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阳气”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l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王凤岐,著名中医临床专家,著名中医药养生保健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全国中医药编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现为中医之家总干事、北京太申祥和太医馆馆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总监、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知名专家。著有《王凤岐的养生餐桌》等畅销科普书。本文选自其最新著作《春夏秋冬说养生》一书。
  炎炎的夏日,为了避暑人们或者成天躲在装有空调的屋子里,或者大吃特别冷饮,但这两种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中医认为,夏季除了防暑热外还要防“因暑取凉”,因为温度过低或食物过凉会损伤人体阳气,从而导致“阴暑”,对脾胃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贪图凉快,小心阴暑来袭
  
  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提到“和谐”这个词。其实,不仅社会需要和谐,人体也是需要“和谐”的。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应天顺时”,不要与大自然“拧”着干,因为不管人类有多伟大,我们始终都无法背离人的“自然属性”。自从人类由“猿”变成“人”的那天起,就与万物一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命规律。但现在,我们却越来越多地背离这个规律。
  汪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短短几句话,却成为指导我们夏日养生的总纲。夏天天气热,图凉快也是人之常理,为什么又要防“因暑取凉”呢?因为贪凉会损伤人体阳气。
  炎炎的夏季,总是让人望而生畏。现代人为了躲避酷暑,经常躲在空调屋里不出来。其实不仅我们怕热,古人也是怕热的。只不过当时没有空调等现代化的设备。我们的先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扇子”。那时的扇子大多是由竹编成的,古人又称其为“摇风”或“凉友”。有钱的人家则会用绢帛制成扇子,一些文人墨客更喜欢在扇面上题上诗词,以添情趣。到了汉代,人们还发明了一种叫做“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工具,“一人运之,满堂寒战”。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空调了。还有些人依水建成“凉屋”,例如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清皇室专门为了避暑而修建的。
  夏日图凉快自然无可非议,但中国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如果只图凉快而不知节制的话,那你的身体可能就要遭殃了。因为避暑并非越凉越好,太凉的也有可能导致暑症。这话可能让许多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只听说过某人热的中暑,还没有听说过有人凉的中暑呢!
  其实“中暑”里的讲究是很多的。按照中医的说法,伤暑有阴、阳之分。我们平常所说的“中暑”属于阳暑,一般是由于在高湿、通风不良或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待得过长而致。那么何谓“阴暑”呢?中医认为,阴暑是“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或是“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比如,你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太长,或是为了图凉快而露宿阳台,或在树阴下、凉亭中待得时间太长,都有可能引发头痛、无汗、腹痛或关节酸痛等“阴暑”症状。可以这么说,阳暑是因为周围环境太热而导致的,阴暑则是由于所处环境太冷而引发。导致阴暑的原因不仅是暑邪,还有寒邪和湿邪,所以相对于中暑的“来势汹汹”之外,阴暑似乎显得更加“温和”,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症程绵长、湿邪缠绵,或汗出而热小退。对于阴暑症者来说,千万不能再喝绿豆汤解暑了,否则只会雪上加霜。想要减轻症状,可以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发发汗,将体内的寒、湿之邪通过汗液排出体外。另外,服用霍香正气散也有一定的功效。
  多吃冷饮也会伤阳气
  除了待的地方不能过凉之外,吃得过凉也不好。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民以食为天”。电扇、空调等纳凉工具只能让身上凉快,嘴巴却消受不到。为了让嘴巴也“过把瘾”,于是冷饮也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吃冷饮很方便,冰淇淋、雪糕、冰镇饮料层出不穷。其实,吃冷饮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我们的先人也是喜欢吃冷饮的。不过那时没有冰箱,富贵人家一般在冬日就会凿冰藏窖。在唐代时还出现了“冰商”,就是藏冰专业户,专门在夏天出售给需要的人。其实说起来,冰激凌的诞生也是与中国有关的。当时元朝有一种皇家冷饮,叫“冰酪”。后来此方被马可·波罗带回意大利,后来又传至法国、英国。英国的商人将其经过改造后就成“冰激淋”了。小小一味美食,却成为人们消暑必备的佳品。总之,为了避暑,人们想出的办法可谓花样百出。
  冷饮可以吃,但也要注意度。因为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冷的东西属阴,阴盛则伤阳。夏天人体虽然旺盛,但大都浮越于外。脾喜燥恶湿,如果再多吃冷饮,寒与湿相结合,脾阳之气受损,就会导致腹泻、腹痛等症。轻的也会导致食欲下降,吃不下东西。夏天人们食欲往往会下降,就是由此所致。其实不仅是冷饮,一些寒凉的食物最好也少吃,比如冰镇西瓜。西瓜味美多汁,而且还可消暑,因此成为夏季必备的消暑水果。但西瓜本身性凉,如果再放在冰箱里冷藏,只会“雪上加霜”,你吃下肚去不消耗阳气才怪。喜欢吃西瓜的朋友不妨吃常温的,即可消暑,也不至于消耗阳气,特别是对于一些肠胃虚弱的老人、儿童,冰镇西瓜则是能不吃则不吃。
  当然,让大家做到完全不吃冷饮也是不可能的。其实,只要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让我们在大饱口舌之欲的同时,又不至于对健康造成危害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才叫适度呢?一般来说,喝冰镇饮料时最好不要超过一瓶,雪糕或冰激淋每天的食用量最多不能超过两只,而且两次吃的时间间隔也最好在2小时以上,这样才不会给脾胃造成负担。老人和儿童则最好不吃冷饮,以免给本来就虚弱的脾胃增加负担。平时可以吃些西红柿或是黄瓜,另外,生活中常见的白开水就是很好的解暑饮品,而且老幼皆宜。你可别小看白开水,在中医中,它有“百药之王”的美誉。一般,只要是自然冷却的白开水就可以喝,不仅可以及时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还可以调节体温,清洁人体的内环境,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
  从某一方面来讲,“和谐”就是“平衡”。《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做“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和阳的关系就像太极图中那条美丽的“S ”线,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而养生的任务就是调和阴阳。阴阳平衡不仅是养生之道,更是人间大道,只有如此,世间万物才可始终保持一团和气的态势。
其他文献
自然法则  儿童营养学家一般是鼓励孩子从自然食物摄取多方面的营养,营养品越自然越好。可一些父母总是对自己孩子的生长状况不满意,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正值厌食期,最希望能有妙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种种营养补充品应运而生。其实,,你的宝宝真正需要的可能仅是扩展一下食谱而已,以下几点原则可供父母参考:  ◎ 确定孩子是否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品。最好与儿科大夫讨论一下,弄清楚孩子真正缺乏的是什么?能不能用自然食
针对上位机监控软件与LonWorks网络间数据传输的问题 ,分析了数据传输的机制 ,提出了两种可行的实施方案 ,即基于DDE和基于OPC的方案 ,并对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 ,在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行新辅助放化疗后经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行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6例)及开腹组(38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0 ml与100 ml)、术后排气时间(2.0 d与3.0 d)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19.4%与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最近,我与婆婆之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承认婆婆是个善良而本分的人,没有住在一起之前,我们相处得很好。最近半年,因为要照顾小宝宝,婆婆住进了我家,我们的关系日渐恶劣。婆婆总想用她那一套来改造我们家,从厨房里锅碗瓢盆摆放的位置到买什么卫生纸,甚至我的穿衣打扮,她都要指手画脚一番。我与她理论或不采纳她的建议,她就非常生气,更是变本加厉地想改造我们。  老公说婆婆最在乎他人的重视与尊重,可我却不知道一家人
昨晚接诊了一例从县人民医院“逃出来”的患儿,说“逃出来”,是因为该患儿目前还在县人民医院住院中,于是在签字自愿承担责任的情况下晚上才得以出来。患者家属出来就直奔我这里,说在医院医生一味的给孩子输液,口服的药物也不开,要求我开药给孩子吃。  来这里免不了询问一下发病和诊疗经过,孩子是一岁半的男孩,起病于五天前的一个晚上半夜里突发高烧咳嗽,于是连夜送往县人民医院,医院收住院,给与各项检查(如拍片、化验
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的特殊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的DC/DC变换器.针对这种特殊的DC/DC变换器及应用控制要求,得出一种旨在完成功率流分配的基本控制方法.
【典型案例】    晓全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的一家网络公司任工程师。IT业的一个显著工作特点是接到任务后要迅速完成,因此加班加点成了晓全的家常便饭。一天到晚绷紧的神经让晓全疲惫不堪。更糟糕的是,晓全最近得了个“怪病”,他每天上班出门,总不放心,老是怀疑自己忘记锁门。就说前天上午,他开车跑了5公里,惴惴不安之余,又开车回家推了推门,终于确定门锁好了,才又开车走人。  更可笑的是,上个月末, 晓全完成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在进步,但是人们健康状况未能与时俱进,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忽视;二是社会对健康教育的有效干预不足。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亚健康状态人群已占总人口的70%左右,从年龄分布看,在30~55岁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者在亚健康状态人群中的占比高达80%,亚健康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些群体大都是社会精英、企、事业领导,大多肩负着国家、事业的重任,不辞劳苦地奋斗
儿童性早熟除了常见诱因外,过多的灯光刺激尤其是夜晚开灯睡觉也可能引发。  6岁的凡凡是个可爱的女孩,半年前妈妈发现她胸部有点隆起,起初以为是肥胖,后来发现凡凡的乳房明显变大了。6岁女孩乳房几乎相当于十多岁少女那么大,确诊为性早熟。询问病史得知,患儿家庭对孩子的饮食和日常所吃的零食选购都非常注意,也没有给孩子吃过补品。就是孩子胆小,晚上怕黑喜欢开灯睡觉。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主要因素可能就是过度的灯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