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料的问题化及其政策选择——一个家庭变迁视角的探讨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照料的问题化不仅体现在照料劳动的供需不平衡上,而且还体现在照料的性别化和阶层化等不平等议题中。中国转型社会的照料问题化源于照料的私人化,体现了主流社会对于家庭主义的迷思。家庭主义具有familism和familialism两种不同含义,学界围绕家庭变迁的相关争论表明,家庭主义Ι在中国当下社会已然丧失了原有的生存土壤,而家庭主义Π作为一种衡量对家庭的福利依赖性的政策工具也仅仅是权宜之计。中国的照料政策无论是采用家庭视角还是个体视角,都需要首先将两种家庭主义剥离开来,迈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照料,让女性和家庭拥有
其他文献
<正>时间:2018年3月25日地点:中国电影资料馆七楼会议室一、如何界定中国电影学派饶曙光(以下简称饶):关于今天这个"中国电影学派"的对话,我做了一些梳理。前几天我看到阎学
骨密度(BMD)有面积骨密度(aBMD)和体积骨密度(vBMD)两种表达方式,它们在临床实验研究中被广泛采用。本文综述了vBMD的估算方法、aBMD和vBMD存在的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以及aBM
21世纪的中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那就是喜欢独创,喜欢标新立异,喜欢独立,但有时候又依赖,有点自私。那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改正他们依赖、自私的毛病呢?我认为,中学生独