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部分学生升到中年级,学习语文的兴趣会相应降低,而成绩也会随之而下降。通过教学,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到中学的转换。例如:阅读训练原来是以巩固识字和词句训练为重点,而到了中年级重点转换成了以分析篇章结构为重点。针对这种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大纲和教材,加强了语文训练的阶段性,把三年级作为一个阶段,着重进行训练,在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铺路架桥,循序渐进地培养阅读能力。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学生 阅读 训练 概括能力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具体加强三年级段的训练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会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中心句来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一段话总是围绕一个主要意思来说,能比较完整地说明一个问题,反映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的内容一般是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概括的,这就是中心句。中心句在段首,一般是点出全段的核心,或是限制叙述的范围;中心句在段尾,一般是交代事情的结果,概括全段的意思,或点明一个问题;中心句在段中,一般是起连接作用。
  例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第三段,就是围绕第一句话“弟弟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这个意思说的。这个中心句在段首,点出了全段要叙述的核心内容。抓住这个中心句子,就抓住了全段的中心。有的段落主要说明什么,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例如《翠鸟》第三段的主要意思,并没有用一二句来点明,这就需要通过分析“机灵”“难以逃脱”等关键词语,理解第二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翠鸟比小鱼更机灵,再通过研究这一句同其它各句的关系,来理解下面的话是举例说明第二句。
  二、引导学生研究句子之间的关系,懂得怎样组句成段
  首先,要使学生知道,段是由句子组成的,懂得一句话中每句话的意思,懂得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七段,一共有四句话,第二句讲岛上树多、海鸟多,第三句讲鸟蛋多,第四句讲鸟粪多。这三句前因后果,关系紧密,又由第一句总领,全段逻辑性强,缺一不可。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还要使学生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自觉发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经常重视这方面训练 ,就能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逐步掌握事物的规律。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清一段话中的层次,探明作者的思路。例如《群鸟学艺》一课中凤凰对小燕子说的那一段话,共有三句。每句话就是一个层次。第一句话说搭窝的要求,第二句话说搭窝的方法,第三句话照这样的方法搭窝的结果。反复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很快理清段的層次,就能使他们做到思考周密,思路清晰。
  三、帮助学生理解段的表达方式,懂得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作者为了说明一个主要意思,需要采取一定的表达方式来展开。有时举例说明,有时具体描绘,也有时从几个方面分别叙述。三年级的阅读训练,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段的结构层次,还要懂得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一段话写具体的。进行段的训练,不仅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要注意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例如《翠鸟》第一段介绍翠鸟的“外形很美丽”不仅条理清楚,而且描写生动具体,使人如见其状。作者写它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
  用的是“总起分述”的写法,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一课第三段,写翠鸟叨鱼的动作敏捷,就采取了先概述后举例的方法,突出了翠鸟比小鱼更机灵,令人十分信服。
  这两段的表达方式就是不同的。教学中,可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展开想象,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把抽象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就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体会课文是怎样做到言之有物的,学到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本领。
  各种段的表达方式是带有规律性的。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段式,将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学到一些写作规律。但是,学习段式要在较多的阅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切忌在尚未领会的情况下生搬硬套。
  四、指导学生分段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
  分段的训练,是三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也是逻辑训练的重要形式,对此,教材由易到难作了安排,力求体现训练的过程。鉴于三年级的概括能力不强,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训练程序,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段能力。可以选择适当的课文,让学生从理解课文每一节讲什么意思,到理解哪几节讲的相近,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段落大意给课文分段,到独立地给结构简单的课文分段:从选择段意,照样子说出段意,到独立概括段意。
  此外,还可以采取多种训练形式,如听写一段话,抄写一段话,看图口述一段话,仿写一段话,扩写一段话等等,把读段的训练和写段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架桥铺路、循序渐进的目的。
  五、结语
  段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只要我们教者脚踏实地,认真探索钻研,就一定能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三年级段的训练异彩纷呈,实现低年级向高年级的平稳过渡。
其他文献
在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中,都有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英语因其非母语的特殊性,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所以,如何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英语成绩是摆在所有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问题。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
期刊
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写好作文, 从而在中考书面表达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我想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应遵循“单句→复合句→篇章”的顺序,从遣词造句入手训练,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句法、词汇以外,重要的是多练习,在练习中熟悉词汇的用法、掌握基本句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文为蓝本,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训练各种题材的写作,促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提高
期刊
【摘要】阅读从本质上说是读者和作者、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读者对文本失去了兴趣,如果只是在狭隘的个人空间内打转,如果不能举一反三,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组织讨论、交流,阅读后拓展延伸是必要的三个步骤。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做简单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讨论 拓展  阅读教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修养,促进其长远发展.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旨在探讨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兴趣。  好奇,是中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好奇能诱发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所以,老师在课堂的开始,要利用新奇有趣的课堂引入,在几分钟之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创造一个新鲜好奇的情境,使学生随着老师的授课内容自觉自愿的进入思考分析境地,象生动有趣
期刊
《祝福》主要讲述一个叫祥林嫂的女人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故事。祥林嫂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人,二十六七岁死了丈夫,出来给鲁四老爷家做工,又被婆家的人抓去卖给贺家墺的贺老六,本以为会过上好日子,结果贺老六又断送在伤寒上,儿子阿毛不久也被狼叼走,她自己更被本家人赶了出来,只好再求助鲁四老爷,而再进鲁家的祥林嫂却受到鲁镇人的鄙弃,最后被逐出鲁家,讨乞为生,在一个“旧历的年底”终被“无常”从这“百无聊赖”的人间打扫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采用在教学中巧借导语渗透德育、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借助教材内容渗透德育、妙用插图渗透德育、在习作中渗透德育等途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使学科教育和品德教育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德育 教育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