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大爷文化”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居多伦多,等到孩子差不多八岁左右,才带着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到中国旅游,本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尤其带着儿子,让他们从小能够切身体会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到各个历史景点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传承,可是,未曾想这个爱国主义教育适得其反,让我有些尴尬。
  前几天,应朋友之邀和太太儿子一起去一家饭馆吃饭。因为朋友想让我们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去的是一家街边的排档。奇怪的是,当时我们吃的菜比较成,我就叫服务员添一些茶水,结果我好声好气叫了三遍,服务员瞟了我几眼,愣是没过来。我朋友以粗声粗气呵斥的口吻叫了只一遍,服务员就乐颠颠地跑过采添了满满一壶茶水。那架势就像是奴隶主在吆喝自己的家奴,声音比那旧时为官老爷在前面开道的衙役还凶猛。
  据说这样才特别能彰显出自己是个大爷的身份。请客时在客人面前也显得面子十足。太太看在眼里抿嘴一乐。回头跟我说,看来做先生不如做大爷吃香。你落伍了。我不以为然,可是后来几次经历的事情,让我不得不另眼相看这个“大爷文化”。
  这次回国我也客串给朋友公司做了一段时间的顾问。在公司里,我每每看到公司里的主管用大爷嘴脸面对下属,以在美国完全可以被视为人身攻击的方式进行训斥和辱骂,而同一个下属当他点头哈腰地承受了上司如此的辱骂之后,转过身去便将同样的待遇抛给他的下属。
  乘飞机从杭州到北京,身后坐着一位不知道何等来历的人,想必自以为有点钱,或是有些权的,从登上飞机的一刻到最后下了飞机的一秒,一路上全机舱里就听他大着嗓门哇啦哇啦地不停,把空中小姐呼来唤去地指挥得团团转,仿佛是在使唤他自己的私家女佣,神气活现地。觉得自己特有身份,有脸面。其实让人看着十足的缺乏教养,浅薄可笑。我就忍不住想,如果他真是那么大牌,何不买个头等舱的位子,坐到前面让空中小姐好生伺候着,也般配他有钱有地位的身份,却硬要挤在普通舱里装腔作势,真是莫名其妙。
  这种“大爷文化”造就了每个人出门时,无论什么时间场舍,都要穿上最漂亮最贵重的衣服,以在公众场合显示自己很有身份,从而获取别人的尊重。这种“大爷文化”造就了即便上班骑车也不过十分钟,开车却要堵半个小时。而仍然前仆后继争相购买私家车的人群,以显示自己富有与高人一等。这种“大爷文化”造就了全民族的小心谨慎,永远带着怀疑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人群,害怕被骗,也常常被骗,有了机会也毫不迟疑地去骗别的傻瓜以显示自己的机警与聪明。这种“大爷文化”造就了全民族的心理学家,在与别人的初次接触时,每个人都隔着大脑中的门缝细心揣摩对方的身家与身份,在自己心中暗暗排列高低的档位,然后逐一划归属于要向他磕头的一族,或是将来有机会可以扇耳光的一类。这种“大爷文化”造就出与人交往时,如果你客气礼貌地对人说话,人家定会以为你身份卑微,或者有求于人,于是对你横眉竖眼,不屑正视。而你故意扯起了嗓子,一副土匪的样子高声吆喝,别人却会立即对你点头哈腰,唯唯诺诺,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不知道有着什么背景的何方神圣。
  畸形的“大爷文化”很是给我和太太甚至儿子上了一课。在麦当劳小坐,隔壁的两个人高声地谈论自己如何正在做着上千万、上亿万元的某个项目,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探视是否引来了周围敬慕的眼神。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小孩子有样学样,爱炫耀,不仅向熟悉的人,更向陌生人表现自己父母或者亲戚有多高多特别的身份,如何与众不同。
  
  编辑 张金余
其他文献
我以前所在的学校有一个姓李的同事,年纪不大,却极邋遢。他常年不洗澡,身上总有一股刺鼻的气味,凡是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要屏住呼吸,掩鼻而行。  他还是一个瘾君子,他的烟瘾极大,几乎是一颗接一颗地抽,一天到晚,办公室里都烟雾缭绕的,墙壁上,办公桌上,甚至是教案本上,都附着着他的劣质烟的呛人味道。更难以让人接受的是,这位李老师还随地吐痰。一口一口的痰,都吐在他办公桌的桌脚边,恶心之极。  与他同办公室的
有个小男孩在院里玩,听见大人们说妻管严,就回到家去问爸爸:“爸爸,什么叫妻管嚴?”  只见他爸爸悄悄地趴在他耳朵上说:“等一会儿你妈出去了,我再告诉你。”
最近应一家出版社的约稿为一本经济类的图书写卷首语,从中看到许多先前不曾知道的道理。诸如。在财富时代,一定要用脑子赚钱。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一些运动员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有想法就是英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钱的。洛克菲勒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财产都抢走。并将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很快就会富起
作为当今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可以说,杨澜是成功的。而她不凡的口才,自然也增添了她的魅力。一句简单的话,闻者自知其风范与品性。  ●精彩语录:“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呀。我刚才的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熟练吧?但台上的节目会很精彩的,不信,你们瞧他们。”  出处:2007年9月19日晚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演出时,戏到中途,杨澜住下台阶时摔了下来。但她非常沉着地爬了起来,对台下的观众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认识一位在国内外某个语言领域非常著名的教授,他的学术成果被好多大学当作本科生的教材用,他自己也被多所重点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让我感到好奇的是,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每当他有新书出版问世或者取得新成绩的时候,他都会亲自写报道自己的新闻稿,并投给本单位的内刊和国内外新闻媒体。  在我们的印象中,教授总是一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潜心治学、超然物外的形象,所以很多人可能会对这位自己“炫耀”自己的教授的行为不
雷恩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曾参与德国最新型潜艇的设计与建造,掌握着这方面的绝密情报。在一次战斗中,雷恩被盟军俘获。  盟军用尽了方法,都无法让他开口。后来,盟军了解到他有个特点,就是在工作中,决不允许别人犯半点错误,哪怕是很细微的问题,他也要分出是非曲直。根据这个特点,盟军设计出了一套新的审讯方案——  盟军每天审讯雷恩时,都押着他经过一间教室。教室里有个“老教授”在给学员们讲解有
很多时候,才智比金钱更重要    那年,刚刚三十出头的他决定在老家温州创办自己的鞋业公司,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一流皮鞋品牌。  但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温州鞋业已经是强手如林,他们个个如狼似虎地分食着各自的鞋业市场,要想从他们口中分得一杯羹比登天还难。更何况,当时的他手头上资金并不雄厚,甚至连开办一个小型制鞋工厂都做不到。  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温州的制鞋业虽然很发达,但产品缺乏文化品位,没形成自
这个题目让我心里隐隐作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讲究道德操守的,“明荣辱,知廉耻”,圣贤教化,民众跟随。人格的尊严与自尊,更是被国人视为“立人之大节”,成为不可动摇的为人、治学、做事的根本。可是近年来,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有些国人放弃了人格尊严的自我约束,做出一些闻所未闻的丑行,跌破道德底线,令人痛心疾首!  今年6月10日傍晚,伦敦希斯罗机场,海关出口处。由于几架国际航班一起降落,出关处排起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人们在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过程中与之关系密切,花卉也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花卉文化。  花卉文化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花卉食品和香花疗法。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
鲁豫是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她所主持的《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火遍大江南北。上她的节目,嘉宾总是能够轻松地敞开心扉,谈出各自人生中最令观众感兴趣的故事,就连童话大王郑渊洁都说:“见到鲁豫,我就知道怎么说话了。”  在鲁豫眼里,与嘉宾对话不仅是本职工作,更是一门与人沟通的艺术,而与人沟通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处世中有时代表一种世故,但巧妙地运用到与人沟通中,却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