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时代智能技术的可为与能为——基于“家—校—社”协同育人视角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其实践过程中关乎“家—校—社”多个责任主体。智能技术赋能多方主体协同落实“双减”政策实施,是全面提升育人成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向。该文在分析“双减”本质以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现状基础上,从智能技术支持构建协同育人环境,赋能多主体协同参与时空以及智能技术优化公共教育资源供给结构,畅通协同育人渠道两个维度阐释智能技术支撑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探析智能技术支持“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建设应然与实然状态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其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智能技术有效赋能“双减”提供参照与启示。
其他文献
自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灵宝市第六小学在坚持做好“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实际,巧借四类资源,确保课后服务工作“上水平、强保障”,并于2021年9月入选河南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学校典型案例。2022年春季开学后,全校1900余名学生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助力“双减”完美落地。巧借校园文化资源,擦亮课后服务底色成立于2018年9月1日的灵宝市第六小学,占地33.51亩,
期刊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作为投资项目成本控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控制力度。对于招标控制价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与工程项目整体建设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要认真仔细,提高编制质量。本文基于招标控制价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展开了深入探析,并给出一些建议,以提供借鉴。
当前,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山东省临沂市及时跟进、精准施策,全域推进家校政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以打造“共育品牌”为目标,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以创新“两化建设”为引擎,激发协同育人新活力;以抓好“区块链”为基础,开创协同育人新路径;以建立“五支队伍”为保障,增强协同育人新动力。未来,推进家校政社协同育人需要从顶层设计、协同推进、督导评估等方面做更系统
为了赋予聚氨酯防水涂料自修复性能,先用环氧树脂对高吸水纤维进行改性,再将改性纤维与双组分聚氨酯通过共混制备自修复聚氨酯防水涂料,最后用刮涂法制备防水涂层。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对防水涂层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电动不透水仪等对防水涂层的机械性能、自修复性能及防渗透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高吸水纤维、氧化锌有助于提高防水涂层的拉伸强度,防水涂层的最大抗拉强度为1.83MPa,断裂伸长
投资决策是指企业为实现股东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本价值,对投入使用资本的项目进行调研分析、评估测算、决策的过程。企业在投资项目决策的过程中,经过充分的论证调研后,确定正确的项目选择的方向,克服评估预测中遇到的困难,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设计合理的融资方案,是投资决策必要的保障。
研究旨在总结经济林产业扶贫的主要成效,发现问题,提出发挥经济林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重要作用的政策建议。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对山西、四川和云南3省6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经济林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促进了农民就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然而,脱贫地区的经济林产业还存在规划落实不到位、栽培品种混杂、管理措施粗放、加工存储产业滞后和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加强对经济林产业的
水汽是水在大气中的气态形式,它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小,但却是大气中最活跃的成分,因为水汽是大气温度变化范围内唯一可以发生相变的成分,所以它在天气过程,气候变化,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等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aman激光雷达是进行水汽探测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它具有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并且结构相对简单。自20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本论文首先对地球大气的垂直结构和标准大
深度学习使课程更新颖,有利于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地生根。历史学科的深度教学,既包涵了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机智运用,又包括学生历史学习思维和学科素养的有效提高,同时更体现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默契。下面笔者以初一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教学为例,谈谈几点做法。
期刊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按照历史时间或者空间顺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人感受和想法,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以统编版"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本文使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以及CPC提供的NAO指数资料,对1978-1990年(P1阶段),1991-2009年(P2阶段)这两个阶段NAO位相转换事件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描述了这两个阶段不同转相事件的NAO流场,基本西风等的结构和演变特征。通过对NAO转相事件的指数合成发现,P1阶段以NAO-转NAO+为主;P2阶段NAO+转NAO-位相的发生频率较高,且转后的NAO-(相对于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