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134例老年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利用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尿路感染发病率差异。结果: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7.46%,留置尿管时间(15.36±18.27)天,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17.91%,留置尿管时间(13.94±8.2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多由于无法自主排尿采取留置尿管治疗,但长期留置尿管刺激患者的尿道与膀胱,出现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利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老年留置尿管;临床护理干预;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86-01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多数由于细菌感染发病,但患者留置尿管也会影响患者发病,造成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后患者的尿路、膀胱健康受到影响,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患者的治疗总体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临床对尿路感染的研究不断加深,发现60%以上的尿路感染患者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导尿管操作不当,产生严重后果的占4%,由于尿路感染产生的病死率可达30%左右,可见尿路感染对患者治疗的影响巨大[1]。多数尿路感染患者存在于长期卧床以及老年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导尿管留置时间较长。本文对所选老年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1-12月134例老年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7例,组。实验组男32例,女35例,年龄65~ 88岁,平均年龄(76.25±10.08)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 8.37±4.25)年,疾病类型:冠心病16例,癌症晚期19例,脑梗死23例,脑出血9例。对照组男34例,女33例,年龄64~ 86岁,平均年龄(75.24±10.09)岁,病程4~ 11年,平均病程(8.33±4.26)年,疾病类型:冠心病17例,癌症晚期21例,脑梗死21例,脑出血8例。患者入院均意识清醒,自愿参与实验,排除无法配合护理患者,排除留置尿管转院、自然脱落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利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预防护理。
  健康指导: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留置尿管的相关医学知识,讲解患者留置尿管类型、留置时间等基本情况,帮助患者了解留置尿管感染的危害,叮嘱患者在遇到尿路刺痛等不适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更换留置尿管,避免尿路感染发生。
  心理疏导:患者在留置尿管后,多数由于无法自助排泄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一些患者还由于住院费用等原因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此时需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条件特点,利用安抚的语言和肢体动作疏导患者的情绪,多数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无法通过健康宣讲疏导情绪,此时可多利用鼓励性语言安抚患者,减少患者的不安。
  用药指导: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随着年龄增加逐步衰退,导致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剂量逐步加大,患者体内的耐药菌群逐步增多,对患者的尿路感染预防有较大的阻碍,此时需严密控制患者用药情况,抗生素选择需通过痰培养、药敏检测结果指导用药,并避免食用毒性高的抗生素,减少耐药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几率。
  预防护理:除患者的感染预防护理外,护理人员应注重自身的卫生安全,注意手卫生依从,并定期按照规定消毒使用器械,消毒病房,减少患者院内感染、重复感染的发生率。针对患者的导尿管,需定期为患者更换导尿管,但不可过分频繁,且留置尿管期间叮嘱患者多喝水,多排尿并进行膀胱训练,改善膀胱功能,避免尿路感染发生。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发生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重复感染发生率,重复感染发生率=重复感染例数/总数*100%,对比两组留置尿管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留置尿管时间,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尿路感染、重复感染发生率,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7.46%,重复感染发生率4.47%,留置尿管时间( 15.36±18.27)天,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17.91%,重复感染发生率8.95%,留置尿管时间(13.94±8.27)天,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l。
  3 讨论
  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留置尿管影响膀胱功能以及留置尿管后尿管与尿道摩擦产生损伤等原因有关。针对老年留置尿管患者的治疗,臨床主要针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尿管留置、更换情况进行改进,以减少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不适,避免尿路感染产生[2-3]。针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心理特点,传统的留置尿管护理与心理护理无法满足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尤其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受到影响。本文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留置尿管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得到显著下降,尤其重复感染率显著下降,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延长,避免了尿路感染对留置尿管的影响,并避免重复多次更换尿管对患者尿路、膀胱的损伤。
  综上所述,老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过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服务,能够得到显著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温盼,钱自春,任海燕.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留置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7,23(06):448-451.
  【2】熊莲莲,王爱丽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4):134-135
  【3】徐文娟老年人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285+287.
其他文献
采用重力法和GPS水准研究了区域大地水准面的精化问题.应用斯托克司方法与莫洛金斯基理论计算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然后用GPS水准进行拟合校正以提高精度.通过对某测区的实际应用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其内部检核精度为:参考模型为WDM94的最终大地水准面,中误差为±8.7 cm;参考模型为EGM96的最终大地水准面,中误差为±9.8 cm.外部精度为:对参考模型为WDM94的最终似大地水准,中误差为
[摘要]目的:探究对应用宫腔镜进行子宫手术的患者中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宫腔镜进行子宫手术的5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方式为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恢复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从术后痛感评分看,观察组为(4.01±1.83)优于对照组的(5.92±2.37),P<0.0
为使碳纤维(CFRP)的高强度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对5根混凝土梁在反向加载条件下的碳纤维加固试验研究,对在反向加载条件下碳纤维加固前后的梁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反向荷
目的:研究印加果油的急性经口毒性和致突变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量法,24 h内3次给药,合计剂量54 g/kg)、Ames试验(分别为每皿5 000、1 000、200、40、8μg)、
对Co(Ⅱ)-DDTC、Cu(Ⅱ)-DDTC、Cd(Ⅱ)-DDTC、Pd(Ⅱ)-DDTC、N i(Ⅱ)-DDTC、Pb(Ⅱ)-DDTC、Fe(Ⅱ)-DDTC 7种螯合微粒体系的吸收光谱和共振散射光谱进行了研究.解释了纳米微粒共振散射效应和体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切入点。必须在严格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求的同时,立足和谐校园建设的崭新实践,突出理论武装的先导
高校化学实验室应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试剂库与材料库的管理、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安全,保障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同时要建立实验管理网络平台,满足教师和学生
[摘要]目的:比较连续收肌管阻滞与关节腔周围阻滞在膝关节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膝关节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关节腔周围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收肌管阻滞,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后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且肌力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0、
[摘要]目的:分析达克宁栓与氟康唑联用对患者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7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双盲法划入试验组与参照组(n=35)。参照组予以达克宁栓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氟康唑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总体改善率及治疗后的症状复发情况。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外因瘙痒、白带异常及排尿困难症状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