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近年来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致病基因已确定为1q11-q21上的ADAR基因,其编码的产物为RNA特异性腺嘌呤核苷酸脱氨酶.综述该病的致病基因定位、ADAR基因的结构、基因编码的产物、功能以及基因突变与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大疱性鱼鳞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过度角化为主要表现,并有3种临床亚型.其发病主要由K1、K10和K2e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试验证实,多数患者在局部或系统使用维A酸后,皮肤状态明显改善.就大疱性鱼鳞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维A酸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文章通过对某国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实例举证,分析了问题形成原因,同时结合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
淋球菌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率及耐药机制。对青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对四环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细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对大环内酯类、大观霉素耐药的
白三烯作为炎症介质参与了一些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抗白三烯药物治疗相关皮肤病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回顾白三烯与皮肤病有关的文献,以阐述白三烯在部分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
目的:观察肘关节外侧入路固定联合分时康复干预治疗肘关节三联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固定联合分时康复干预治疗肘关节三联征患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并易于引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的升高及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宫颈发育异常,对此已引起高度关注.无症状男性的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率为3%~5%.无论男性或女性,生殖道衣原体感染者感染HIV的概率为正常人的3~6倍.传统的检查方法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尴尬,同时需要专门的检查室和无菌条件,故非侵袭性尿液检查方法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男男性接触者是指与其他男性进行性行为的男性.有研究表明,在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HIV和STD感染率分别为9%~29%和27.0%~32.0%,HIV感染率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年龄和种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