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w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析我国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发展、经济贸易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自1983 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和1996年商品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开始,全球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面积在生物安全的激烈争论中迅速发展。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的种植面积均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报告,已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到2006年的1.02亿公顷(15.3亿亩),增长了60倍。然而,转基因技术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显著地增强抗逆性和改善品质,极大地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提供了缓解农业生态恶化新途径的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激烈争论,引起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带来了转基因农产品的经济贸易问题。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水稻国际贸易的影响
  
  生产与消费情况
  水稻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总产和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2303万公顷,其中杂交稻1466万公顷。目前,我国每年消费稻谷约2亿吨,占粮食消费量的35%左右,其中,口粮消费占我国稻谷消费的86%,人均占有稻谷151公斤,人均年食用稻米91公斤。
  
  进出口贸易现状
  大米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据FAO资料,1998~2005年,期间中国大米年均出口量为220.8万吨,占世界平均年出口量(2623.8万吨)的8.4%,年均进口量为39.40万吨,年均净出口194.21万吨。其品种齐全、品质优良,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高度依赖中国大米。而我国进口泰国大米则主要是用于品种调剂,补充大米消费高端市场。我国近年来进出口数量基本平衡,2005年出口65.8万吨,同比下降22.2%;进口51.4万吨,同比增长31.0%;净出口14.4万吨,同比增长15.0%,净出口额1559万美元。
  我国大米主要出口到韩、俄、日等周边国家,2005年出口到这些国家的大米30.99万吨,占出口量的45.2%。从出口的品种看,粳米出口略多于籼米。粳米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中亚和欧洲地区;籼米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几内亚等东南亚和非洲地区。
  我国大米进口国非常集中,主要来自泰国和越南;2004年在76.6万吨的进口大米中,来自泰国大米72.63万吨,占94.8%,主要进口泰国香米;越南大米2.94万吨,占3.8% ,2005年进口大米52.2万吨,来自泰国大米47.2万吨,占90.4%,越南大米4.2万吨,占8.0%。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对转基因水稻放开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稻米的出口量将会增加,尤其是转基因稻米产品将会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科特迪瓦、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利比亚和几内亚等以籼米为主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转基因稻米产品出口将以2倍的速度增长,年出口可达300万吨,出口额为9.3亿美元(2005年出口价309美元/吨)。
  稻米年进口保持在100万吨。其中,泰国香米约占90%,越南大米占10%。进口额为3.8亿美元(2005年进口价375.5美元/吨)。年净出口200万吨, 净出口额约增加5.5亿美元。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玉米国际贸易的影响
  
  生产、消费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玉米生产大国,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1/5。我国玉米播种面积2500万公顷,75%为杂交种,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5年播种面积2635.8万公顷,总产13936.5万吨,单产5200.5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907.5万吨和167 公斤/公顷。
  我国也是世界上玉米消费大国,约占世界消费量的1/4。并且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呈刚性增长的态势,2003~2004年度达到1.28亿吨(占世界玉米总消费的28.4%),比20世纪90年代初期增加3100万吨,增幅高达31.96%。
  
  进出口贸易现状
  1999~2005年度,我国年均出口玉米853.84万吨,占世界贸易量(8173万吨)的10.4%。2004年出口231.8万吨,同比减幅达85.86%,出口额3.24亿美元。2005年出口861.1万吨,同比增长3.7倍,出口额10.96亿美元;进口0.39万吨,进口额79.1万美元。净出口860.7万吨,同比增长3.7倍。这是国家宏观调控和我国玉米供给充足共同影响的结果。
  玉米进口国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几个玉米进口量较大的年份中,1995年我国玉米进口美国占96.0%,1996年占77.2%,阿根廷占22.6%。2005年在进口的0.39万吨玉米中,老挝(1890吨)、越南(951吨)、美国(689.9吨)和缅甸(297.9吨)的玉米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8.5%、24.4%、17.7%和7.64%。
  玉米出口国90%以上集中在韩国、日本、朝鲜、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2005年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玉米占出口总量861.1万吨的86.8%。其中, 出口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朝鲜的玉米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8.5%、9.7%、5.5%和3.1 %。这些国家具有出口距离近, 运输成本低, 玉米销售价格便宜的优势。近两年,出口到越南、伊朗和俄罗斯的玉米量也有所增长,2005年分别为7.6万吨、102.7万吨和0.19万吨。
  我国玉米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占全国玉米总出口量的90%以上,以吉林省出口规模最大。此外华北地区的河北省也有一定数量的玉米出口,占6%左右。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对转基因玉米放开管制的情况下,我国的玉米进口量将会增加到1000万吨,尤其是转基因玉米将会大量涌入,主要作为制造生物乙醇的原料,进口额约为20.3亿美元(2005年进口价202.8美元/吨)。
  玉米出口量将保持在900万吨,出口额为11.5亿美元(2005年出口价127.3美元/吨)。主要以非转基因玉米居多,约占85%以上,因为我国玉米出口90%以上集中在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接受的程度较低。年净进口100万吨,净进口额8.8亿美元。
  
  转基因农业产业发展对小麦国际贸易的影响
  
  生产、消费情况
  我国小麦年播种面积2278万公顷,绝大部分是常规种。2005年播种面积2279.2万公顷,总产9744.5万吨。
  我国小麦作为口粮年消费量在1亿吨以上,其他用于加工食品、种子以及损耗等消费大约在1200万吨左右。
  
  进出口贸易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2001年以前始终处于净进口状态。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小麦进口的高峰,突破1000万吨。1999-2005年均进口196.94万吨。2005年进口351.0万吨,同比下降51.5%,进口额7.62亿美元;出口26.0万吨,比上年减少67.6%,出口额3670萬美元。净进口325万吨,净进口额7.25亿美元。
  我国小麦主要进口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2004年分别占进口小麦总量(723.32万吨)的38.9%,35.0%和24.7%。2005年分别占进口小麦总量(180.56万吨)的14.8%,33.2%和50.8%。出口国是菲律宾、韩国、越南、朝鲜、日本等。
  
  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在对转基因小麦管制放开的情况下,我国的小麦年进口量将会增加到500万吨左右,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转基因小麦。进口额为10.9亿美元(2005年小麦进口价217.1美元/吨)。
  出口量将保持在80万吨,主要以非转基因小麦居多,约占70%以上,因为我国小麦出口大多集中在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对转基因农产品接受的程度较低。年出口额为1.8亿美元(2005年出口价格141.2美元/吨)。年净进口量720万吨,净进口额约15.6亿美元。
  
  结语
  
  综上所述,在转基因管制放开的情况下,转基因农业产业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发展和产品贸易将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进口农产品量将有较大增加,出口农产品基本稳定,进出口贸易为逆差。进口农产品将由历年平均进口量的233.53万吨增加到约1600万吨,进口额由历年平均进口额的5.51亿美元增加到35.0亿美元,年进口贸易增加额为29.5亿美元,以玉米、小麦进口增加较多。受转基因农产品出口国接受程度的限制,出口农产品量将保持在1280万吨的水平上,年出口贸易增加额为8.58亿美元,主要以稻米出口增加为主。进出口贸易逆差约为12.4亿美元。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其他文献
诊所式法学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引进有助于改革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但是诊所式法学教育在我国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