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幼儿启蒙阶段,培养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及质量,在园区中营造出积极、和谐的教学环境及氛围,加强幼儿的实际情感体验,幼儿园相关从业教师通过深入分析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兴趣爱好,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将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游戏活动整合在一起,切实满足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基于此,在明确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主要特征后,对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一系列现状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以激发幼儿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师生有效互动、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核心任务,希望以此改变教学现状,切实推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23-0208-02
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以游戏为主,明确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及作用,以此充分实现幼儿的娱乐教育,推动其全面发展。但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游戏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师过于介入游戏过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应当正确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主要思路,引导幼儿玩游戏,并在游戏中享受乐趣,感受快乐。
一、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对游戏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
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对游戏活动的正确认知,在游戏活动开展时过于程序化,不管是教学的模式、目标还是形式,甚至问题的提出以及幼儿的回答都是事先规划好的,加之部分教师使用的教案是直接从网络中下载的,并没有在幼儿园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忽略了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进行换位思考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幼儿教师仅仅将书本中换位思考的概念、宗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陈述,对书本中的案例只是单纯地阐述,并没有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搜集整合网络平台中的资源信息,概念性的知识根本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别提说仅仅依靠板书+口述的方式,久而久之,幼儿会丧失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缺乏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及氛围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缺乏对游戏化活动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即便组织了游戏活动,却没有在幼儿园中有意识地营造出有利于游戏开展的环境和氛围,限制了幼儿的行为。例如,幼儿园并没有事先制定出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也没有购置相应的游戏教学器具,缺乏对游戏教学的有效分析,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并提前做好教学安排,只是当到达游戏教学节点时进行游戏活动,缺少教学的合理安排,久而久之,幼儿会认为游戏教学是随机性的,教师对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游戏教学氛围并不积极。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缺乏有效性
优秀的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关爱幼儿,幼儿年龄太小,进入幼儿园要进行一天的学习,离开家长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刚刚入园的幼儿会本能地排斥幼儿园,看见幼儿教师就会下意识地哭闹,并且影响其他的幼儿,教师为了不影响他人会出声制止该幼儿,并对其进行批评,在事后教师也没有主动关心幼儿,与幼儿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久而久之,幼儿不再愿意接触教师,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游戏中的互动交流也失去了有效性。
(四)幼儿缺乏倾听能力
大多数幼儿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被周围事物所影响,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不管是讲述游戏的要求、规则还是游戏的任务,都会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大多只有10分钟左右。例如,在开展拼图游戏时,教师在讲述游戏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分配拼图任务时,很多幼儿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主动思考,发挥自身的动手能力,但是在6分钟之后,超过三分之一的幼儿就开始东张西望,一旦超过10分钟很多幼儿基本就不再集中注意力,而是与其他幼儿聊天或是在位置上发呆。
(五)幼儿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对话,语言能力不足
幼儿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较少,所掌握的语言词汇严重不足。词汇的缺乏导致其在沟通时语言能力有所缺乏,无法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完全展示给教师或是其他幼儿。例如,如果在分配游戏工具时出现分配不均、不公平的现场,很多幼儿是不会讲道理的,大多数会直接哭闹,也不会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友好协商,甚至部分幼儿是直接抢夺他人玩具。据调查分析,有的幼儿知道抢夺他人玩具是错误的行为,但一着急也不知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一时冲动就会进行抢夺。
二、实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化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游戏化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无法长时间地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中,幼儿缺乏对事物的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也不会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中。游戏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能够基于幼儿天性激发其兴趣,吸引注意力,同时这样的方式方法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例如,教师针对“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一定的道具,即所有的幼儿都拿着小卡片作为雪花,围成一个圆圈。此时幼儿教师拿出数张大卡片,幼儿通过与自己手中卡片的对比分析找到对应的大卡片并跑进同一个圆圈中。随后教师可以说起风了,此时幼儿可以在圆圈中奔跑,当教师说出风停了则立马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 (二)利用游戏化活动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幼儿尚未过多地接触社会,因此其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在實际教学活动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必须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通过游戏化活动提高其语言能力。
例如,在进行“动物吃什么”这一主题的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加入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气息,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小鸭子、小猫、小狗等图片,不同的动物所对应的食物是不同的,活动中教师将食物的图片顺序打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幼儿可以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根据自身的理解在墙上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模仿小猫、小狗、小鸡的叫声,并且提问除了墙上的食物它们还喜欢吃什么,通过提问鼓励幼儿参与,并提高其语言能力。
(三)利用游戏化活动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有效互动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融入游戏化活动,教师应当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状态、游戏兴趣以及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和表扬幼儿,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
(四)利用游戏化活动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倾听是幼儿语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幼儿只有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表达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学会认真倾听则是幼儿园及幼师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
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以下故事:有一天,小猫到森林中玩耍,不小心误入老虎的窝,把正在睡觉的老虎吵醒,老虎很生气,说要把小猫吃掉,小猫在老虎的威压下瑟瑟发抖,并请求老虎放过自己,老虎一定会得到好报的。老虎略微思索就决定放过这一只可怜的小猫,只是告诫小猫不要再打扰自己休息。小猫听了以后连连感谢并飞快地跑离了老虎的窝。没过多久,小猫在玩耍时听见老虎的叫声,连忙赶过去,发现老虎被猎人打伤了腿无法奔跑,此时猎人就在不远处追赶受伤的老虎,老虎非常绝望,感叹自己的一生就要止步于此了。值此之际,老虎发现之前放走的小猫正在用草药帮助它包扎伤口,包扎以后小猫就带领老虎躲进了山洞中,摆脱了猎人的追捕。在此之后,老虎和猫就成为好朋友,彼此相互帮助。通过这一故事的讲述,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这一故事进行演绎,逐渐学会倾听,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游戏化活动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其游戏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趣味,寓教于乐,为幼儿未来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开展“猪八戒背媳妇”这一活动的实践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对这一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引导幼儿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其次,鼓励幼儿根据自身所学尝试独立地进行朗读。再次,教师可以将文章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体现,由幼儿进行文章的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即幼儿必须充满情感,将猪八戒对自己媳妇的情感进行表达,加强幼儿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联想到自己参加父母朋友婚礼时的场景,并且组织语言对这个场景进行描绘,以此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有效互动,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娅.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12.
[2]张淑珍.浅析幼儿园游戏化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J].学周刊,2019,399(15):160.
[3]富雅昕,宁宏.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儿童与健康,2018(5):31-33.
[4]孙志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语言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2.
[5]程玲玲.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8(29):48.
[6]翟海燕.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辞赋,2019(3):209-210.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23-0208-02
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以游戏为主,明确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及作用,以此充分实现幼儿的娱乐教育,推动其全面发展。但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幼儿园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游戏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师过于介入游戏过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应当正确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及主要思路,引导幼儿玩游戏,并在游戏中享受乐趣,感受快乐。
一、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对游戏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
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对游戏活动的正确认知,在游戏活动开展时过于程序化,不管是教学的模式、目标还是形式,甚至问题的提出以及幼儿的回答都是事先规划好的,加之部分教师使用的教案是直接从网络中下载的,并没有在幼儿园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忽略了幼儿的个性特征以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进行换位思考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幼儿教师仅仅将书本中换位思考的概念、宗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陈述,对书本中的案例只是单纯地阐述,并没有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搜集整合网络平台中的资源信息,概念性的知识根本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更别提说仅仅依靠板书+口述的方式,久而久之,幼儿会丧失学习兴趣。
(二)幼儿园缺乏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及氛围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缺乏对游戏化活动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即便组织了游戏活动,却没有在幼儿园中有意识地营造出有利于游戏开展的环境和氛围,限制了幼儿的行为。例如,幼儿园并没有事先制定出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也没有购置相应的游戏教学器具,缺乏对游戏教学的有效分析,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并提前做好教学安排,只是当到达游戏教学节点时进行游戏活动,缺少教学的合理安排,久而久之,幼儿会认为游戏教学是随机性的,教师对其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游戏教学氛围并不积极。
(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缺乏有效性
优秀的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关爱幼儿,幼儿年龄太小,进入幼儿园要进行一天的学习,离开家长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刚刚入园的幼儿会本能地排斥幼儿园,看见幼儿教师就会下意识地哭闹,并且影响其他的幼儿,教师为了不影响他人会出声制止该幼儿,并对其进行批评,在事后教师也没有主动关心幼儿,与幼儿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久而久之,幼儿不再愿意接触教师,师生之间产生隔阂,游戏中的互动交流也失去了有效性。
(四)幼儿缺乏倾听能力
大多数幼儿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被周围事物所影响,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不管是讲述游戏的要求、规则还是游戏的任务,都会发现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大多只有10分钟左右。例如,在开展拼图游戏时,教师在讲述游戏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分配拼图任务时,很多幼儿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主动思考,发挥自身的动手能力,但是在6分钟之后,超过三分之一的幼儿就开始东张西望,一旦超过10分钟很多幼儿基本就不再集中注意力,而是与其他幼儿聊天或是在位置上发呆。
(五)幼儿无法与他人进行良好对话,语言能力不足
幼儿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较少,所掌握的语言词汇严重不足。词汇的缺乏导致其在沟通时语言能力有所缺乏,无法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完全展示给教师或是其他幼儿。例如,如果在分配游戏工具时出现分配不均、不公平的现场,很多幼儿是不会讲道理的,大多数会直接哭闹,也不会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友好协商,甚至部分幼儿是直接抢夺他人玩具。据调查分析,有的幼儿知道抢夺他人玩具是错误的行为,但一着急也不知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一时冲动就会进行抢夺。
二、实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化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游戏化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无法长时间地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中,幼儿缺乏对事物的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也不会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中。游戏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能够基于幼儿天性激发其兴趣,吸引注意力,同时这样的方式方法也能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例如,教师针对“假如我是一片小雪花”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可以运用一定的道具,即所有的幼儿都拿着小卡片作为雪花,围成一个圆圈。此时幼儿教师拿出数张大卡片,幼儿通过与自己手中卡片的对比分析找到对应的大卡片并跑进同一个圆圈中。随后教师可以说起风了,此时幼儿可以在圆圈中奔跑,当教师说出风停了则立马回到原来的位置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寓教于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 (二)利用游戏化活动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幼儿尚未过多地接触社会,因此其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在實际教学活动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必须营造出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通过游戏化活动提高其语言能力。
例如,在进行“动物吃什么”这一主题的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加入一些大自然的元素和气息,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小鸭子、小猫、小狗等图片,不同的动物所对应的食物是不同的,活动中教师将食物的图片顺序打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活动,幼儿可以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根据自身的理解在墙上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幼儿模仿小猫、小狗、小鸡的叫声,并且提问除了墙上的食物它们还喜欢吃什么,通过提问鼓励幼儿参与,并提高其语言能力。
(三)利用游戏化活动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有效互动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融入游戏化活动,教师应当与幼儿一起参与游戏,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状态、游戏兴趣以及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多鼓励和表扬幼儿,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
(四)利用游戏化活动引导幼儿认真倾听
倾听是幼儿语言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幼儿只有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才能逐渐掌握语言表达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在游戏化活动中学会认真倾听则是幼儿园及幼师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
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以下故事:有一天,小猫到森林中玩耍,不小心误入老虎的窝,把正在睡觉的老虎吵醒,老虎很生气,说要把小猫吃掉,小猫在老虎的威压下瑟瑟发抖,并请求老虎放过自己,老虎一定会得到好报的。老虎略微思索就决定放过这一只可怜的小猫,只是告诫小猫不要再打扰自己休息。小猫听了以后连连感谢并飞快地跑离了老虎的窝。没过多久,小猫在玩耍时听见老虎的叫声,连忙赶过去,发现老虎被猎人打伤了腿无法奔跑,此时猎人就在不远处追赶受伤的老虎,老虎非常绝望,感叹自己的一生就要止步于此了。值此之际,老虎发现之前放走的小猫正在用草药帮助它包扎伤口,包扎以后小猫就带领老虎躲进了山洞中,摆脱了猎人的追捕。在此之后,老虎和猫就成为好朋友,彼此相互帮助。通过这一故事的讲述,幼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对这一故事进行演绎,逐渐学会倾听,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利用游戏化活动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强其游戏体验,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趣味,寓教于乐,为幼儿未来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开展“猪八戒背媳妇”这一活动的实践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对这一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引导幼儿对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其次,鼓励幼儿根据自身所学尝试独立地进行朗读。再次,教师可以将文章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体现,由幼儿进行文章的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建议,即幼儿必须充满情感,将猪八戒对自己媳妇的情感进行表达,加强幼儿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联想到自己参加父母朋友婚礼时的场景,并且组织语言对这个场景进行描绘,以此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有效互动,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娅.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C],2019:12.
[2]张淑珍.浅析幼儿园游戏化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J].学周刊,2019,399(15):160.
[3]富雅昕,宁宏.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儿童与健康,2018(5):31-33.
[4]孙志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语言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12.
[5]程玲玲.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8(29):48.
[6]翟海燕.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辞赋,2019(3):209-210.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