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谓体现民意、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言简意赅,视人为世间万物最重要的存在,表达着关注人、尊重人的具体诉求。
尽管现实中有诸多难臻完美的人本关系,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来临、科技高速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对人本的关注、对人性的呼唤、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自由的包容,已融化于我们的工作,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将成为一种主流,作用于我们的未来。当以人为本的观念渐入人心,人们看待事物、面对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也将产生变化。
就以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而言,在这里,对于人的关注,有了一次不同程度与形式的表达。
从理论上说,金像奖从来都以举贤荐优为宗旨,但第七届评选首次明确“金像奖评人”的思想。摄影人的观念、创作、作为,综合成为评判人的标准。
从参评者看,一些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摄影师,在金像奖面世18年后首次问鼎,透露出关注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
从评选上说,充分尊重评委的举荐权、表达权,诸如安哥作品虽是旧作但其影响力深远;石广智已连任两届金像,第三届再任是否应当从严要求?终身成就奖应当推荐还是自荐?不断的探讨,甚至针锋相对的意见,使金像奖的评选更具有人本的气息。
从结果上讲,评委对所有的金像奖获得者予以文字评价,让所有的参与者、观者看到评委的观点与见解,知情评选的状况与结局。这人性化的新举措,更彰显评选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从趋势上看,出人预料,本届纪实类作品几乎占据了金像奖创作奖的半壁江山。这是否也暗合了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然,一个金像奖,似乎很难诠释“以人为本”的大课题。但影像文化的建设,确是与人的创造紧密相连。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树立的是摄影业界的标兵。这些标兵式的人物对于引领业界的发展,推动影像的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人为本,在金像奖的评选中,或许蕴含着如何注重每一个“人”的推介;对于业界来说,或许提示我们如何拓宽摄影人的发展空间,提升摄影人的眼光与水准,以自觉践行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目标。
以人为本,言简意赅,视人为世间万物最重要的存在,表达着关注人、尊重人的具体诉求。
尽管现实中有诸多难臻完美的人本关系,但随着全球经济的来临、科技高速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对人本的关注、对人性的呼唤、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自由的包容,已融化于我们的工作,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将成为一种主流,作用于我们的未来。当以人为本的观念渐入人心,人们看待事物、面对问题的立足点、出发点也将产生变化。
就以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而言,在这里,对于人的关注,有了一次不同程度与形式的表达。
从理论上说,金像奖从来都以举贤荐优为宗旨,但第七届评选首次明确“金像奖评人”的思想。摄影人的观念、创作、作为,综合成为评判人的标准。
从参评者看,一些在中国摄影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摄影师,在金像奖面世18年后首次问鼎,透露出关注人的思想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
从评选上说,充分尊重评委的举荐权、表达权,诸如安哥作品虽是旧作但其影响力深远;石广智已连任两届金像,第三届再任是否应当从严要求?终身成就奖应当推荐还是自荐?不断的探讨,甚至针锋相对的意见,使金像奖的评选更具有人本的气息。
从结果上讲,评委对所有的金像奖获得者予以文字评价,让所有的参与者、观者看到评委的观点与见解,知情评选的状况与结局。这人性化的新举措,更彰显评选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从趋势上看,出人预料,本届纪实类作品几乎占据了金像奖创作奖的半壁江山。这是否也暗合了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然,一个金像奖,似乎很难诠释“以人为本”的大课题。但影像文化的建设,确是与人的创造紧密相连。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树立的是摄影业界的标兵。这些标兵式的人物对于引领业界的发展,推动影像的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人为本,在金像奖的评选中,或许蕴含着如何注重每一个“人”的推介;对于业界来说,或许提示我们如何拓宽摄影人的发展空间,提升摄影人的眼光与水准,以自觉践行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