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能说的秘密寻一个倾听者 花

来源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极简的方式倾吐心情
  我说的小酒,就是这款名为《花》的APP。这款产品的设计异常简洁,里里外外都透露出一股子文艺气息。一个蓝绿色的圆形底色,上面衬着一朵素白的小花,这便是《花》的LOGO—像极了蒙皮日记本上的那颗精致的扣子。事实上,整个APP也都是围绕这样的色调,以及LOGO的元素铺陈开来。
  首次使用《花》时,需要注册一个账号。不过遗憾的是,《花》目前还不支持使用《微博》和《微信》账号进行快捷登录。《花》默认的主屏幕空空如也,除了我们已经熟知的LOGO之外,几乎别无他物。这个LOGO其实是整个APP当中最重要的按钮—点击它,就可以开始记录自己内心的故事。
  和注册账号一样,《花》记录心情的方式同样有些原始。不能插入图片、也没有排版工具,只能是最简单的纯文本记录。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日记是和自己对话,哪会需要那么多套路呢?

  记录即是惊喜
  簾外雨潺潺,秋意阑珊。
  选一个临窗靠墙处,轻点《花》的那颗“扣子”,我花了十多分钟记录下了自己在APP中的第一段心情。“你种下了花苗”—保存文字后,我收获了冰冷手机中这个APP献上的第一份惊喜。原来,每写下一篇日记,APP中的花苗就会长大一点点。嗯嗯,这个套路,还有点暖。
  不过,惊喜还并非如此。向左滑动屏幕,我收到了一位陌生人在《花》中记录的第一篇日记。看着这洋洋洒洒的数百字,我除了细细品读和删除,几乎什么也不能干。是的,每当我们写完一篇日记,APP就会为我们推送一篇别人的日记。更有趣的是,《花》并不会向我们提供日记内容之外的任何信息,拒绝一切社交,同时也拒绝将内容分享到其他平台。这种逆潮流而为的做法,反而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而除了这种匿名的安全,《花》还可以给自己加把锁,防止别人拿起你的手机偷窥日记。
  既然文艺了,那钱还赚吗?
  舒服的配色、简洁的功能、有趣的小花苗和内容互推,还全程没有社交元素和广告。不得不说,作为一款小清新APP,《花》目前给人的体验已经十分不错。然而,目前关于这款APP的盈利模式,我们并没有太多招可支。在基础体验已经很完善的情况下,提供增值服务,对于这种匿名APP来说吸引力不大。若是引入广告,又势必会造成用户体验的下降。你很难想象,自己耗时一小时写完了日记,最终收到的却是某个机构发来的广告。
  小编手记
  “都说文艺是种病,但现实处处是压力,忙完眼前的苟且之后,谁都需要一个远方田园般的精神园囿。”打开《花》的写作页面,小编我花了半小时憋出了这句话,宣布进军文艺界。《花》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但对于这么有情怀的开发者来说,盈利或许并非是他们唯一的诉求。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1日,腾讯领头的财团宣称斥巨资86亿美元(约合566亿元人民币)收购芬兰移动游戏公司Supercell,一举震惊业界!这次并购在全球游戏史上的规模是空前的,同时也是中国互联网史上金额最大的一次并购。不过在8月底交易还没有完成的时候,Supercell公司就被曝光利润下降,同时市场上也开始出现腾讯做了笔亏本买卖的声音。虽然如此看待腾讯的此项交易显得有些草率,但Supercell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