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需借助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阅读技能及策略,达成对阅读材料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获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仅发挥“引导”的作用。受传统阅读教学理论的影响,当前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被看成是一个被动的解码过程,学生往往被“灌输”阅读所得。为此,如何通过图式理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图示理论;有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何永微(1980-),女,湖南常德人,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助讲。(广东 广州 5105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0-0185-02
一、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
英语阅读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体验去解读文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及相关信息。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有意识的能动个体,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在从事英语阅读时,必须主动地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阅读者主动地与所接触的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流。这一过程将实现新、旧经验直接的碰撞和冲突,从而引发观念的改变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体验。很显然,教师无法直接参与这一认知的形成,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很好地发挥学习导向作用。
一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新的认知体验,其知识结构将重新整合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体系包括英语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及表达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有了这些知识体系的扩张,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将得到大大的提高。另外,正确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将使得学习出现在任何英文文字材料出现的地方,而英文文献中值得借鉴的东西远不仅限于英语学习方面的资源,还包括英语类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知识、生活经验等等,这都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
2.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阅读理论的影响,英语阅读一直被当成是一个被动的解码过程,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认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主要是由语言文化知识不足造成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对字母、单词以及更大语言单位做准确、详尽的感知和辨认,就能实现对阅读材料的大意理解和信息获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方面。英语阅读被理解成一个被动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单词、句型及语法的讲解,忽视了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传授,使英语阅读课沦为单一的语言知识讲解课。
(2)教学方法方面。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语言知识。教师不注意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思想的传输,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赖性太强,主动性不足,应有的阅读意识被淡化,必备的阅读目的也被遗忘。
(3)教学计划方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不够,英语阅读常被当成课后任务,仅占课堂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英语阅读训练被忽视,课内阅读指导也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用自学代替教授;用预习代替复习;将读过了等同于学过了,学过了等同于学好了。
(4)教学研究方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多,理论认识不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没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另外,英语阅读教学在科研、师资和设备上的投入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1.图式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图式理论标志着认知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该理论主要揭示了已有信息对认知发展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图式(Schemata)是一种抽象的信息结构,意指人脑中相互关联而成的完整信息系统。大脑中各种图式纵横交错,且在大小、层次方面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读者认知的基础。其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新信息的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新输入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图式联系起来的过程。只有当新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匹配时,此信息才能够被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进而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图式。图式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积极引导人們将新信息与已知图式联系起来,并使之对号入座,这个联系及融合的过程就是理解,而理解正确与否则取决于新输入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图式是否吻合。
2.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通过对图式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读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概括为三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就是指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包括对英语阅读材料中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掌握。虽然我们不主张将英语阅读看成一个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却不能忽视语言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基础性作用。因为阅读者不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就无法对输入的信息语言进行解码,也不可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谈不上实现对全文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语言图式并不是词汇、句型的简单堆积,而是指语言知识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的脉络。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指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众所周知,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解读过程,更是已有背景知识融合的过程。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能否调动大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以激发其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调动学习的兴趣。
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指阅读材料所体现出的不同组织结构及框架,通常称之为体裁。按语言学的分类,文章体裁可以概括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描写文,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材料形式更加丰富,如报道、诗歌、散文、小说、传记、书信等等。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赖于对不同文章体裁的掌握,因为特定的内容只有在特定的结构形式下才能表达清楚。而阅读者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在头脑中对相关体裁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图式后,才能快速准确地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主要信息之所在,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大意的效果。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如对表示转折、类比、双重否定等重要关系的句子进行精读,对普通句子进行快速浏览等阅读方法。常用的阅读策略有近同义性表达法、回指法、定义解释法、相关数字计算法、利用构词法、归纳法、利用常识法、对比归类法、语境推断法等等。
3.图示理论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在四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的基础,没有掌握相应的语言图式,读者就不具有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策略图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它们起着预期作用,可以帮助读者考虑语境、排除歧义,对上下文进行预测,为准确地解释篇章内容提供参照和向导。另一方面它们还起着帮助记忆的作用。读者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对输入的信息材料是有所选择的。他们常常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容易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之储存在记忆里;而这些图式将输入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并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清晰地脉络,只有主次分明的东西才容易被吸收即被记住,并能长久地保持。人们在理解文意时,总试图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释新接触的东西,如果读者头脑中已具有丰富的图式,将很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组织新的图式,从而实现快速记忆。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图示理论;有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何永微(1980-),女,湖南常德人,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助讲。(广东 广州 51051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0-0185-02
一、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及重要性
英语阅读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要求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体验去解读文字材料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及相关信息。由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而是一个“引导”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作为一个有意识的能动个体,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在从事英语阅读时,必须主动地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信息,而是阅读者主动地与所接触的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流。这一过程将实现新、旧经验直接的碰撞和冲突,从而引发观念的改变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体验。很显然,教师无法直接参与这一认知的形成,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很好地发挥学习导向作用。
一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新的认知体验,其知识结构将重新整合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而这些知识体系包括英语语言形式、文化内涵及表达技巧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有了这些知识体系的扩张,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将得到大大的提高。另外,正确阅读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将使得学习出现在任何英文文字材料出现的地方,而英文文献中值得借鉴的东西远不仅限于英语学习方面的资源,还包括英语类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知识、生活经验等等,这都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综合能力。
2.高职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阅读理论的影响,英语阅读一直被当成是一个被动的解码过程,部分英语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认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差主要是由语言文化知识不足造成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能对字母、单词以及更大语言单位做准确、详尽的感知和辨认,就能实现对阅读材料的大意理解和信息获得。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方面。英语阅读被理解成一个被动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多地重视单词、句型及语法的讲解,忽视了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传授,使英语阅读课沦为单一的语言知识讲解课。
(2)教学方法方面。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语言知识。教师不注意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阅读思想的传输,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依赖性太强,主动性不足,应有的阅读意识被淡化,必备的阅读目的也被遗忘。
(3)教学计划方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不够,英语阅读常被当成课后任务,仅占课堂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英语阅读训练被忽视,课内阅读指导也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用自学代替教授;用预习代替复习;将读过了等同于学过了,学过了等同于学好了。
(4)教学研究方面。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不多,理论认识不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没能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的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另外,英语阅读教学在科研、师资和设备上的投入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
二、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1.图式理论概述
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图式理论标志着认知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该理论主要揭示了已有信息对认知发展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该理论的核心概念,图式(Schemata)是一种抽象的信息结构,意指人脑中相互关联而成的完整信息系统。大脑中各种图式纵横交错,且在大小、层次方面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读者认知的基础。其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新信息的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新输入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图式联系起来的过程。只有当新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匹配时,此信息才能够被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进而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图式。图式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积极引导人們将新信息与已知图式联系起来,并使之对号入座,这个联系及融合的过程就是理解,而理解正确与否则取决于新输入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图式是否吻合。
2.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通过对图式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读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概括为三种图式,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语言图式(language Schemata)就是指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包括对英语阅读材料中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掌握。虽然我们不主张将英语阅读看成一个简单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却不能忽视语言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基础性作用。因为阅读者不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就无法对输入的信息语言进行解码,也不可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谈不上实现对全文的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语言图式并不是词汇、句型的简单堆积,而是指语言知识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的脉络。
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指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众所周知,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解读过程,更是已有背景知识融合的过程。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不完全取决于对语言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能否调动大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以激发其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调动学习的兴趣。
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指阅读材料所体现出的不同组织结构及框架,通常称之为体裁。按语言学的分类,文章体裁可以概括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和描写文,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材料形式更加丰富,如报道、诗歌、散文、小说、传记、书信等等。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赖于对不同文章体裁的掌握,因为特定的内容只有在特定的结构形式下才能表达清楚。而阅读者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在头脑中对相关体裁形成了特有的形式图式后,才能快速准确地从阅读材料中找到主要信息之所在,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大意的效果。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如对表示转折、类比、双重否定等重要关系的句子进行精读,对普通句子进行快速浏览等阅读方法。常用的阅读策略有近同义性表达法、回指法、定义解释法、相关数字计算法、利用构词法、归纳法、利用常识法、对比归类法、语境推断法等等。
3.图示理论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
在四种图式中,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策略图式的基础,没有掌握相应的语言图式,读者就不具有识别文章中词、短语和句子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图式、形式图式、策略图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一方面它们起着预期作用,可以帮助读者考虑语境、排除歧义,对上下文进行预测,为准确地解释篇章内容提供参照和向导。另一方面它们还起着帮助记忆的作用。读者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对输入的信息材料是有所选择的。他们常常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容易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将之储存在记忆里;而这些图式将输入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并帮助他们形成一个清晰地脉络,只有主次分明的东西才容易被吸收即被记住,并能长久地保持。人们在理解文意时,总试图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释新接触的东西,如果读者头脑中已具有丰富的图式,将很大程度地帮助读者理解、组织新的图式,从而实现快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