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有趣的养生歌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如今,这四句歌诀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国人自我保健时奉行的准则。
  实际上2000年前,《黄帝内经》早就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养生的要旨在于“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精神内守、不妄作劳”。这些养生法则涵盖了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并且更强调行为养生,可以说中华养生提得更早、提得更好。
  可惜千百年来,这些经典语言很少在群众生活中流传。其原因方方面面,其中可能有一点,是古汉语的语境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人们不习惯在日常起居中张口闭口“之乎者也”。
  所以在多年的科普工作中,我特别喜欢编“歌诀”,把古人的养生精髓思想与现代人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编成通俗有趣的歌诀,使它们能在群众中口口相传。
  养生防病智慧歌
  《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堪称经典。如今,“治未病”思想深入人心,“治未病”中心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如果你觉得“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拗口,也记不住孙思邈所说的:“常需安不忘危,预防诸病”,那么来唱一唱《养生防病智慧歌》吧!
  养生防病智慧歌
  看病难来看病贵,
  治未病是大智慧。
  养生防病最实惠,
  大大节省医药费。
  自己身心少受罪,
  家庭亲人少拖累。
  和和谐谐好社会。
  今天投入预防几十元,明天节省医药费百千元,后天节省抢救费上万元。怎么样?这样一说,你记住了吧?
  “养生四有”动静歌
  我从事中医诊疗50年,从事中医科普30年,在研究实践感悟中华养生,提炼出“养生四有”的心得——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根据“养生四有”法则编的歌诀很多,这里难以一一呈现。且拿“动静有度”一说。《中外卫生要旨》里说:“劳心者,不可不劳手足。”看不懂?记不住?“三好学生”的概念很熟悉吧——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德、智、体、美、劳”,也耳熟能详细吧?对了,就是这个“劳”,不是操劳、劳苦,而是操作、运动。
  劳有度歌
  德智体美劳有度,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这里再推荐《健身动腿三步曲》和《两游一拳歌》。
  健身动腿三步曲
  第一步——逍遥自在是散步
  第二步——世上最好是走步
  第三步——健身健心是跑步
  两游一拳歌曲
  健身健美的运动——游泳
  怡情快乐的运动——旅游
  动中养静的运动——太极拳
  
  怡情养生快乐歌
  “养生四有”法则中,我认为“心胸有量”最重要。喜在心里,笑在脸上,笑由喜起,喜由趣生,妙在情趣,时时感受生活的情趣,疾病愁苦无从乘虚而入。《黄帝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这意思。
  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布鞋,小女儿卖雨伞。老太太天天长吁短叹:如果下雨,大女儿的布鞋难卖;如果天晴,小女儿的雨伞难卖。有个聪明人见她总是愁眉苦脸,便劝了她一句:“您的运气真好,下雨的时候,您小女儿的雨伞卖得好,天晴的时候,您大女儿的布鞋卖得快。”老太太听了,立刻开怀大笑。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熟悉,说的是心态左右心情,退后一步天地宽的道理。所以,先送大家一首《不气歌》
  不气歌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怎样才能这也不气、那也不气呢?很简单,就是要放宽心,心知足常乐心常宽。没事多唱唱《宽心谣》吧!
  宽心谣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退休金,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美也御寒,丑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内孙外孙同样看,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作者简介:
  马有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创始人之一。近期科普著作:《大众养生妙法》、《健康人生 快乐百年》、《奇妙中医药——家庭保健顾问》、《家庭中医顾问》《医中百误歌浅说》。
其他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  “老烂腿”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民间俗称“脉管炎”。很多人认为,“老烂腿”是静脉曲张所致,危害不大,故常常在发病数月后,直到腿部皮肤化脓,甚至出现组织发黑(医学上称坏疽)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实际上,除静脉曲张外,目前更常见的导致“老烂腿”的疾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
医生手记  前一段时间,70多岁的张先生因大便秘结,排便困难,来我院检查及治疗。他一年前出现大便秘结症状,5~6天解大便一次,后自行到药店购买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等药物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此后,他一直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等药物。今年3月,他自觉症状加重,服用通便药物后大便仍4~5日一次,粪质偏干,时有下腹部胀满,遂到我院检查,肠镜显示:结肠黑变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治疗?  老年
TA的擅长  主要从事小儿心血管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和介入诊疗,以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TA的文摘  预防“先心病”,从方方面面入手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发生的主要原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类,其中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占90%。  要预防先心病的发生,糖尿病、癫痫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怀孕的时间;妊娠前适当增加
“民以食为天”,食物之于人类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扮演着“果腹”(即填饱肚子)的角色。即便是近代,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以前,进食也仍然只是为了果腹。  近三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已经摆脱贫困,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以及部分农村,食物仅作果腹之用的观念及现象已经过时。  食能果腹后的更高需求  满足生理所需 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的维持和调节,以及防
清明时节雨纷纷,4月也是过敏的高发季节。细菌、花粉等都会成为引发过敏的“元凶”,加上日益猖獗的雾霾,其所含的有害、有毒物质对过敏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得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咳嗽、面部红血丝等症状时时不断。那么,过敏者怎样才能安然度过雾霾笼罩的过敏高发季节呢?  1、人体免疫系统混乱导致过敏发生  很多人认为,过敏是因为免疫力强,这是十分片面的。实际上,过敏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混乱
生活实例  老张60岁出头,近年来常感觉小便不如以前利索。入冬以来,天气逐渐变冷,老张感觉小便更不好了。晚上要起床上好几回厕所,每次排尿也比较费劲。老张与几个小区里的同龄男性交流后得知,他们也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现象,只是老张症状相对比较重一点。老张想:有这种病也正常,但又担心这样下去生活质量受影响,也有可能发展到必须做手术的程度……  老赵70岁了,因为前列腺增生服药已经多年。虽然一开始有点效果,但
专家简介  陆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委员、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协作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细菌耐药监测网络上海儿童分中心主任。  医疗专长:擅长儿童哮喘、慢性咳嗽、难治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肺间质疾病、胸膜疾病和睡眠呼吸障碍等的诊治,以及儿童支气管镜术和介入治疗。  专家门诊:
生活实例  王老伯是社区晨练的常客。最近一段时间,他总感到头晕耳鸣、腰酸背痛、走路乏力,与他一同晨练的张老伯说:“你这是肾虚啊,去药店买点六味地黄丸吃吃就会好了……”  果真像张老伯说的那样,是肾虚就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吗?当然不是!  5类人不宜服用六味地黄丸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医科 汪天湛 傅晓东(副教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因其疗效确切、价格
生活实例  王女士是一名公司白领,今年40多岁,长期伏案工作,又缺乏锻炼。两年前,她开始出现颈肩部疼痛,之后疼痛范围逐渐扩大到背部、上臂疼痛。王女士去看中医,接受了一个疗程的推拿按摩,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不久,她肩背部不适症状又出现,并逐渐加重,晚上疼痛尤为严重,经常半夜痛醒,放射至右上肢,夜不能寐。  王女士以为是药效不够,便自行更换了强力镇痛药,疼痛症状得到缓解,但一停药症状又出现,并开始出
王伯伯祖籍江苏高邮,每年夏天,家乡的亲朋好友们都会寄来当地特产——咸鸭蛋。可他自从年初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就开始恪守低油低盐的饮食习惯,而今面对咸鸭蛋这种高油高盐的食品,一时犯了难,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  其实,王伯伯是“误会”咸鸭蛋了,只要烹调与搭配合理,美味和健康是可以兼得的。  误会1:咸鸭蛋盐分太高  误会解除:控盐控总量  根据实验室的营养分析数据,一个常见大小的双黄咸鸭蛋,不论什么生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