.01)是影响术后1个月减黄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无根治手术机会的MOJ患者的有效减黄方式.对于有影响减黄疗效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前应尽量行相关干预并做好医患沟通;而对于支架的选择则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其他文献
某车开启雨刮时由于快速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对周边的回路中产生感应的电场,周围的其它低压信号异常,导致发动机偶发出现掉转速信号的故障.通过零部件对标、接地布置、信号压降、电磁干扰等方面逐一分析其失效模式.确认了提高转速传感器电容、整改雨刮电机EMC,从而解决开启雨刮导致发动机掉转速信号的故障.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恶性度高、预后差.环状RNA(circRNA)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circRNA与ICC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ICC中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福建省立医院经病理确诊的5例ICC患者标本,通过高通量circRNA芯片技术筛选出I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一步在长度500~1 500 bp之间选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circRNA,并通过q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