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现代矿业 |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theonezha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VB6.0编写了测量机器人自动变形监测软件,介绍了系统及软件的构成以及软件的关键模块。该系统能够自动观测数据、自动对不合格方向进行重测或补测、实时进行差分改正、数据查询。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以做到无人值守。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很多民办独立学院也纷纷开展了分级教学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简单粗暴地一刀切,不能科学地有效实施。对这些特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不典型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上疑似癫痫,但发作不典型的患者作 24小时AEEG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观察.结果 21例常规脑电图(REE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生长抑素(SS)在铝盐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模型脑内海马区表达的改变,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APP、SS在大鼠脑
我院自2004年3~7月,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感染与低血钾性麻痹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本组34例及国内文献报道的115例低血钾性麻痹的病例进行感染过程、临床表现、血钾、肌酶、电生理及病毒学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脑脊液(CSF)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总结分析4例典型CVST患者的临床、CSF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早期均以头痛、恶心、视力障碍、眼底
《白孔雀》是D·H·劳伦斯早期重要作品之一,他的早期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本文将从叙事隐喻的角度来解读《白孔雀》简单的故事情节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白孔雀》叙事隐喻故事情节《白孔雀》是D·H·劳伦斯早期重要作品之一,于1906年动笔,经过多次修改,在1910年完稿,他本人认为它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他的早期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在这部
高职高专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教学重心应由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变为职业技能的培养。英语不再是一门纯粹的学科,而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将其作为一个载体,来获得工作岗位上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如何提高高职高专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这必须从根本上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该文将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切身教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