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胃癌D2+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手术切除标本详细记录各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阳性数目.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共获取第14v组淋巴结459枚,平均每例患者2.7枚(1~ 17枚);共检出阳性淋巴结55枚,平均每例患者1.7枚(1~3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根治程度、肿瘤直径、肿瘤淋巴结转移(N分期)、肿瘤远处转移(M分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R0切除、肿瘤直径≤4 cm、N0期、M0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比较,肿瘤R1或R2切除、肿瘤直径>4 cm、N2期、N3期、M1期的患者更易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OR=3.899,2.646,19.231,33.929,5.000,95%可信区间:1.111~13.677,1.075 ~ 6.516,2.333 ~ 158.548,4.310 ~ 267.112,1.617 ~ 15.46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0期患者比较,N2、N3期患者更容易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OR=15.248,26.287,95%可信区间:1.811 ~128.386,3.244~213.034,P <0.05).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4sb、4d、5、6、7、8a、9、11p、12a、1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相关(OR=3.923,3.335,2.693,5.641,3.100,4.203,3.655,3.660,3.838,17.400,95%可信区间:1.264~12.177,1.425 ~7.807,1.149 ~6.312,2.126 ~ 14.965,1.311~7.330,1.735~ 10.185,1.395 ~9.582,1.331 ~ 10.666,1.086~ 13.571,2.707 ~ 111.837,P <0.05).结论 N分期是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游淋巴结中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预测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淋巴结指标。
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 要】
: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胃癌D2+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手术切除标本详细记录各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阳性数目.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
【机 构】
:
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天津市肿瘤
【出 处】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1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对合并血管侵犯的胰腺恶性肿瘤采用联合血管切除后吻合的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是此类患者在目前阶段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这种手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外科医师面临巨大挑战.2011年9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合并门、脾静脉汇合部受侵犯的胰头癌患者,采用先行动脉入路(以肠系膜上动脉为主线解剖和分离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完成了联合门静脉与脾静脉切除重建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后良好。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可以经胸或经腹进行根治手术.经腹手术可以达到更为理想的腹腔淋巴结清扫效果,同时对呼吸功能损伤较小.因此,对于高龄、肺功能差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经腹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目前经典的腹腔镜手术常常需要在腹上区做1个辅助小切口,在体外完成管状胃制作和放置吻合器机身.201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对1例65岁男性低肺功能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改良了腹部辅助小切口,采用经主操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基因XbaI、EcoRI位点稀有等位基因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和蒙古族胆石症人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4—10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0例胆石症患者(结石组)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115例正常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和分析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和蒙古族结石组和对照组血样的载脂蛋白B基因X
期刊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肝血管瘤已成为成熟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不能或不适于手术切除的患者.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介入栓塞治疗16例肝血管瘤患者,其方法为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行动脉造影,观察肝血管瘤的造影表现,确认其供血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至供血动脉,注入平阳霉素和超化碘油混悬液进行栓塞,直至透视观察瘤体周边碘油沉积完全.随访截止201
肝硬化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症,后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主要的治疗目的.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内镜治疗、断流术还是分流术,都不能完全解决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虽然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手段,由于供肝、医疗条件等所限,断流术仍是我国比较可靠的防止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段,而对于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和脐区疼痛10 d,于201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因消化道溃疡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此次上腹呈持续性闷痛,伴阵发性加重,解黑便,伴纳差,无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约5 kg.外院胃镜检查:胃体巨大溃疡,中央覆污苔,周围组织充血,吻合口黏膜水肿.初步诊断:残胃癌.病理检查:残胃低分化腺癌.我院体格检查:腹部平坦,中上腹见一长约15 cm手术切口瘢痕,愈
目的 探讨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30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107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96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Ivor-Lewis组(151例),施行Ivor-Lewis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Sweet组(152例),施行Sweet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
目的 系统评价胃袖状切除术与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以减重手术、胃切除术、胃绕道术、胃旁路手术、胃转流术、胃袖状切除术、糖尿病、bariatric surgery、gastric bypass、sleeve gastrectomy、diabetes、T2DM等为关键词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
目的 比较胰体尾切除术采用手工缝合与器械闭合胰腺断端预防胰瘘的效果.方法 检索2011年12月以前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和电子数据库,经过筛选,纳入前瞻性对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提取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所纳入研究中胰瘘的诊断标准均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组织胰瘘诊断标准.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结果 共
腹腔镜功能性单通道襻式间置空肠吻合术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同时具有显著的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作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收治了1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功能性单通道襻式间置空肠吻合术.患者无手术死亡,吻合口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随访6个月,患者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明显胆汁和食物反流、营养不良及倾倒综合征,术后生命质量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