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探索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家顶层教育设计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的过程中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是在关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笔者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的不易教不易学,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东西很多。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课堂上十分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核心素养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下面我就如何实施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谈谈自己的看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尽可能地理解和掌握较多的知识,同时还要牢固掌握学到的知识。相比较而言,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较大。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是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是一味地讲授,很少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只关心学生的最终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就是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很大的弊端,所以我们十分有必要来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这样才能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感悟知识、提高能力。我们都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应用极为广泛,小到生活方方面面,大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学又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承,还要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这才是物理教学的目的。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算得上是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
  一、 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物理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以及实验的示范,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为了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就会减少与学生互动的时间,往往一堂课下来基本上就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而且教師讲得很累,学生听的乏味。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教学理念,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备课,做好对学生各章节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的学情分析。对于较为简单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掌握,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知识做重点讲解。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教师课前要研透教材、摸透学生。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既浪费了时间,又分散了精力。
  二、 优化教学方法
  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量多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如何去优化教学方法,在熟悉教材,摸透学生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给予不同的侧重,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物理知识中不排除需要记忆的内容,但是物理这门学科还是要以理解为主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点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师要注意随堂提问这个环节,因为通过随堂提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利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并且随堂提问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 注重实验探究
  物理这门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通过理论的讲解,让学生对于某一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刺激多个感官,感同身受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该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省去了很多实验环节,就连有些最基本的学生实验都改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多媒体视频展示,而不是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完成。这样缺乏感性体验,很难形成理性认识,对于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极为不利,至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这也正是当前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实验探究的重视,物理实验探究既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学生体验了实验探究的乐趣,培育了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逐步形成了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四、 结语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的层面还是学生学习的层面来讲都有一定的难度,加之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所以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探索的意义重大,最重要的是使培育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王怀琴.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J].科技信息,2010(24).
  [2]纵榜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3]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稿》征求意见稿[R].北京,2015.
  作者简介:
  王恩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4团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小学新一轮课改正在逐步推进。对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来说,在新时期的小学六年级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教学实践中综合提升数学水平。因此,本文对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希望能够为正在一线奋战的教师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  一、 引言  现如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高压少油开关绝缘电阻与泄漏电流的试验结果,提出用绝缘电阻试验代替泄漏电流试验的建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已经广泛地用于教学领域,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质量。所以,教师掌握了现代的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要。本文就怎样合理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辅助职教数学课堂教学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职教;数学;多媒体;辅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学
树脂流动性是影响树脂覆膜的关键因素.为改变铸造用酚醛树脂的流动性能,研究以润滑剂为改性的酚醛树脂,使树脂的流动性由原来的40~60 mm提高到80~110 mm,同时,减少树脂用量,达
在定向凝固条件下,施加横向磁场.当磁感应强度<1 T时,有磁场存在时的显微组织较无磁场时枝晶间距增大,且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大,枝晶间距增大,二次枝晶间臂变粗,这是热电磁流体动
设计1种新型无碳化物贝氏体Ni5.5铸钢.从成分设计、热处理工艺的选择、性能及低温冲击韧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5.5铸钢具有无碳化物贝氏体结构,贝氏体以巨型台阶方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对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来设计语文课程,而不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当处于小学阶段的时候,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关键,掌握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还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摘 要:近年来,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规划好自己的未来职业,就必须要对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们理清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在高考过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来进行学习和研修,从而为学生们未来更好的就业和从业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略进行主要研究和讨论,旨在促进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