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异种钢材料的组合应用应运而生.本文采用TIG焊对Q235普通碳钢和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异种钢焊接试验,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优化焊接工艺,获取符合工程实践要求的焊接接头.结合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各区域微观组织演变过程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焊缝进行物相分析,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焊接试样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缝区域微观组织由板条马氏体组成;在Q235碳钢界面明显发生了碳迁移现象;在焊接接头完全熔透的条件下,拉伸断裂位置发生在
【机 构】
:
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异种钢材料的组合应用应运而生.本文采用TIG焊对Q235普通碳钢和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异种钢焊接试验,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优化焊接工艺,获取符合工程实践要求的焊接接头.结合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对焊接接头各区域微观组织演变过程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焊缝进行物相分析,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分别对焊接试样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及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缝区域微观组织由板条马氏体组成;在Q235碳钢界面明显发生了碳迁移现象;在焊接接头完全熔透的条件下,拉伸断裂位置发生在母材Q235碳钢一侧,说明焊接接头强度高于母材,断口呈现韧性断裂特征;焊接接头各区域显微硬度分布规律为:焊缝>304侧热影响区>304母材>Q235侧热影响区>Q235母材.
其他文献
机器人搅拌摩擦焊设备因具有焊接适应性强、易于实现空间全位置焊接、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等技术特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地应用.针对空间曲线焊缝搅拌摩擦焊接需求,开展了五轴混联型机器人搅拌摩擦焊接系统研究.该系统由搅拌摩擦焊接机器人子系统、液压主轴子系统、传感与控制子系统和中央控制单元组成,能够实现复杂构件的空间曲面焊接,对搅拌头倾角、轴肩压入量、焊缝偏差等过程参数实现了在线检测,可对焊接过程进行恒倾角控制、恒下压量控制以及焊缝自动跟踪控制.以工控机为核心开发了中央控制单元,实现了上述各子系统的集成.基于
随着焊接方式和焊接施工场景的不断拓展,焊接过程的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加.为此,设计了一套基于5G通信的焊接设备远程监控系统.采用该系统可远程实时监控多个地点的多种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位置信息,获取焊接电流、焊接电压、送丝速度、气体流量等多种信息,实现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焊后的追溯分析等.5G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在网络结构便利性、实时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网络形式.而采用智能工厂的建设思维开发了整套焊接设备远程监控软件系统,打造了网络化、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焊接制造新模式,有利于提升焊接制造管
可替代9%Ni钢的节镍型低温钢已经成为LNG储罐用钢的重要发展方向,其焊接性和接头低温性能广受关注.针对20 mm厚LNG储罐用7%Ni钢的SMAW接头,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发现,Cr、Mo元素含量的增加并没有对节镍钢的焊接性产生显著影响,焊缝成形良好,焊缝金属具有较好的强度和低温韧性,一次热循环粗晶区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和长条状M-A组元,多次热循环粗晶区为细小的回火马氏体和细小的M-A组元.低温(-196℃)拉伸和冲击测试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能均超过欧洲标准EN10028-4的规定值
针对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系统评价开展调研与分析,从能效、经济、环境和系统四个维度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碳排放成本、新能源消纳和削峰填谷量等22个指标;梳理了当前主流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原理,提出面向综合能源系统应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相融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兼顾主观认知与数据客观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综合能源系统的定量评价,并阐述了在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等场景开展综合评价的方法流程,有效支撑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评价工作,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管理水平,促进双碳目标下综合能源系统低碳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