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play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检查验收的重点。
  【关键词】钢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素质良莠不齐,建设监管不到位,钢筋工程施工中普遍都存在着问题。虽然隐蔽工程强制性验收和实体检测的实施,钢筋工程的质量有明显提高,但在钢筋加工、绑扎到检查验收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作者根据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提几点看法: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严控进货渠道关 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劣质、次品材料,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中,我们首先选择钢筋质量、性能稳定的生产厂家,合格的生产厂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其次选择信誉好,供货及时的供应商,合格的供应商是工程按期完成的保证。
  严格检查、检验进场材料。对进场的钢筋,首先要检查钢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其次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钢筋外观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片状、颗粒状等:最后对钢筋性能检测,钢筋抽检应在监理监督下,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等规定的抽检频率,现场随机截取,并标上“见证取样”字样,送往有资质的试验室做相关的材性试验。待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
  2.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钢筋数量、品种、规格以及配置方法等不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从而给建筑物的施工和正常使用留下安全隐患。
  钢筋翻样错误。如,在翻样连梁中主筋时,没有按规范要求留有足够的锚固长度,只是凭经验在净跨长度上再增加一点。
  钢筋下料的错误。钢筋工在下料时,工人有时会看错钢筋翻样表,比如把直径18的钢筋看成用16的钢筋断料,而绑扎工人只看长度一样,对这细微的差别一般是不注意的。
  钢筋绑扎与安装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核对需绑钢筋的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和图纸相符。清理工作面的杂物、现场弹线,准备绑扎用的铁丝、工具和绑扎架等,待准备工作做好后方可进行绑扎。
  柱钢筋绑扎与安装 柱钢筋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竖向钢筋的弯勾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度: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梁钢筋绑扎与安装。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次梁的钢筋在上,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的,主梁钢筋在上。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框架梁上部贯通钢筋应尽可能按最长下料,就位后采用搭接焊来完成。
  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1000予以支撑。
  基础钢筋绑扎与安装 基础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动;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中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的,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钢筋的焊接(电渣压力焊)(1)矫正钢筋端部不直部分,使钢筋成直线;(2)清除铁锈及油污,夹具上粘附的熔渣,夹具应夹紧钢筋;(3)钢筋接头部应置于夹具内,上下对正,同时保证钢筋垂直与穩定:(4)调整钢筋接头在一定深度内有良好的结合,控制好电流与通电时问,保证焊包饱满;(5)施压适当,焊接后等冷却再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6)清除焊渣。
  3.钢筋质量检查控制
  严格检查钢筋锚固、搭接长度。钢筋锚固、搭接长度是钢筋分项工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在钢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钢筋断料时长度的不足,有些施工单位在钢筋加工时,为了“充分”利用钢筋而减小钢筋的下料长度。例如,某主梁钢筋的下料长度是4.6米,它就把9米长的钢筋断成两根使用,显然锚固长度就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这种先天性锚固长度不够,通常是监理工程师检查的盲点,他们只注重对前场钢筋绑扎质量的检查,而忽略对后场钢筋加工的检查。
  ②钢筋摆放位置不正确,在钢筋绑扎中,常常由于工人的马虎、粗心等原因,导致一端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过多,而另一端严重不足。如在墙、柱的竖向钢筋搭接中,有时会发生在楼面以上二、三十厘米处,在通常情况下,工人是按正常的搭接长度进行绑扎,却不知道该处钢筋搭接的规范要求是把上部的竖向钢筋伸入板面以下1.5倍的锚固长度。再如,在面板钢筋的施工中,工人在摆放钢筋时,不能把钢筋放在中间的位置,而出现一端搭在梁或墙上的长度较长,另一端必然就短了,那么,这端的钢筋锚固长度就不够了。在检查验收钢筋时,发现这种情况时,应对工人进行解释、说服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要经常性的进行巡视检查,杜绝或减少类似情况的以生。
  防止钢筋以小代大现象的发生。钢筋代换中,常因钢筋备料不充分、钢筋废料利用等原因,而出现用一种规格的钢筋代替另一种规格的钢筋。由于钢筋型号和规格与设计不符,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还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只在强度上达到设计要求,而忽视了钢筋抗拉强度同屈服强度两者比值的相关规定。有关《施工规范》对此的具体要求是:“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当必需代换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的实际强度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对于钢筋的代换,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代换,等强度代换后的钢筋强度应不小于原有的钢筋强度;如构件是按最小配筋率配率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一般情况结构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要求控制时,钢筋的代换还需进行裂缝和抗裂性验算。如,有的施工单位在等面积代换时,用直径14mm的钢筋代替10mm的箍筋,但在代换的同时也把箍筋的间距增加了近一倍,使得箍筋的间距超过有关规范的构造要求。可见,在实际施工中,对钢筋的代换应进行计算和校核,只有谨慎处理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加强钢筋成品的保护:
  (1)对加工成品的保护。每种钢筋成品批量加工完毕后,必须轻抬轻放,避免摔地产生变形,整齐地堆放在能够挡雨的地方,并设标识牌以防用错。特别在夏季施工,要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如加工好的箍筋,放在露天,遭到雨淋,在高温作用下,箍筋拐角处就很容易被氧化,使表面生锈、脱皮。
  (2)对绑扎成型钢筋的保护。施工中常对通道口、卫生间、阳台等部位的面层钢筋保护不到位。例如,阳台钢筋绑扎后踩踏,不少施工单位在悬挑混凝土阳台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绝大多数原因是阳台钢筋在绑扎后浇灌混凝土时被踩倒。解决办法是增加阳台悬臂钢筋下垫块的数量,而且垫块厚度要符合图纸要求,使钢筋能承受混凝土浇灌时的压力:卫生间钢筋绑扎后被踩踏变形,主要原因是在进行卫生间吊模施工时,把卫生间的钢筋踩得东倒西歪,有的间距特别大。也有一些水电安装工在预埋时把钢筋移走,放好管后又不把钢筋复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引起卫生间发生渗水、漏水的质量事故。
  其它方面的检查。钢筋绑扎、焊接接头百分率,焊接质量,主筋、箍筋间距等都应该进行检查。
  4.总结
  钢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是重点中的重点,是建筑物能够良好运行的关健。但只要我们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总结,严格管理,层层把关,这些质量通病就容易消除,为建造一个人民放心的工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质量通病不易消除,它的存在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一大痼疾,不仅使广大居民在生活使用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还对结构安全构成一定的隐患,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1)加强屋面构造层施工的质量管理,屋面构造施工时必须按工序分层分项进行检查和验收,做好检查验收的记录并整理归档,要改变只靠班组自检的做法,在分项检查中应有监理工程师
【摘 要】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型式。这两种新的结构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为此,本文对这两种新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  1.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指墙肢的长度为厚
摘 要:随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等类型结构的增多,地下室上浮情况经常出现,现将一起事故处理过程及原因分析与大家探讨,望引起大家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上浮 抗浮桩 原因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08-02  1 工程概况  文登市一商场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
摘 要:我国目前在建核电机组以M310技术改进堆为主,且其设计规范RCC-M 2000&2002是采用等面积法进行管道开孔补强设计的。RCC-M规范在使用等面积法时,对其限制范围、限制条件以及不同管道承压介质工况参数和安全分级的使用区别没有明确说明。从等面积法的理论依据、适用范围、疲劳工况下的应用以及RCC-M规范B篇和C/D篇的规定差异出发,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等面积法适用范围、限制条件以及注意点,
【摘 要】楼房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1m。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其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所以,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需要在实际施工中加以控制,以下论文主要介绍了裂缝的形式及成因,并提出了几点施工建议。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建筑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由
摘 要:现代化的科技馆许多展项具有大耗电的投影设备、LCD大屏幕等,但对电缺乏适当的自动管理系统,耗电成为科技馆运营中一个非常大的支出。根据科技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科技馆自动用电系统核心建模做一探索。  关键词:科技馆 供电 建模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12-02  科技馆属于公益设施,科技馆的支出由财政承担。正因为如此,在科技
摘 要:介绍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对掺烧焦化厂附产品——焦炉煤气的研究和首次成功应用。焦炉煤气在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上取得成功,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焦炉煤气 正压 床温 床压  中图分类号:TK22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7-014-03  1 工程概况  江苏徐矿综合利用发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为2€?00MW国产
期刊
【摘 要】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本文就当前我国常用的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加以论述。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使建筑节能真正得以实施。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节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