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满、辽吉、南满三大根据地

来源 :新长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作为重要战场,先后形成了东满、辽吉、南满三大农村根据地,共同构成了吉林省解放区。三大根据地作为前沿根据地,犹如三把利剑,从东、西、东南三个方向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区,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
  东满根据地形成于1946年1月,地域包括现在吉林、延边、通化、白山、辽源和四平铁路以东的地区,共32个县,1100多万人口。根据地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共吉辽省委,即东满分局,由东北局组织部长林枫兼任书记。同年7月11日,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东北局决定撤销吉辽省委,在现在的延边和吉林部分地区成立中共吉林省委和吉林军区,吉林省政府不变,书记兼军区政委陈正人,军区司令员兼省政府主席周保中。吉林省委下辖3个地委,10个完整县和6个不完整县,人口210万。省委驻地初为敦化县城(今敦化市),后转移至延吉市。
  辽吉根据地位于中长铁路(哈大线)以西、嫩江、松花江以南地区,包括现在吉林省的松原、白城地区,辽宁省的康平、铁岭、阜新、黑山、北镇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开鲁、东科中、东科后、库伦、奈曼旗等地。1946年6月1日,东北局在这一区域内,成立中共辽吉省委、辽吉行政公署和辽吉军区,隶属西满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陶铸、军区司令员鄧华、行署主任朱其文。同年12月,辽吉行署升格为辽北省政府,主席阎宝航。辽吉省委下辖5个地委、36个县(旗),省委驻地初为洮南县城,后移驻白城子(今白城市)。
  南满根据地包括现在吉林省的通化、白山地区,辽宁省的丹东、本溪、抚顺部分县区。1946年10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南满根据地向吉林省境内收缩。1946年10月31日,东北局决定在临江成立中共南满分局和军区,由东北局副书记陈云任书记兼军区政委,肖劲光任军区司令员。同年12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通化地区被占领,南满根据地只剩下临江、长白、抚松、靖宇4县,人口23万,南满分局下辖辽宁、辽南、安东3个省委。
  1946年6月至10月间,三大根据地分别开展剿匪、边沿区和敌后斗争,全面贯彻东北局《“七七”决议》,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吉林、辽吉省委共动员、组织5000余名干部下乡,访贫问苦,启发阶级觉悟,成立基层党组织,组织农会、民兵、自卫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组织,把广大农民全部动员起来,发展生产,直接参军参战。3年解放战争中,三大根据地共有40余万青壮年参加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并把大量作战物资输送到前线。
  1946年12月,国民党军大举进攻南满根据地,中共南满分局和辽东军区领导南满军民全力投入“四保临江”战役,东满和辽吉根据地积极配合,到1947年4月,南满根据地军民取得“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1947年5月至1948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连续发起夏、秋、冬三季攻势,南满、东满和辽吉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密切配合,先后收复通化、梅河口、西安(今辽源)、磐石、桦甸、郑家屯等市县,南满、东满根据地扩大并首先连成一片。冬季攻势中,东满根据地收复吉林市,辽吉根据地收复四平市,国民党被孤立在长春一地,三大根据地连成一体。
  1948年5月,东北局决定撤销南满分局,所属省委回到原辖区或成立新的省级机构,直属东北局。1948年6月,辽吉省委改为辽北省委,东满、辽吉、南满三大根据地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使命。
其他文献
跳脱学界长期关注的族属与血统问题,回到历史现场,可以为刘渊起兵提供新解释。南迁塞内的匈奴诸部成为西晋营造的天下秩序的一部分,南单于与贵族侍子留居洛阳,参与仪式活动,与其他朝贡的“蛮夷”共同参与这一秩序的构建与维持。刘渊亦是其中一员。通过分析他在洛阳的感受以及仕途上的坎坷经历,可见其复杂而矛盾的心态。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导致的西晋“王纲解纽”的契机以及匈奴贵族刘宣等的启发劝说,刘渊尽管心存不满,也不会走上起兵反晋的道路。刘宣等推举刘渊,主要看重的是他多年统领匈奴诸部所显示的才干与积累的声望,而非其血统与
“新中国”一词出现在晚清,由维新派人士康有为较早提出,在进化主义和维新思想共同推动下逐渐得到传播和使用。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及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入,“新中国”从一个地域名词发展成国人对未来国家的构想,成为他们表达现代国家理想的话语符号。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启蒙影响下,“新中国”的话语内涵愈加丰富,对“新中国”话语的使用扩展到诸多领域,独立、民主、自由、平等成为新内涵。“新中国”话语虽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但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逐渐成为主流,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
东北全境解放后,吉林省各族人民把支援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还把一部分战备物资交中央调剂,支援其他野战军。  1949年3月,中共吉林省委发出“巩固后方,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号召,决定在吉林、长春周围新解放各县动员6000名青壮年参军。5月末,征兵计划超额完成。同年6月,又在延边和吉东地区征招1500名朝鲜族战士,全部开赴前线。1948年12月初,辽北军区给长农县下达了28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