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教育应试化,回归教育本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能会误入歧途,自毁人生。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道路。
  一
  据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有个孩子说,我背了一麻袋钱上大学,换回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还换不回一条麻袋。所学知识,用处甚微。这反映了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应试教育让我们性格懦弱、自闭,自尊心不强,自信心不足,思想狭隘,性情偏激。其次,由于应试教育单纯以文化课成绩来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这样就给老师一个理由: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一句话,我们把它当作真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生就是一个容器,老师把前人的一些知识、经验不顾及学生感受强硬填塞给了学生,然后在背后说说谁填塞给学生得多,谁就是教学能手。再次,以文化课考试来决定学生未来的命运,从而形成了万人挤独木桥的现象。大家都把精力用在课本上,大量做练习题,甚至将一些题的答案在根本不理解的情况下就死记硬背下来。所获得知识的过程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时间大量花费在题海上,人际交往能力就比较差,不善于和别人沟通、交流,内心的情感总是淤积在内心,没有一个正确发泄的渠道。久而久之,这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无疑起到反作用。最后,由于老师讲话具有绝对权威性,对错就凭老师一张嘴。学生不能随便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所说的就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创新这种观念,创新意识即使有萌发的念头也被无情地扼杀了。
  二
  以上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学生的在校时间来看。尤其是私立学校,他们为了所谓的教学质量,不得不在抓时间上狠下工夫,就我县的情况来说,在私立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来的,因此必须住校。他们仅有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每个月两天的月假。据我了解,有很多学校在规定学生作息时间都是从早上五点半左右起床,五点四十左右早自习;中午还要在老师的监管下上午自习;晚上的晚自习上到九点多。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哪里有时间动手实践,还哪里有时间去了解社会,还哪里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究其原因,还不是考试评价体系没有具体落实,从而导致学校片面抓文化成绩而缺少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其次,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角度来看。有许多教师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于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什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统弃之脑后;同时,好像很是在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从第一名一直排到倒数第一名。我通过据问卷调查发现:98.8%的学生对自己的倒数很是不满意,更是不希望老师将他的分数公布于众。他们觉得在同学们面前没有面子,自尊心受到伤害,从而产生对学习厌倦的心理。据我了解,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学习不勤奋、不刻苦,相反,其中有一大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是比较刻苦、比较努力,只是他们在学习知识方面可能就是不太有这个天赋,而老师往往只是通过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从而忽视了这些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天赋。所有这些,就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不自信,自尊心受到伤害,再加上老师的粗暴批评,这个学生除了学习文化天赋不行,其他方面的才能也都受到无情的扼杀。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多加培养,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具有健全人格或个性至关重要。
  最后,从2001年6月底,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标志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纲要》指出:“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应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传统的评价体系的影响,再加上考试制度的不完善,许多老师和家长仍然看重的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等的培养不闻不问,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更没有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所以,在对教师和学生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具体完善的基础上,这些制度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全社会对新课改的这些好的制度的支持,广大教育工作者才能放开手教育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现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条件要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好,然而目前学生的学习热情却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糟糕。有的学生严重厌学到了痛恨书本、学校、考试的地步,对在校生活没有幸福感,感觉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近期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3000名中小学生中,只有不到7%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有将近80%的学生明确表示反感学习或极度反感学习。
  教育的根本内涵是培养健全人格或个性,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注重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把学生教育成只是为了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其他方面潜能开发的机器人,因此,教育要回归其本位,培养健全人的品格和个性,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和谐,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自由幸福而有尊严。
  
  参考文献:
  [1]傅中国.起诉教育.新华出版社,2008年08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中党员比例越来越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党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端正入党动机,以及搭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问题 有效措施    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学生党员人数在不断地增加,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重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2003年10月27—29
摘 要: 本文从化工装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基础出发,对化工装备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实训基地在学院“三维四层”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化工装备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基础 功能分析 定位    1.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的新的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多数高职院校的广泛共识。实训基地在专业课教学中对构建职业能力起着不可
摘 要: 对承载信息的大众媒介具有解读和利用的能力是“信息社会”中“有文化”的标准,这种能力称之为“媒介素养”。通过研究大学生博客的制作内容,作者发现大学生媒介观的媚俗化趋向逐渐明显,因此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提高信息时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媒介素养 博客 使用情况    博客是“知识与思想的管理工具”,渐成中国互联网最热门的一项应用。大学生是目前中国博客群落的主要构成者,
摘 要: “教学工厂”是一种以学校为本位,是融理论于实践中、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发展的一种补充形式,是我国高校办学机制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系统性学科,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独立学院的自身特色和学生特点及行业需求等特点,形成独立学院特色的教学模式。作者通过“教学工厂”本地化的尝试,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图书借阅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图书馆 图书借阅 问题 应对措施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职业院校图书馆是职业院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它是为院校教科研工作服务的学术性部门,还是学生除课堂以外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职业院校的各类评估视导检查中,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指标。作
摘 要: 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注重师德的培养,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行动上做好本职工作,热爱学生,把学生看作平等的个体,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要做好高校教师的工作,在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关键词: 高校新入职教师 教师素质 提高方法    2011年9月份我有幸参
摘 要: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探索具有职教特点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从具体理财项目选定、理财活动的组织实施、人生不同阶段理财三个方面阐述了个人理财立体化的项目教学模式。  关键词: 项目教学模式 个人理财 理财项目 理财进程 理财规划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它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
摘 要: 本文首先指出研讨式教学对本科经济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进而结合本科经济史教学介绍了研讨式教学的实施步骤,最后指出了组织研讨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 经济史教学 经济学 本科 应用    本科经济史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专业必修课。相较其他经济学专业课,经济史课程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更注重历史分析和强调历史与理论相统一的特点,这使其必然要更多地担负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