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高低,因此为了有效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非常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混合一定比例的水泥、水、石头、砂子等材料调制成一种建筑施工材料。混凝土具有可持续作业、容易成型、输送量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层建筑、高层建筑或者体积较大的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建设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对工程建设的相关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因素会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不断改进、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避免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导致各种工程意外事故。下面是笔者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几点探讨。
  一、混凝土配制技术
  混凝土制作的原理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矿物质、砂石、水泥、掺和添加物等原材料,这个比例也被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配合比不能仅仅凭借以往的经验确定,而应该经过多种试验以及适配程序后,确定最佳的原料配备比例,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达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制定的相关指标要求。假如砂石的实际含水量少于或者多于配合比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混凝土搅拌前确定好砂石的实际用量,确保达到最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其次,混凝土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慎重的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为了保证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实际施工情况,而且应该充分考虑实际选择的施工原材料性能。其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以及相关标准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实验,保证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达到土木工程施工要求的耐久性以及强度。
  二、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也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的相关材料,并且反复核算混凝土搅拌材料,确保混凝土质量,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顺利完成工程,确保土木工程建设质量。但是目前有的混凝土拌制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技术知识不足,加上缺乏实践拌制经验,因此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加水过多是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假如加入的水过多,肯定水分会过量,这些多余的水封在混凝土硬化后会形成水泡,一旦水泡蒸发,混凝土中就会产生很多气孔,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混凝土拌制人员一定要掌握关于混凝土拌制的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合理控制掺加到混凝土中的水含量,并且准确把控混凝土拌制时间,第一次搅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砂浆流失的问题,混凝土搅拌完后应该将其完全卸载干净,禁止将所有混凝土卸除完之前投入原料搅拌。这样拌制出来的混凝土性能会更强,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也最大。
  三、混凝土运输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运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假如混凝土运输时间太长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初凝或者离析的情况,因此为了为了减少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缩短运输路程。通常情况下,假如条件允许可以在靠浇筑现场的地方选择搅拌混凝土的地点,这样更便于混凝土运输,缩短运输路程。那些无缝浇筑的混凝土主要采用的是滑模施工,这种施工方式更要求混凝土运输速度较快,而且在浇筑混凝土期间不能中断混凝土供应。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楼面运输、垂直运输以及平面运输等三种运输方式来运输混凝土,其中露面运输主要采用双轮手推车方式进行运输;垂直运输可以采用快速提升、混凝土泵、井架以及快速塔式起重机等多种运输方式;而平面运输可以采用自卸汽车以及砼运输车的运输方式。
  四、混凝土浇筑技术
  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仔细、认真检查相应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等各方面情况,逐一确认的同时应该详细记录相关的数据。特别是雨雪天气一定要避免露天浇筑,如果混凝土采用竖向浇筑方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在其底部填筑一些水泥砂浆。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能够均匀、连续的振捣混凝土,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离析现象。假如混凝土浇筑高度在3m以上,一定要采用溜管。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仔细检查每一个结构部件,避免构件移动或者变形,这样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了保证浇筑混凝土的完整性,应该尽可能缩短中间停歇间隙,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然而混凝土实际施工时常常会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设备缺陷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中间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因此一定要根据相关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设计要求留设施工缝。施工缝在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新旧混凝土结合问题。因为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性并不是很好,因此相应的剪力承受力也相对较小,这样施工缝在留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便于施工,同时要求施工缝的承受剪力也要相对减少。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振捣,这样才可以使整个模板都填满混凝土,并且保证混凝土振捣质量,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完全排出,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
  五、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技术
  如果应用宽幅摊铺机摊铺混凝土可有效预防产生纵向接缝,但是不能避免产生横向接缝,至少每天会产生1条混凝土作业缝,假如没有正确、有效处理混凝土施工缝的情况下,可能对整个混凝土的平整度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假如没有很好的处理接缝处的混凝土平整度,极易出现凸起、下洼等问题。如果没有有效压实接缝处混凝土,混凝土结合强度不足,这样极易产生裂纹,甚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松散。因此加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横向接缝,可以应用平接缝进行处理,也就是在摊铺机中倒入最后一车混凝土的搅拌料之前,操作者应该仔细观察熨平板前部以及螺旋输送器中的搅拌料量,尽可能使断面和路中线保持垂直,假如断面并不平整,采用进行适当的人工处理进行修正。如果是纵向接缝,可以选择热接缝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合料已经铺好了,大概预留9cm~13cm左右不进行碾压,最后通过跨缝碾压将接缝痕迹消除,采用冷接缝方式处理热接缝处理后一些边角。   六、混凝土养护技术
  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一定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才可以有效确保混凝土质量。因为水、水泥两者之间会产生水化反应才会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因此为了使混凝土在完成浇筑后尽快出现水化反应,一定要采用相应的工艺手段为混凝土营造一种适合产生水化反应的环境,这也是混凝土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过度的暴晒、风吹、干燥等恶劣环境都不利于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发生,混凝土凝结、硬化速度也比较慢,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针对这些恶劣环境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裂缝破坏、成型混凝土异常缩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及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以防混凝土表面太干从而导致裂缝。混凝土表面养护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混凝土养护时间应该确保在28d以上。②如果混凝土的塑性铰低,浇筑混凝土后应该在洒水之前及时做好喷雾养护工作。如果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应该在浇筑混凝土后的6~18h进行混凝土洒水养护工作。③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一定要连续进行养护工作,中间不能中断,养护期间的混凝土表面应该始终保持湿润。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确保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此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各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严格落实混凝土配制、搅拌、运输、浇筑以及后期养护等每一项施工技术,有效确保混凝土质量,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谢弘.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
  [2]祝成展.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2010.
  [3]王琼.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2.
  [4]任小秋.论工程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02(10).
  [5]郭永青.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加强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04) .
  [6]刘丽姣.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 .
  [7]李红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3(21).
  (作者单位:天津汇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荐语rn这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辽南小镇,村头的莲花池与馅饼店、村尾的玉米地与太子河,鸭鹅嬉水、鸡犬相闻,空气中飘散着泥土的馨香.rn这就是牛庄,一座铺满历史的苔痕、荡漾着
期刊
引言rn在开放经济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资本转移平衡了地区间物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剩余资本流向那些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在全球
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公路试验检测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力度,使公路工程
经过新课程的改革,思想政治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教材越来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强调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构架上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为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生活与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辅助文的名言对提高课堂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同时它也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新兴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企业要想得到
近年来,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打出转型升级组合拳,积极推动发展迈向高质量、高速度轨道.今年以来,集聚区各项经济指标继续高开高走向好,前进动力更加强劲.rn领跑态势开局喜人rn
期刊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深刻影响着国人的道德品格塑造,至今仍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弘扬雷锋精神已成为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内涵丰富,
期刊
【摘 要】 地理教学中学法指导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地理教学的需要出发,论述了地理教师应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指导,旨在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方法指导,让学生更加喜欢地理教学。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提倡将教师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上来。然而,长时间以来,教师重教轻学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不会学习的问题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