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如果长期通过吃鱼摄入名为“ω-3”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显著降低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英国新一期医学杂志《风湿性疾病纪事》刊登论文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对出生于1914~1948年的3.2万名女性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分析了她们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等。结果发现,如果平均每天摄入“ω-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0.21 g以上,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最多可降低52%。
富含“ω-3”的鱼类有哪些?
因为“ω-3”是一种脂肪酸,它当然是和脂肪一起存在的。因此脂肪多的鱼类才有希望含有的“ω-3”总量多。以下几种鱼尤为推荐:

类人群不宜吃鱼
鱼的营养价值虽高,但吃鱼是分人群的,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鱼,以下人群就不宜多吃鱼。
肝硬化患者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食入某些鱼后带来的体内凝血功能改变,易引起出血,导致病情恶化。
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鱼。鱼肉中所含的廿碳五烯酸,会抑制血小板凝集。
痛风患者
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因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所以痛风患者应少吃鱼。
结核病患者
这类患者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鱼类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等;重者则会出现心悸、腹痛、呼吸困难等。
鱼类健康吃法排行榜
第一名:烧烤
鱼肉中的维生素B2、B6、维生素A和维生素E损失都很小,只有维生素B1略有损失。同时,烧烤后,鱼肉中的钙、钾、镁含量显著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餐厅里流行的泡着好多红油的“重庆烤鱼”,而是以日式餐厅中“照烧青花鱼”为代表的烤鱼。它的具体烹调方法是用文火长时间烤制,不但香味十足,营养损失也很小。
第二名:清蒸
会损失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保存良好。
第三名:水煮
水溶性维生素大量损失,维生素B1、B2、B6显著减少,矿物质也损失。
第四名:微波烹调
维生素B1、B2、B6显著减少,ω-3脂肪酸含量降低,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保存良好。
第五名:红烧
经过油煎、淋明油等复杂操作,红烧鱼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都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
第六名:油炸
高温油炸使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大量损失,且脂肪含量显著增加。
富含“ω-3”的鱼类有哪些?
因为“ω-3”是一种脂肪酸,它当然是和脂肪一起存在的。因此脂肪多的鱼类才有希望含有的“ω-3”总量多。以下几种鱼尤为推荐:

类人群不宜吃鱼
鱼的营养价值虽高,但吃鱼是分人群的,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鱼,以下人群就不宜多吃鱼。
肝硬化患者
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病人常见的并发症,食入某些鱼后带来的体内凝血功能改变,易引起出血,导致病情恶化。
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应少吃或不吃鱼。鱼肉中所含的廿碳五烯酸,会抑制血小板凝集。
痛风患者
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因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所引起的,所以痛风患者应少吃鱼。
结核病患者
这类患者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鱼类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等;重者则会出现心悸、腹痛、呼吸困难等。
鱼类健康吃法排行榜
第一名:烧烤
鱼肉中的维生素B2、B6、维生素A和维生素E损失都很小,只有维生素B1略有损失。同时,烧烤后,鱼肉中的钙、钾、镁含量显著提高。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餐厅里流行的泡着好多红油的“重庆烤鱼”,而是以日式餐厅中“照烧青花鱼”为代表的烤鱼。它的具体烹调方法是用文火长时间烤制,不但香味十足,营养损失也很小。
第二名:清蒸
会损失较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保存良好。
第三名:水煮
水溶性维生素大量损失,维生素B1、B2、B6显著减少,矿物质也损失。
第四名:微波烹调
维生素B1、B2、B6显著减少,ω-3脂肪酸含量降低,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保存良好。
第五名:红烧
经过油煎、淋明油等复杂操作,红烧鱼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都较大,而且脂肪含量也大量增加。
第六名:油炸
高温油炸使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大量损失,且脂肪含量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